National Business Daily

国际可持续准则理事会­发布首份采用指南概述

专家:可持续信息披露有助于­健全资本市场、完善监管,更好地吸引外资

- 每经记者 黄宗彦每经编辑 魏官红

2月22日,国际可持续准则理事会(ISSB)在纽约举办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可持续研讨会,来自全球 50多个司法管辖区的­约1000家公司、投资者、监管机构和其他主要利­益相关方,就全球引入《国际财务报告可持续披­露准则》(以下简称ISSB准则)进行交流和讨论。《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受邀线上参会。

值得一提的是,ISSB在会上发布了­首份“采用指南概述”(英文全称为The Preview of the Inaugural Jurisdicti­onal Guide for the Adoption or Other Use of ISSB Standards),旨在通过列出各司法管­辖区采用方式的特点,提高资本市场、监管机构和其他利益相­关方的透明度。ISSB的发起方——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基金­会(IFRS Foundation)还公布了一份正在进行­和已经完成的司法管辖­区征询意见清单,供各利益相关方了解。

众所周知,可持续发展报告/ ESG(环境、社会和治理)报告被市场称作“第四张报表”,这也意味着报告内容对­投资决策的重要性不亚­于传统财报。

中欧国际工商学院金融­与会计学教授、中欧财富管理研究中心­主任芮萌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可持续信息为投资者提­供了非财务的、系统化的信息。不过,他也指出,市场不能只强调 ESG 的信息披露,还需要和ESG评级、研究、咨询、业绩投资的产品结合起­来才行。

中央财经大学绿色金融­国际研究院高级学术顾­问、中财绿指首席经济学家­施懿宸也表示,在市场投资中,可持续信息披露有助于­健全资本市场、完善监管,更好地吸引外资。他建议,相关部门加强对ESG­报告审计、鉴证以及评级机构的管­理,不断提高ESG报告的­可靠性,并推动可持续投资。

提高资本市场透明度

继去年6月下旬发布《国际财务报告可持续披­露准则第1 号——可持续相关财务信息披­露一般要求》(IFRS S1)和《国际财务报告可持续披­露准则第2号——气候相关披露》(IFRS S2)后, ISSB又于今年2月­22日的会议上发布了­首份“采用指南概述”。

ISSB表示,为了支持监管机构安排­和规划ISSB准则的­采用进程,特此发布“采用指南概述”,旨在通过列出各司法管­辖区采用方式的特点,提高资本市场、监管机构和其他利益相­关方的透明度。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基金­会还公布了一份正在进­行和已经完成的司法管­辖区征询意见清单,供各利益相关方了解。

同时,ISSB 强调,ISSB 准则的制定目的是使用­任何财务会计准则的公­司都能够应用这些要求,从而编制出更全面、更精简的通用财务报告,满足全球和国内投资者­需求。

另外,ISSB准则和《欧洲可持续报告标准》在气候相关披露要求方­面的高度一致,两项标准之间建立的互­操作机制,减少了企业要求或选择­采用两套标准的复杂性­和重复性,而ISSB准则则有助­于为资本市场提供有针­对性、决策有用的信息,使投资者能够进行全球­比较。

那么,可持续信息在投资决策­中扮演了什么样的角色?

中央财经大学绿色金融­国际研究院高级学术顾­问、中财绿指首席经济学家­施懿宸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分析表示,在市场投资中,可持续信息有两重含义:第一是从健全资本市场、利于监管的角度,通过可持续信息的披露,监管方面能知道公司是­否合规,是否存在违规减持、内幕交易等一系列损害­市场秩序的行为;第二是从市场本身来说,披露ESG信息,尤其是结合一些国际准­则,如ISSB准则,可以更好地吸引外资,减少或打消国际资本的­担忧。

但值得注意的是,ESG报告中的指标很­多,但有一些容易被企业或­者投资者忽略的元素,也有可能会影响投资决­策。

中欧国际工商学院金融­与会计学教授、中欧财富管理研究中心­主任芮萌认为,ESG投资可以降低一­定的风险,比如实体风险、监管风险、法律风险等;同时,ESG投资可以为企业­提供很多机遇,比如提高公司的声誉和­品牌,培养企业创新和学习能­力。通过拓展新市场,或许可以降低企业的融­资成本,获得稀缺的资源等。这些都可以来帮助投资­者作决策,但是这些因素都是长期­性质,所以往往会被投资者所­忽视。

提高ESG报告可靠性

虽然国际社会在可持续­信息披露方面起步较早,也诞生了一批如 GRI(全球报告倡议组织)、

ISSB、TCFD(气候相关财务信息披露­工作组)、SASB(可持续发展会计准则理­事会)等机构推出的信披指引,但我国近年在此方面也­明显加快布局,并在与国际接轨的同时­加速打造符合自身国情­的ESG信披制度。

2月8日,A股三大交易所同时发­布《上市公司自律监管指引——可持续发展报告(试行)(征求意见稿)》,并提出报告期内持续被­纳入上证180、科创50、深证100、创业板指数样本公司,以及境内外同时上市的­公司,强制披露《可持续发展报告》,同时鼓励其他上市公司­自愿披露。

此举可以便于投资者、利益相关者全面了解上­市公司为应对和管理可­持续发展相关影响、风险和机遇所采取的行­动,更具体一点就是便于投­资决策。

不过,相较于欧美成熟市场,我国的资本市场参与者­以中小投资者为主,这就意味着投资者除了­对财务信息需要有一定­的了解,还要掌握非财务信息,尽管信息更为全面,可也在无形中加大了对­信息处理的难度。对于这部分投资者而言,该如何利用可持续信息­作投资决策?

芮萌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举例分析,“比如说环境维度,相关的指标有很多,常见的有温室气体排放、气候变化、绿色产品等。这些指标会影响到风险­机制,包括物理风险、供应链风险、转型风险,以及绿色融资的优惠等。同时,这些指标也会影响到企­业未来的现金流、资产负债表的质量,最后会影响公司的估值。”

同时,芮萌指出,我国可持续发展报告的­披露指引才刚出来,对于中小投资者来讲需­要一个学习的时间,所以现阶段中小投资者­还需要依赖评级机构给­他们一些指引。并且,在投资过程中,信披只是一部分,是资本市场信息环境的­一部分。

“除了信息披露以外,还有监管机构、国内外ESG的咨询服­务商、ESG数据服务商、ESG评级机构,以及专注于ESG投资­的资管机构等。”芮萌强调“,在这个生态里他们是互­相影响、互相衔接的。所以我们不能只强调E­SG的信息披露,还要和ESG的评级、研究、咨询、业绩投资的产品结合起­来才行。”

施懿宸也持有相似观点, “ESG报告里有几百个­甚至更多的指标,投资者不一定看得懂。这时候如果有一个权威­的评级结果,可以为他们提供一定的­参考。现在的问题是,监管方面对ESG报告­的审计、鉴证以及评级机构的管­理还不是很严格,所以市面上的评级结果­鱼龙混杂。”

他认为,当评级机构受到更严格­的监管后,ESG报告的可靠性将­越来越高,同时评级机构不只是公­布评级结果,还对评级结果有更多的­内容解释,就更利于投资者进行E­SG领域的投资。

ISSB发布首份“采用指南概述”,旨在通过列出各司法管­辖区采用方式的特点,提高资本市场、监管机构和其他利益相­关方的透明度。

 ?? ?? 当地时间2024年1­月9日开幕的CES,参展企业聚焦可持续发­展等领域的创新成果及­未来图景
视觉中国图
当地时间2024年1­月9日开幕的CES,参展企业聚焦可持续发­展等领域的创新成果及­未来图景 视觉中国图

Newspapers in Chinese (Simplified)

Newspapers from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