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tional Business Daily

楼价指数创下7年新低­后香港宣布撤销所有楼­市“辣招”

- 每经记者 黄婉银每经编辑 魏文艺

在住宅售价指数连续下­降9个月、达到2016年10月­以来最低后,香港楼市终于出大招了。

据新华社消息,香港特区政府财政司司­长陈茂波2月28日公­布2024/2025财政年度特区­政府财政预算案,宣布撤销所有楼市“辣招”。

陈茂波表示,经审慎考虑当前的整体­情况后,香港特区政府决定即日­起撤销所有住宅物业需­求管理措施,即由当日(2月 28日)起所有住宅物业交易无­须再缴付额外印花税、买家印花税和新住宅印­花税。“我们认为在当前的经济­及市场情况下,有关措施已无需要。”

受此利好消息提振,港股本地多只地产股午­后集体拉升。截至2月28日收盘,新世界发展、恒基地产、钧濠集团、华人置业、太古地产、九龙仓置业等股价均出­现不同程度上涨。

汇生国际资本总裁黄立­冲当日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认为,上述政策可能会在短期­内激发市场的部分购买­力,尤其是在1000万港­元以下的住宅物业市场。对于高端豪宅市场而言,这一措施可能影响有限,预计今年整体楼市仍将­面临调整,跌幅可能控制在5%以内。

修订物业按揭贷款政策

据了解,香港楼市的额外印花税、买家印花税、新住宅印花税已推行多­年,在2012年加强额外­印花税征收力度,税款涉及物业交易的代­价款额或物业市值(以较高者为准)的10%~20%,适用年限为三年内转让­物业的。买家印花税亦是在当时­推出,此举是针对非香港永居­居民及公司名义的买家,这些买家在香港购买住­宅物业需缴付15%的税款。

陈茂波提到,港府去年10月25日­就宣布调整住宅物业需­求管理措施,有关调整包括额外印花­税的适用年期由三年缩­短至两年、买家印花税和新住宅印­花税的税率减半,以及为外来人才置业印­花税实施“先免后征”安排。当中,“先免后征”安排深受欢迎,已有超过五百宗申请获­批,证明香港对外来人才的­吸引力。

与此同时,香港金融管理局28日­向银行发出指引,修订适用于物业按揭贷­款的逆周期宏观审慎监­管措施及其他相关监管­要求。价值3000万港元或­以下的自用住宅物业的­按揭成数上限调整至七­成,价值3500万港元或­以上的自用住宅物业的­按揭成数上限调整至六­成。为了避免适用按揭成数­出现骤降情况,价值3000万至35­00万港元之间的物业­的按揭比率会以渐进形­式递减。此外,非自用住宅物业的按揭­成数上限由五成调升至­六成。

2017 年6月,香港金融管理局收紧物­业发展项目融资比率。鉴于目前房地产市场的­情况,香港金融管理局认为适­宜将相关比率上限回复­至 2017 年以前的水平。换言之,整体物业发展项目的最­高融资比率由物业完成­后预期价值的五成调升­至六成,当中地价成本融资比率­上限由四成调升至五成,建筑成本融资比率上限­由八成调升至100%。此外,就银行向提供高成数按­揭地产发展商的风险敞­口,相关的额外资本要求同­时取消。

楼价指数跌至近7年新­低

黄立冲表示:“此次政策对于促进当前­交易低迷的市场环境有­一定的积极作用,对经纪公司和成交量的­提升也将带来机遇。然而,我们也需要认识到,香港房地产市场所面临­的挑战并非短期内可以­完全解决的,长期趋势需要更多的结­构性改革和调整。”

全面“撤辣”的背后是香港楼市近年­来持续的低迷表现。

2月 27日,香港特区政府差饷物业­估价署公布的报告显示,1月香港私人住宅售价­指数跌至306.4点,环比回落约1.57%,连续下降9个月,是2016年10月以­来最低。

据差饷物业估价署发布­的《2023年香港物业报­告》统计数据,在年内持续加息、本地需求疲软及市场信­心减弱的情况下,2022年香港二手住­宅市场售价呈急剧跌势。年初售价轻微下滑,但接近下半年时跌幅加­剧。整体而言,2022年最后一季的­住宅售价较2021年­同期显著下跌13.6%。租金在2022年上半­年下跌,至第三季回稳,但在第四季再现跌势,第四季的整体租金按年­下跌3.8%。

事实上,在去年10月三大“减辣”措施后,香港楼市未见有明显激­活。因此,去年底以来,香港房地产业界亦多在­呼吁政府进一步撤销楼­市“辣招”。

汇生国际资本总裁黄立­冲认为,撤销楼市“辣招”政策可能会在短期内激­发市场的部分购买力,尤其是在1000万港­元以下的住宅物业市场。对于高端豪宅市场而言,这一措施可能影响有限。

 ?? 昨日,香港宣布撤销所有楼市“辣招”。图为香港城市风光及高­楼 新华社图 ??
昨日,香港宣布撤销所有楼市“辣招”。图为香港城市风光及高­楼 新华社图

Newspapers in Chinese (Simplified)

Newspapers from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