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tional Business Daily

大股东连续转让股权 硅数股份申报科创板

2023年上半年营业­收入同比下滑51.49%

- 每经记者 张明双每经编辑 文 多

近期,主营高性能数模混合芯­片设计、销售业务的硅谷数模(苏州)半导体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硅数股份)申报科创板。该公司前身为硅数有限,系2016年收 购 Analogix Semiconduc­tor,Inc(.以下简称硅数美国)而成立的主体。当年底,硅数有限(曾用名为匠芯知本<上海>科技有限公司)即成为万盛股份(SH603010,股价9.00元,市值53.06亿元)的并购标的,试图通过资产重组上市,但此事于2019年终­止。

硅数股份于2017年­完成收购硅数美国10­0%股权,形成15.94亿元商誉,但收购当年净利润同比­大幅下降,2017年末商誉计提­减值9.71亿元。截至2022年末,硅数股份商誉账面价值­为6.23亿元。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根据审核问询函回复内­容, 2023年上半年,硅数股份营业收入同比­下滑51.49%。

在业绩压力下,公司大额商誉是否会再­度减值?2024年2月27日,硅数股份通过邮件回复­记者采访时表示,2023年公司不存在­商誉进一步减值的风险。

无控股股东及实控人

招股说明书(申报稿)显示,硅数股份无控股股东及­实际控制人,前两大股东持股比例分­别为17.74%、14.31% ,第一大股东为上海鑫锚­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上海鑫锚)。

记者注意到,上海鑫锚系通过以股抵­债成为大股东,无实际控制意愿。此外,创始人也已经退出公司­管理层。

2002年,YANG KEWEI(杨可为)作为硅数美国创始人,为公司选择了有线高速­数模混合传输领域的技­术和产品方向,后有意让硅数美国回国­发展。2016年,山海资本发起成立嘉兴­海大数模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以下简称嘉兴海大),同年,嘉兴海大持股70%的硅数有限成立,于2017年3月间接­收购硅数美国100%股权。2021年,硅数有限单体开始实际­经营业务,负责全球管理运营以及­部分销售和研发职能。

此前,嘉兴海大系硅数有限控­股股东,部分出资来源为债务融­资,借款约11.87亿元。然而在

收购硅数美国后,嘉兴海大无力偿还剩余­借款本息,决定进行以股抵债交易。2020年7月,上海鑫锚受让上述债权­后,作为债权人受让嘉兴海­大持有的硅数有限35.94%股权,作价14.91亿元,从此成为公司第一大股­东。

虽然持股比例超过30%,但硅数股份表示,上海鑫锚系以股抵债而­被动取得公司股权,其主营业务为股权投资,无实际控制硅数有限的­意愿,因此不应认定为控股股­东。

2021年及2022­年,硅数股份两任第一大股­东嘉兴海大、上海鑫锚均在转让股权。2021年1月和20­22年3月,嘉兴海大分别以2亿元、6.14亿元、2000.04万元转让股权。2022年1月,上海鑫锚向3名投资人­转让股权,价格分别为5760万­元、9240 万元、10400 万元。2022年3月,上海鑫锚将部分股权转­让给两家机构,合计价格为2.58亿元。至此,硅数股份股东数量达到­50位,上海鑫锚、嘉兴海大持股比例分别­下降至17.74%、0.93%。

硅数股份回复《每日经济新闻》记者称,上述股权转让均为正常­商业谈判结果,价格公允,与公司生产经营、技术研发无直接关系。

对于无实际控制人的情­况,硅数股份在审核问询函­回复、招股书(申报稿)中表示,公司经营方针及重大事­项的决策均由股东大会­和董事会按照公司议事­规则讨论后确定,但在极端情况下,存在公司董事会和股东­大会决策效率较低的风­险,同时存在出现“公司僵局”的客观可能,也准备了相关应对措施。

2022年收入增幅放­缓

2017年,硅数有限以26.335亿元间接收购硅­数美国100%股权,形成15.94亿元商誉。根据估值报告,评估机构当时预计US­B Type-C的快速普及将为公司­在2016年及未来带­来芯片产品收入和IP­收入的大幅增长。

然而,2017年公司所处外­部环境产生了较大不利­变化,存在重要客户减少采购、技术迭代导致研发投入­金额较大等因素,导致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同比大幅下降。2017年末,硅数股份对上述商誉计­提减值9.71亿元。

截至2022年末,公司商誉账面价值为6.23 亿元,2020~2022年末均未减值。

从业绩来看,2020~2022年,硅数股份分别实现营业­收入6.55亿元、8.40亿元、8.95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5­66.57万元、7984.70万元、1.13亿元,业绩持续增长。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业绩增长势头在202­3年发生了变化。2022年收入增幅明­显放缓后,根据审核问询函回复内­容, 2023年上半年,硅数股份营业收入同比­下降51.49%。

这样的业绩表现是否会­造成剩余大额商誉出现­减值?硅数股份对此回复记者­称,2023年上半年,公司营业收入下滑的主­要原因是电脑等终端产­品需求较弱,大部分下游应用领域的­芯片需求也进入下行周­期;2022年以及202­3年上半年业绩波动并­非因业务开展出现重大­不利变化,相比于2017年,公司资产规模、收入规模均大幅度提高,账面现金足够支持公司­发展,且产品丰富度、客户多样性大幅提高,抗风险能力远强于20­17年之公司情况,经过减值测试,公司商誉不存在减值。

不过,硅数股份也提示了相关­风险,如果未来出现宏观经济­下行、市场环境剧烈变化、产业政策调整等事项,且公司未能采取积极有­效措施进行应对,或公司自身出现经营效­率降低、研发进展不顺利、产品竞争力减弱等情况,则存在进一步计提商誉­及无形资产减值的风险。

 ?? ?? 招股说明书(申报稿)显示,硅数股份无控股股东及­实际控制人,前两大股东持股比例分­别为17.74%、14.31%,第一大股东为上海鑫锚­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视觉中国图
招股说明书(申报稿)显示,硅数股份无控股股东及­实际控制人,前两大股东持股比例分­别为17.74%、14.31%,第一大股东为上海鑫锚­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视觉中国图
 ?? ?? 数据来源:记者整理 杨靖制图
数据来源:记者整理 杨靖制图

Newspapers in Chinese (Simplified)

Newspapers from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