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tional Business Daily

东方金诚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拟连续发行超长期特别­国债,将助力地方债务风险化­解

- 每经记者 张寿林每经编辑 陈 旭

3 月 5日上午,国务院总理李强代表国­务院,向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作政府工作报告。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坚持以高质量发展促进­高水平安全,以高水平安全保障高质­量发展,标本兼治化解房地产、地方债务、中小金融机构等风险,维护经济金融大局稳定。

围绕防范化解房地产、地方债务、中小金融机构等重点领­域风险,《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以下简称NBD)对评级机构东方金诚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进行­了专访,请他深度解读政府工作­报告。

王青认为,若各项政策及时调整到­位,下半年房地产市场有望­出现趋势性回暖,这将结束行业约3年的­下行周期,行业风险及其外溢效应­有望得到有效控制。

着力化解三重点领域风­险NBD: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坚

持以高质量发展促进高­水平安全,以高水平安全保障高质­量发展,标本兼治化解房地产、地方债务、中小金融机构等风险,维护经济金融大局稳定。您认为这释放出哪些信­息?

王青:这意味着2024年宏­观经济治理将继续坚持­统筹发展与安全的基本­原则,着力化解三大重点领域­风险。

具体来看,政府工作报告对房地产­行业着墨不多,但以2月份5

年期以上LPR(贷款市场报价利率)报价单独下调为标志,今年房地产支持政策有­望大幅加码。

除了继续推进城市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重点加大对民营房企的­融资支持外,政府工作报告还提出“对不同所有制房地产企­业合理融资需求要一视­同仁给予支持”,这表明后期政策“工具箱”在降低购房门槛、下调居民房贷利率方面­还有较大空间。这是政府工作报告要求“优化房地产政策”的重点指向。

其中,除了引导 5 年期以上LPR报价进­一步下调外,下一步还可较大幅度直­接下调居民首套及二套­房贷利率下限。这意味着即使2024 年政策利率(MLF利率)保持稳定,但针对房地产的定向降­息仍有望持续推进。

我们判断,若各项政策及时调整到­位,下半年房地产市场有望­出现趋势性回暖,这将结束行业约3年的­下行周期,行业风险及其外溢效应­将得到有效控制。不过,综合考虑包括加大保障­性住房建设等“三大工程”部署,以及“房住不炒”的主基调会长期坚持,今年房地产行业出现“V型”反转的可能性也不大。

在地方债风险化解方面, 2023 年 10月底中央金融工作­会议后,一揽子化债方案全面推­进实施,地方债风险得到有效控­制。

其中,2023年四季度各省­份累计发行特殊再融资­债券约1.4万亿元,主要用于置换地方政府­各类隐性债务;10月央行行长在北京­金融街论坛明确表态,“对债务负担相对较重地­区提供应急流动性贷款­支持”,这意味着类似地方城投­因流动性不足濒临违约­的事件将受到有效控制。

政府工作报告要求“进一步落实一揽子化债­方案,妥善化解存量债务风险、严防新增债务风险”,这意味着今年地方债风­险化解将按照一揽子化­债方案全面推进。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刘红梅制图

可以看到,当前特殊再融资债券正­继续发行;2月央行降准落地,释放资金1万亿元,较此前4次降准释放资­金规模高出1倍。我们判断,其中部分资金将用于支­持银行参加城投平台债­务重组,即银行向城投平台投放­中长期低息贷款,置换其短期高息非标债­务。这些都意味着今年地方­债风险将继续得到有效­控制。

中小金融机构风险方面,经过近年来金融严监管­的有效治理,中小金融机构风险整体­上呈现收敛态势。其中,央行金融评级为8-D级的高风险机构(主要是中小金融机构)数量较峰值已压降近半,现有366家高风险机­构总资产仅占全部参评­机构总资产的1.55%。

央行2023年12月­公布的《中国金融稳定报告(2023年)》显示,针对评级为1-7级的银行,央行还建立了风险监测­预警指标体系,涵盖扩张性风险、同业风险、流动性风险、信用风险、综合风险五个方面指标。对于监测预警工作中发­现的异常指标和苗头性­风险,央行及时采取措施,推动大部分银行异常指­标回归至行业正常水平,避免潜在风险演变为实­质风险。

我们判断,在金融严监管持续推进、重点集团金融风险处置­工作已进入收尾阶段的­背景下,中小金融机构风险已得­到有效控制。

稳投资仍是政策面的重­点

NBD: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为系统解决强国建设、民族复兴进程中一些重­大项目建设的资金问题,从今年开始拟连续几年­发行超长期特别国债,专项用于国家重大战略­实施和重点领域安全能­力建设,今年先发行1万亿元。对此您有哪些解读?

王青:这意味着在去年发行1­万亿特别国债后,未来一段时间中央政府­加杠杆的政策取向进一­步明确,这也超出了市场预期。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这­一举措,可以有效减轻地方政府­投资支出负担,支持地方债务风险化解。从支出方向上看,“专项用于国家重大战略­实施”意味着,以科技创新引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是重点,这有助于夯实长期高质­量发展基础,与去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部署一致。

而在加强“重点领域安全能力建设”方面,则与去年1万亿元特别­国债的支持方向一致,体现当前发展与安全并­重的经济治理方略。同时,这也意味着稳投资依然­是当前政策面的重点,接下来居民消费主要靠­内生修复。

NBD:市场颇为关心经济复苏,今年是复苏的重要一年,您认为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传递出哪些信息?

王青:今年经济增长预期目标­设定为5.0%左右,与去年增速目标持平,也与去年5.2%的实际增长水平相近,符合市场预期,能够兼顾保持宏观经济­运行稳定性及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的要求。

首先,去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继续强调“稳中求进”的基础上,首次提出“以进促稳”。这意味着保持中高速增­长水平受到进一步重视,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继续设定5.0%左右的经济增长目标,符合普遍预期。实际上,考虑到基数因素影响,今年实现5.0%左右的经济增长,意味着实际经济增长动­能要强于去年。

我们认为,今年之所以设定这一增­长目标,主要有以下考虑:一方面,当前及未来一段时间,我国具备5.0%~6.0%的经济增长潜力。更重要的是,当前保持5.0%左右的中高速增长水平,能够为保障民生就业、维护金融稳定、化解地方债务风险提供­基础保障,为加快建设现代产业体­系,扎实推进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利的环境。

最后,这一增速目标与此前国­内外各类机构的判断基­本一致,有助于稳定市场预期。我们预计, 2024年居民消费有­望继续恢复,加之宏观政策仍将保持­一定稳增长力度,今年经济实际增长水平­有望达到5.0%左右。2023年宏观政策的­重点是以科技创新引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大力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经济内生增长动力有望­进一步加强。

 ?? ??
 ?? ?? 王青受访者供图
王青受访者供图

Newspapers in Chinese (Simplified)

Newspapers from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