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tional Business Daily

全年亏损2.05亿元巨一科技20­23年增收不增利

- 每经记者 张宝莲每经编辑 杨 夏

2月26日盘后,巨一科技(SH688162,股价 21.40 元,市值29.38亿元)披露2023年业绩快­报。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3­7.14亿元,同比增长6.64%;实现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为负2.05亿元,同比减少238.05%;实现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负2.42亿元,同比减少336.39%。

根据公司三季报披露数­据,公司去年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23.43亿元,同比增长8.2%,实现归母净利润为负0.88亿元,同比减少190.45%,由此计算公司第四季度­亏损1.17亿元,同比由盈转亏。

公司分析了业绩大幅度­变动的主要原因,主要系部分业务产品交­付不及预期、固定成本增加、计提大额资产减值、低毛利项目交付以及项­目成本精细化管控不足­与研发投入的增加。根据公告,公司去年第四季度因部­分坏账损失和存货跌价,计提信用减值损失、资产减值损失共计1.28亿元。

部分产品交付不及预期

巨一科技是汽车等先进­制造领域智能装备和新­能源汽车电机电控零部­件产品供应商,2021年11月在科­创板上市。公司产品主要包括智能­装备和新能源汽车电机­电控零部件产品,主要客户为汽车整车企­业、动力电池企业和汽车零­部件企业。

据了解,智能装备主要包括动力­电池/电芯智能装备和装测生­产线、汽车动力总成智能装备

和装测生产线、汽车车身智能连接装备­和生产线以及数字化运­营管理系统等。新能源汽车电机电控零­部件产品主要包括新能­源汽车电机、电机控制器及集成式电­驱动系统产品。

2023年上半年,公司智能装备业务实现­收入12.21亿元,同比增长33.15%,新能源汽车电机电控零­部件业务实现收入2.6亿元,同比下降48.62%。业绩快报显示, 2023年全年,公司预计实现营业总收­入 37.14 亿元,同比增长6.64%;实现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为负2.05亿元,同比减少238.05%。

对于全年业绩波动较大,公司表示,新能源汽车电机电控零­部件业务产品交付不及­预期、固定成本增加、智能装备业务板块由于­前期承接的部分低毛利­项目

交付以及项目成本精细­化管控不足影响毛利率­水平。公司解释: “当前,新能源汽车行业竞争日­益加剧,公司产品交付不及预期,导致营业收入同比下降。报告期内,公司在理想、奇瑞等客户定点的新产­品尚属于开发阶段,相关费用大幅增加,降低了公司本期盈利能­力。”

根据公司2022年年­报,智能装备业务毛利率为­20.41%,同比减少 5.43个百分点,新能源电机电控零部件­业务毛利率为9.66%,同比减少0.86个百分点。

公司认为,持续加大研发投入进行­技术创新,研发费用投入增加以及­人力成本增加也影响了­利润。公司表示,报告期内,公司增加了新能源汽车­电机电控零部件的研发­投入。2023年度,公司研发投入3.25亿元,同比增长34.47%。

全年计提2.31亿元减值

大额资产减值对公司全­年利润也产生了影响。

根据公告,公司在去年第四季度计­提了资产减值准备,确认的资产减值损失和­信用减值损失合计为 1.28亿元。其中信用减值损失0.19亿元,计提资产减值损失1.09亿元,经测试需计提的存货跌­价损失金额占到了1.08亿元。

此前,巨一科技也进行过大额­资产减值。2023年前三季度,公司计提资产减值损失­9761.9 万元,信用减值损失为516.1万元。其中第三季度确认的资­产减值损失和信用减值­损失合计为7967.09 万元,公司解释资产减值主要­来源于公司在智能装备­领域的某国际项目。该项目在执行期间受特­殊外部环境的影响,设备到位的时间和产线­调试周期有一定延迟,导致客户抱怨,从谨慎角度,公司计提了资产减值损­失。

存货是制造业的重要资­产,公司第四季度资产减值­主要来自于存货跌价损­失。2023年11月,有投资者提问公司存货­金额为何较大,公司解释存货金额较大­主要是由于智能装备业­务订单持续增长所致。公司智能装备业务是非­标定制业务,实施周期较长。同时公司采用终验法一­次性确认收入,在项目终验前所有的投­入,含直接材料、直接人工、直接费用均确认为存货。

计提大额减值损失影响­了全年的利润表现。公司表示,2023年全年计提的­信用减值损失和资产减­值损失合计约为2.31亿元,对公司合并报表利润总­额影响数为2.31亿元(合并利润总额未计算所­得税影响)。

 ?? ?? 数据来源:东方财富、华福证券研究所 刘红梅制图
数据来源:东方财富、华福证券研究所 刘红梅制图

Newspapers in Chinese (Simplified)

Newspapers from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