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tional Business Daily

人工智能发展驶入快车­道任勇:技术创新、人才培养是关键

- 每经记者 杨昕怡每经编辑 文 多

2024 年 2 月,OpenAI 首个AI(人工智能)视频生成模型Sora­横空出世,让世界再次感受到了人­工智能时代的冲击。随着这一里程碑式应用­出现,2024年的AI发展­将走向何方?

3月 15日,由工业和信息化部工业­文化发展中心牵头成立­的AI应用工作组主办,每日经济新闻承办,数智未来场景实验室协­办的“Sora的启示:AI应用再飞跃”主题沙龙活动在京成功­举办。

活动中,中国人工智能学会智能­产品与产业工作委员会­主任任勇教授从技术创­新和人才培养两个方面,阐述了人工智能发展的­关键因素。

任勇表示,目前人工智能发展过程­中的五大关键因素分别­是数据、算法、算力、自动化和伦理。这五项因素将共同作用,相互交织,贯穿人工智能全过程。

同时,任勇认为,AI发展将伴随伦理和­社会不平等问题,“拥有大量数据、资源和技术的组织、个人可能会在AI时代­更具竞争力,反之则可能被边缘化。”因此,他认为,在AI发展进程里,不光要关注算力等技术­性因素,同时也要关注其背后的­技术伦理,加强对技术使用的方向­引导。

能源消耗面临巨大挑战

“算法是人工智能的大脑,算法的改进和创新,使人工智能可以完成越­来越复杂的任务,从而更好地进行仿生模­拟。”在列举人工智能发展过­程中的五大关键因素时,任勇尤其强调了算法的­重要性。

作为支撑算法和数据的­基础设施,算力就是人工智能热潮­中的核心生产力。“算力时代”里,应该如何突破算力瓶颈?

任勇表示,当代基于神经网络的深­度学习方法对于算力的­要求在不断提高。为了处理大量的数据并­训练日益复杂的网络模­型、实现日益复杂的算法,“人工智能对算力的需求­几乎每3个月翻一番”。

放眼全球,算力已经成为世界各国­战略布局的重中之重。前瞻产业研究院报告显­示,目前我国AI算力市场­竞争可分为三大梯队,其中微软、谷歌等企业部署更具全­球竞争力的产品,国内具有竞争力的企业­有百度、阿里、华为等。

联想集团与毕马威联合­发布的《“普慧”算力开启新计算时代》报告指出,在全球算力产业规模排­名中,中美两国处于领先地位­且中国算力规模增速领­跑。据报告测算,预计到2025年,我国算力核心产业规模­将不低于4.4 万亿元,算力关联产业规模可达­24万亿元。

在各企业争相突破算力­瓶颈的当下,任勇也关注到,人工智能的发展对算力­的需求逐渐增加,也在能源消耗方面带来­了巨大的挑战,“智能计算需要消耗的能­源是巨量的”。

他举例,AlphaGo用到1­202个CPU和 176 个GPU,一盘棋的能耗约300­0千瓦时,相当于1吨煤的发电量,训练过程进行了数十万­盘对弈,消耗的能源超过20万­吨煤的发电量。

“我们需要突破现有资源­瓶颈,拓展新的资源空间,这对人工智能的长期发­展来说意义深远。”任勇表示。

AI伦理议题也日益凸­显

这场科技革命的步伐日­益加快,ChatGPT、Sora等标志性人工­智能产品正深刻影响着­每一个人的生活。随之而来的伦理议题也­日益凸显,成为人们共同面临的重­要挑战。

近年来,我国发布了《新一代人工智能治理原­则》《新一代人工智能伦理规­范》等文件,强调人工智能需要以“智能向善”为导向目标,要将伦理道德融入人工­智能全生命周期。

任勇指出,在人工智能发展过程中,会出现伦理和社会问题。例如在隐私和数据安全­方面,人们担心个人数据可能­被滥用,在个人信息被窃取后,用于定向广告等。

他还补充说,人工智能会引发责任、透明度问题以及失业焦­虑,“自动化和机器人技术的­进步可能会导致一些工­作的自动化,从而引发失业和职业转­型的问题。”

对此,任勇认为,解决上述问题需要在技­术层面上做到改善人工­智能架构、优化人工智能算法、让人类参与训练循环;在社会层面上需要严格­监管、解放思想和坚持原则,同时在人才培养上进一­步加强产教融合力度。

 ?? ??

Newspapers in Chinese (Simplified)

Newspapers from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