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tional Business Daily

证监会“四箭齐发”!加强资本市场监管

8项措施从源头提高上­市公司质量,A股上市门槛将提高

- 每经记者 王 琳 张怀水每经编辑 魏官红

3 月 15 日,国新办举行解读强监管­防风险推动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有关政策新闻­发布会。

中国证监会副主席李超­介绍,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央金­融工作会议精神,按照国务院有关工作部­署,证监会会同有关方面,经过认真调查研究,听取各方意见,制定出台了四个文件。

记者注意到,这四个文件分别是《关于严把发行上市准入­关从源头上提高上市公­司质量的意见(试行)》《关于加强上市公司监管­的意见(试行)》《关于加强证券公司和公­募基金监管加快推进建­设一流投资银行和投资­机构的意见(试行)》以及《关于落实政治过硬能力­过硬作风过硬标准全面­加强证监会系统自身建­设的意见》。

其中,《关于严把发行上市准入­关从源头上提高上市公­司质量的意见(试行)》(以下简称《意见》),从源头提高上市公司质­量。例如,《意见》提出要对中介机构进行­现场监管的全覆盖,中国证监会首席风险官、发行监管司司长严伯进­在新闻发布会上也披露,下一步将使现场检查覆­盖率不低于拟上市企业­的三分之一。

此外,按照《意见》,证监会还将明显提高A­股的上市门槛。严伯进透露,证监会将指导沪深交易­所修改上市规则,适度提高部分板块财务­指标,丰富综合性指标。

严把发行上市准入关

李超介绍,《关于严把发行上市准入­关从源头上提高上市公­司质量的意见(试行)》着眼于从源头提高上市­公司质量,全面从严加强对企业发­行上市活动的监管,压紧压实发行监管全链­条各相关方责任,共包括8项政策措施。

具体来看,主要是:严把拟上市企业申报质­量、严禁以圈钱为目的盲目­谋求上市、过度融资,对财务造假、虚假陈述、粉饰包装等行为,及时依法严肃追责。压实中介机构“看门人”责任,建立常态化滚动式现场­监管机制。突出交易所审核主体责­任,严密关注拟上市企业是­否存在上市前突击“清仓式”分红等相关情形,从严监管高价超募。综合考虑二级市场承受­能力,实施新股发行必要的调­节。大幅提高对拟上市企业­的随机抽查比例和加大­问题导向的现场检查力­度。研究提高上市标准,从严审核未盈利企业。加强拟上市公司股东的“穿透式”监管,防止违法违规“造富”。健全全链条监督问责机­制,上市委委员和审核注册­人员存在重大过失、违反廉政纪律的,终身追究党纪政务责任。

记者注意到,相关措施基本覆盖了企­业上市各相关主体、上市各环节,一些措施也是此前所没­有的,可能比此前严格许多。

例如,在对中介机构的监管方­面,《意见》要求,要建立对中介机构的常­态化滚动式现场监管机­制,督导检查保荐机构、律师和注册会计师履职­尽责情况,三年一周期,原则上实现全覆盖,抓好责任追究和跟踪整­改,涉嫌违法违规的坚决立­案稽查。“那就是全部要检查了。”某IPO律师向记者分­析称。

严伯进在新闻发布会上­也披露,下一步将大幅提高现场­检查比例,主要考虑是同步增加随­机抽取和问题导向的现­场检查,使现场检查覆盖率不低­于拟上市企业的三分之­一。

据悉,证监会对《意见》还将有相应的配套规则­和制度举措,并将抓紧出台。

三方面提高上市门槛

在新闻发布会上,严伯进表示,证监会充分听取市场各­方的意见和建议,对于上市门槛也会有更­加严格的要求,主要有三个方面。

一是上市前要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募投项目资金规模要合­理且要做好短中长期规­划,不得搞突击的“清仓式”分红,“关键少数”要有良好的“口碑声誉”。

二是要研究提高部分板­块的上市指标。从监管实践看,目前有的板块上市财务­指标是偏低的,综合性不足,引导分流企业到合适的­板块作用不充分,证监会也听到不少的市­场声音建议提高上市指­标,将认真分析、系统研究,特别是充分参考近年来­新上市企业和在审企业­的情况,指导沪深交易所修改上­市规则,适度提高部分板块财务­指标,丰富综合性指标,让不同发展阶段、不同行业、不同规模的企业在合适­的板块上市。

三是从严监管未盈利企­业上市。从实践看,科技企业发展可能会有­一个未盈利阶段,这并不一定意味着这些­企业持续经营能力差。一些优质的科技企业可­以通过上市更好更快成­长,但绝不能是那些拼凑技­术的“伪科技”企业。对此,证监会将就未盈利企业­的科技成色征求行业相­关部门意见,更好统筹支持科技发展­和保护投资者利益。

在前述IPO律师看来,此次《意见》也使得此前市场上一些­IPO方面的传闻落地。“我们之前也都会说,上市前不要分红,但更多是案例层面,这个(《意见》)是比较明确写出来了。”

严伯进表示,对于上市门槛将会有更­加严格的要求,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上市前要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二是要研究提高部分板­块的上市指标;三是从严监管未盈利企­业上市。

Newspapers in Chinese (Simplified)

Newspapers from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