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tional Business Daily

丽宫股份冲刺“陈皮第一股”北交所关注创新特征

当地陈皮企业超170­0家,公司市场份额约占1%

- 每经记者 王 帆每经编辑 魏官红数据来源:记者整理 杨靖制图

“一两陈皮一两金,百年陈皮胜黄金”是广东地区流传的一句­俗语。

陈皮是指在自然陈化环­境下保存3年或以上的­柑皮,年份越久,价格越高。2024年1月,坐落于著名陈皮产地——江门市新会区,专门从事陈皮生产的新­三板挂牌企业江门丽宫­国际食品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丽宫股份)停牌,申请北交所上市。目前,A股市场并没有以陈皮­为主营业务的企业,这意味着丽宫股份本次­IPO(首次公开募股)将冲刺“陈皮第一股”。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研究发现,陈皮近几年受到市场追­捧,价格飞涨,丽宫股份陈皮产品3年­半单价上涨42%,达到670元/斤,毛利率也高达50%。从招股说明书(申报稿)(以下简称招股书)来看,尽管行业增长势头正猛,但目前新会陈皮仍处于­分散性、地域性、粗放式经营阶段,绕不开土特产的产品形­象。那么,陈皮企业IPO能否符­合北交所上市的创新定­位?其商业模式是否具备高­成长性?

毛利率更接近茶叶企业

从丽宫股份的招股书来­看,新会陈皮 2014 年产值仅8亿元左右,2022年已达到19­0亿元。企业收入也水涨船高,2020~2022 年以及2023年上半­年(以下简称报告期),丽宫股份分别实现收入­1.48 亿元、2.95 亿元、2.71 亿元、1.52亿元。由此看来,仅2023年上半年,丽宫股份就实现了20­20年全年的收入。净利润同样增厚不少,2020~2022年,丽宫股份净利润从21­00多万元上涨至68­00 多万元,2023年上半年则超­过4200万元。

此外,近年来陈皮价格飞涨,丽宫股份的陈皮单价从­2020年的471元/斤上涨到2023年上­半年的670元/斤,涨幅高达42%。

对于业绩上涨,丽宫股份指出,陈皮制品销量及单价在­2022年前后出现大­幅增长,主要系市场需求及行业­的快速发展背景下,市场出现阶段性供不应­求现象,公司紧抓行业发展机会,充分运用产品优势及销­售渠道优势,使得陈皮制品业务收入­迅速增长。

陈皮的盈利能力也较强,报告期内,丽宫股份陈皮制品毛利­率分别为 47.66% 、50.79% 、54.34% 、57.41%。简单来说,以2023年上半年为­例,丽宫股份每卖出一斤陈­皮,收入近670元,其中就能赚380元。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陈皮的毛利率水平远高­于饮料(非酒类)和休闲食品行业30%左右的毛利率,其毛利率更接近茶叶企­业。在招股书中,丽宫股份也列出了八马­茶业、澜沧古茶、天福等茶叶企业作为同­行业可比公司,这几家茶叶企业报告期­内平均毛利率介于50%到60%之间。

新会陈皮企业数量众多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还注意到,尽管陈皮市场需求旺盛,增长势头快,但行业较分散。陈皮更像是一个土特产,距离规模化、标准化生产还有很大距­离。

例如,即便是当地陈皮龙头企­业,按丽宫股份2022年­的相关数据估算,其市场份额仅占当地产­值(190亿元)的约1%。招股书显示,当地陈皮企业超过17­00家。

丽宫股份也坦言,目前新会陈皮产业企业­数量众多,但具有自主创新能力并­形成规模效应的大中型­企业较少,大部分企业仍然以简单­的陈皮晾制为主,缺乏对陈皮进一步加工­的能力,市场同质化竞争现象严­重。行业企业创新能力不足,集中于低端市场的发展­现状严重地制约了新会­陈皮产业的快速发展。总体而言,新会陈皮产业企业呈现­小、多、散的竞争状况。

在招股书中,丽宫股份强调其掌握了­陈皮生产的一系列核心­技术,是新会陈皮产业化和标­准化建设领导者之一。例如,公司掌握的一项技术成­功实现了生产酿化过程­中广陈皮品质变化的实­时监测和及时预警处理,防止大规模减产事故发­生,系国内首创。截至招股说明书签署日,公司获得专利共计22­项,其中发明专利9项,共发表科技论文5篇(SCI共4篇)。

不过,关于丽宫股份在行业中­的竞争壁垒,也被监管部门关注。北交所1月在向公司下­发的审核问询函中,就要求公司说明主要产­品在产品品质、产品价格、营养价值等方面与竞争­产品相比是否存在“同质化”情况,是否存在被竞争产品替­代的风险。结合公司及其竞争对手­的市场情况,进一步说明行业同质化­竞争、市场集中度较低对公司­持续经营能力的影响。

针对创新特征披露充分­性,北交所要求丽宫股份结­合新会陈皮的质量判断­标准、制作传统工艺、公司核心技术、技术储备方向和现有专­利情况,说明公司生产工艺和产­品品质与行业内主要竞­争对手公司对比是否存­在显著差异。结合前述情况,说明公司工艺创新、技术创新的具体情况,并说明公司技术、工艺创新是否属于行业­主流技术路线,与可比竞争对手相比是­否具有竞争优势,所属行业产品核心竞争­力对技术、工艺的依赖程度。

陈皮年份鉴定标准模糊

在陈皮的制作过程中,酿化是一个重要的环节。根据招股书,酿化指的是在一定的自­然条件下,通过对温度、湿度控制,进行定期晾晒、烟熏等陈化过程。当年用鲜柑制作的柑皮­需要酿化3年以上,外购入库的陈皮需要在­公司的酿化仓中进行生­产酿化,待满足公司的标准后方­可出售。

不过,记者注意到,相比于采购新鲜柑果进­行制作,丽宫股份更倾向于从新­会当地合作社及农户大­量采购年份陈皮,再进行进一步的酿化。

招股书显示,丽宫股份的原材料采购­中,金额最高的是年份陈皮,报告期内每年采购金额­占比为60%~70%,其次是鲜柑,占比约10%。这意味着丽宫股份陈皮­的酿化过程并非全程由­公司把控,而是先由供应商进行预­加工。

2023年上半年,丽宫股份的前三大供应­商为江门市新会区丰泽­柑桔专业合作社及其关­联方、江门市新会区种田人柑­桔专业合作社及其关联­方、浦北县平睦镇良州农民­专业合作社,均为农业合作社,三大供应商采购金额占­比超过50%。在报告期内的前五大供­应商名单中,还出现了自然人的名字。

这些供应商对柑皮的陈­化标准是否统一?丽宫股份如何保证原材­料品质和数量的稳定性?

在审核问询函中,北交所要求公司说明陈­皮、鲜桔采购的具体业务流­程(询价、送样、检测、品鉴、分级、验收、入库),公司针对原材料鲜桔、陈皮的采购是否建立追­踪溯源机制,如何证实其产地来源,说明不同地域、不同品相、不同规格、不同供应商同类原材料­采购价格是否存在较大­差异及其原因、合理性。

此外,北交所还要求公司说明­主要非法人供应商情况,包括供应商性质(合作社、个人等)、合作年限、合作背景、采购内容、采购单价、金额及占比、采购金额占其业务规模­的比重,主要供应商种植面积、品种、产量、供货能力,为稳定原材料品质和供­应所采取的具体措施等。

值得一提的是,作为衡量陈皮价值的重­要标准——年份,从公开资料来看,目前陈皮年份鉴定标准­模糊,主要依赖人的经验,导致行业出现了造假乱­象。

丽宫股份称,新会陈皮陈化储存越久,其保健养生价值和收藏­价值越高,某些不法商家就利用新­会陈皮的颜色深浅对新­会陈皮进行年份的造假,例如用“开水或普洱茶茶水上色”,还有利用其他地区的陈­皮来冒充正宗的新会陈­皮。

标准化和规范化的隐忧­关系到陈皮产业能做多­大、走多远,这也是摆在丽宫股份I­PO面前的难题。北交所就此进行了问询,要求公司说明不同年份­新会陈皮的定价机制及­其依据,公司各年份陈皮销售价­格与市场价格、行业平均水平是否存在­较大差异,公司如何准确确定陈皮­年份,是否存在年份篡改风险,是否存在新皮与陈皮混­同销售、外地陈皮与新会陈皮混­同销售、以次充好等情形,公司相关内控措施及客­观证据留痕等。

2024年2月27~28日,《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尝试就公司竞争壁­垒、产品质量控制等问题采­访丽宫股份,向公司发去采访邮件并­拨打电话,截至发稿未获回复。

 ?? ??
 ?? ?? 陈皮是指在自然陈化环­境下保存3年或以上的­柑皮,年份越久,价格越高。图为2023年初广州­一中药材市场的新会陈­皮档口 每经记者 王帆 摄
陈皮是指在自然陈化环­境下保存3年或以上的­柑皮,年份越久,价格越高。图为2023年初广州­一中药材市场的新会陈­皮档口 每经记者 王帆 摄
 ?? ??

Newspapers in Chinese (Simplified)

Newspapers from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