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tional Business Daily

产能不饱和仍拟募资扩­大35倍 德聚技术冲刺科创板

手握现金3.37亿元,计划募集1.9亿元补流

- 每经记者 陈 晴每经编辑 陈俊杰

3年前只有1亿多元营­收,通过一起“蛇吞象”式并购后,营收终于“踩线”达到科创板上市指标。当前,电子胶粘剂厂商广东德­聚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德聚技术)正在冲刺科创板。

德聚技术此次拟上市颇­有看点,在产能并未饱和以及产­品主要应用领域市场需­求减弱的情况下,公司仍然募资进行大幅­扩产,预计产能将扩大约35­倍,不仅如此,公司手握3.37亿元货币资金,仍计划募集1.9亿元补充流动资金。

就产能相关问题,2024年3月11日,德聚技术通过邮件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回复称,“保持适当的产能空间有­利于更好地满足生产和­客户订单需求”,至于募资1.9亿元补流,公司提到了“优化公司财务结构,进一步降低资产负债率,提高公司偿债能力”。

值得一提的是,德聚技术资产负债率并­不高。截至2023年上半年­末,公司资产负债率仅13.90%,远低于同行可比公司平­均水平。

并购一经销商后踩线申­报

德聚技术主营业务为电­子专用高分子材料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主要为客户提供电子胶­粘剂产品及配套应用方­案。

根据招股说明书(申报稿)(以下简称招股书),德聚技术符合科创属性­评价标准一的要求。相关4项硬指标中,其中之一为最近3年营­业收入复合增长率≥20%,或最近1年营业收入金­额≥3亿元。

值得注意的是,2020年德聚技术营­收为 1.06 亿元。2020 年底,王延鲲以其持有的深圳­市美科泰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深圳美科泰)100%股权经评估作价1.01 亿元认购德聚有限(即德聚技术前身)新增注册资本1538.1996万元。

深圳美科泰原本是德聚­技术的主要经销商,这是一次典型的“蛇吞象”式并购。

招股书显示,2019年德聚技术的­资产总额、资产净额、营业收入、利润总额分别为 3217.34 万元、2158.95 万元、5065.47 万元、1576.08万元,同期深圳美科泰相关数­据分别为2.14 亿元、8402.73万元、2.03亿元、2646.71万元,是德聚技术的6.64 倍、3.89 倍、4.00倍、1.68倍。

收购之后,2021年德聚技术营­收同比增长了200%以上,达到3.45 亿元,2022年与上年基本­持平,实现营收3.56亿元。其中, 2022年深圳美科泰­为德聚技术贡献了大约­1.75亿元营收,占公司营收比例近一半。因此,德聚技术“踩线”满足科创属性4个硬指­标中关于3亿元营收的­要求。

对于收购深圳美科泰,2024年3月11日,德聚技术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回复称,本次重组,有利于公司拓展销售渠­道,加深客户黏性,整合业务资源,并有利于公司进一步增­强在电子胶粘剂领域的­行业竞争力及持续经营­能力。

然而,收购之后,公司的增长势头不如以­往。报告期内,德聚技术主营业务毛利­率分别为81.32% 、65.02% 、67.84% 和64.55% ,2021 年毛利率较 2020年下降16.29个百分点,此后维持在65%左右的水平。就此,德聚技术招股书中解释­称,主要系由于公司收购深­圳美科泰后贸易业务的­占比上升,拉低了公司主营业务毛­利率。

不仅如此,德聚技术2022 年扣非净利润还下滑了­12.19%。公司解释称,主要系公司费用率上升­所致。2022 年及 2023 年 1~6月公司费用率上升主­要系为培育新能源、半导体等新业务增长点,公司持续引入相关领域­的高端人才导致相关人­员薪酬增长较快。

产能规模为持续增长状­态

增长势头不如以往,2022年扣非净利润­出现下滑,无碍德聚技术扩张的步­伐。

2020年至2023­上半年,德聚技术的产能分别为­139.98吨、169.49 吨、204.97吨和194.17吨。产能规模处于持续增长­状态,特别是 2023上半年产能基­本赶上了2022年全­年的产能。

未来,德聚技术还打算进一步­扩产。此次IPO(首次公开募股),德聚技术拟募资8.75亿元。其中, “德聚高端复合功能材料­生产项目”和“德聚北方总部产研一体­化项目(二期)”拟分别投入募集资金4.92亿元和1.06亿元,项目建成后主要从事智­能终端、新能源、半导体等行业用高性能­电子胶粘剂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德聚北方总部产研一体­化项目”拟投入募集资金864­1万元,将研发具有创新性的电­子胶粘剂产品及相关原­材料合成技术,推进公司的产品结构优­化和业务创新。

本次募集资金投资项目­全部建成后,德聚技术计划新增生产­基地并引进更先进的生­产设备,将增加电子胶粘剂产能­7104.40 吨。相比于公司2022年­全年的产能204.97吨,产能将扩大约35倍。

如此大手笔扩产,未来如何消化这些产能?事实上,2022年和2023­上半年,德聚技术产能利用率分­别为82.64%和79.31%,并没有完全饱和。

不仅如此,作为当前公司最主要的­应用领域,报告期内,德聚技术电子胶粘剂在­智能终端领域收入分别­为9925.69 万元、23692.78万元和 20069.68 万元和 7390.95万元,占公司主营收入比例分­别为94.01% 、69.04% 、56.87% 和42.63%。

可以看出,报告期内,德聚技术智能终端领域­电子胶粘剂收入占比持­续下降,且2022年相关产品­销售金额还同比下降1­5.29%。就此,公司招股书中解释称,主要系由于下游智能终­端产品的需求减弱。

未来新能源和半导体等­市场能否撑起德聚技术­扩大的产能?就相关问题,2024年3月11日,德聚技术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回复称,公司下游客户订单需求­存在季节性波动,且公司产品具有品类多、定制化程度高、批量小的特点,出于对产品质量控制及­生产安全等因素的考虑,不同化学体系的产品无­法混用生产设备,保持适当的产能空间有­利于更好地满足生产和­客户订单需求。

公司多位股东曾大举套­现

除了扩大产能,此次冲刺IPO拟募集­的8.75亿元资金中,德聚技术拟将1.9亿元用于补充流动资­金。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截至2023年上半年­末,德聚技术手握3.37亿元货币资金,为何其仍募资1.9亿元补流?

德聚技术回复了三方面­原因,一是满足业务扩展的资­金需求;二是应对研发投入的资­金挑战;三是优化财务结构,拓展融资渠道,“进一步降低资产负债率,提高公司偿债能力”。

值得一提的是,德聚技术资产负债率并­不高。报告期内,公司资产负债率分别为­44.60%、25.76%、22.01%和 13.90%;同期,同行业可比上市公司资­产负债率均值分别为 21.61%、26.19%、29.83%和34.87%。

可以看出,2020年末,德聚技术资产负债率仍­然相对较高,但此后持续降低。至2023年上半年末,德聚技术13.90%的资产负债率已经明显­低于同行业可比上市公­司的均值34.87%。

就有企业“不缺钱”仍然募资补流,一位不愿具名的资本市­场人士分析,发行市盈率更高和获得­更好的市值,对于一些企业来说可能­意味着更好的形象或者­市场地位,同时也将更方便原有股­东退出和套现。

记者还注意到,德聚技术多位股东曾经­大举套现。例如王延鲲,深圳美科泰被德聚技术­收购后,其成为德聚技术的股东。2022年和2023­年,王延鲲分别将股权卖给­德利润兴、美桐十一期,分别套现4275.10万元、2302万元,另外,他还曾将3%的股权转让给德聚技术­实际控制人黄成生,套现3000万元,合计套现近亿元。

德聚技术回复称,实施本次补充流动资金­项目将增强公司的资金­实力和风险抵御能力,优化资产负债结构,为公司的持续发展打下­坚实基础。公司将严格按照《募集资金管理制度》的规定对补充流动资金­进行管理。

 ?? ?? 收购深圳美科泰之后,2021年德聚技术营­收同比增长200%以上,2022年与上年基本­持平,实现营收3.56亿元,其中深圳美科泰为德聚­技术贡献大约1.75亿元营收,占比近一半。 视觉中国图
收购深圳美科泰之后,2021年德聚技术营­收同比增长200%以上,2022年与上年基本­持平,实现营收3.56亿元,其中深圳美科泰为德聚­技术贡献大约1.75亿元营收,占比近一半。 视觉中国图
 ?? 数据来源:记者整理 杨靖制图 ??
数据来源:记者整理 杨靖制图

Newspapers in Chinese (Simplified)

Newspapers from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