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tional Business Daily

实施新一轮千亿斤粮食­产能提升行动

国务院常务会议昨强调:扎实推进藏粮于地、藏粮于技

- 每经记者 李宣璋每经编辑 王可然

3月12日,国务院总理李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通过《国务院2024年重点­工作分工方案》、《新一轮千亿斤粮食产能­提升行动方案(2024~2030年)》和《以标准升级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工作方案》,听取关于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有关举措­的汇报,审议通过《军人抚恤优待条例(修订草案)》。

会议指出,保障粮食安全是头等大­事。要按照党中央决策部署,全面实施新一轮千亿斤­粮食产能提升行动,扎实推进藏粮于地、藏粮于技,落实分品种增产任务和­分区域增产布局,谋划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种业振兴等支撑性重大­工程,牢牢把握粮食安全主动­权。

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研究员李国祥­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电话采访时表示,粮食安全在我国是治国­理政的头等大事,也是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底线任务。本次会议将进一步夯实­国家粮食安全的根基。

高标准农田建设很关键

务农重本,国之大纲。保障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定安全供给是建设农­业强国的头等大事。2022年底,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提出,实施新一轮千亿斤粮食­产能提升行动。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再次强调,集中必要资源力量和手­段,努力推动粮食产能早日­迈上新台阶。

我国发布第一轮千亿斤­粮食产能提升规划是在­2009年。当时,我国粮食产量刚超过1­万亿斤,在城镇化进程加快、人民生活水平提升以及­国际粮食市场变动的背­景下,我国提出到2020年­全国粮食生产能力达到­1.1万亿斤以上、产能增加1000亿斤。事实上,到2020年我国粮食­总产量达到13390­亿斤,远远超过预期目标。

李国祥认为,要提升粮食产能,提高耕地质量很重要,因此,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是­巩固和提高粮食产量,保障粮食安全的关键举­措。同时,从提高单产的角度而言,根本是要靠优良品种,这个就要通过种业振兴­来实现。

“另外,智能化、大型化农业机械目前是­我们的一个短板,因此,要提高农业机械装备水­平。同时,加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李国祥表示。

农业受自然环境的制约­明显,极端气候、病虫害的发生情况与粮­食产量息息相关。加强应对各种灾害,减少粮食损失是保障粮­食产量、提升粮食产能的重要途­径。

对此,李国祥表示,应对气候变化,要提高防灾检测和救灾­能力,同时,加强异常天气预警是非­常重要的。近年来,气候变化不按常理“出牌”,例如北方以往防范干旱­问题,可近几年却频繁出现洪­涝灾害,这就需要进行相关的水­利建设。

补齐义务教育发展短板

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是关系到千家万户的事­业,也是涉及面最广、影响最大的民生工程。

会议听取关于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有关­举措的汇报。会议强调,要以提升办学条件、教育质量和人民群众满­意度为工作重点,不断缩小区域、城乡、校际、群体教育差距,办好更加公平更高质量­的义务教育。要适应人口变化和新型­城镇化进程,前瞻研判义务教育需求­变化,增强资源配置的灵活性­和适应性,加大财政性义务教育经­费向薄弱环节倾斜力度,着力补齐义务教育发展­的短板。

在今年全国两会的民生­主题记者会上,教育部部长怀进鹏在回­答关于如何落实基础教­育扩优提质行动时表示,所谓“扩优提质”,就是要把基础教育的整­体质量提得更高,把优质教育资源的“蛋糕”做得更大,让整个教育的发展成果­和人才培养的能力更多、更公平地惠及适龄儿童­和青少年,真正实现从“有学上”到“上好学”的根本性转变。

会议讨论通过《以标准升级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工作方案》,会议指出,推进标准升级对于更好­满足群众需要、助力产业转型、推动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要加快推进标准制修订­工作,充分征求企业、消费者等相关方面意见,坚持急用先行,成熟一项及时出台一项。要强化监督检查,完善配套政策,确保各项标准落实落地。

会议指出,做好军人抚恤优待工作­事关强国强军事业。会议审议通过《军人抚恤优待条例(修订草案)》,强调要严格按规定要求­和标准落实好各项抚恤­优待政策。

李国祥认为,要提升粮食产能,提高耕地质量很重要,因此,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是­巩固和提高粮食产量,保障粮食安全的关键举­措。

 ??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杨靖制图 ??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杨靖制图

Newspapers in Chinese (Simplified)

Newspapers from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