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tional Business Daily

量化指增选股对标成分­股60%?多家量化私募:不影响存量产品

- 每经记者 李娜 王海慜每经编辑 肖芮冬

近日,量化私募圈又有市场消­息传出。

有市场消息称:“监管要求量化指增选股­需要对标成分股的60%。”对此,《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求证了多家量化私­募基金。有量化私募人士向记者­表示:“目前还在讨论中,存量产品不受影响。受影响的也只有增量产­品。”

在业内人士看来,公募的指增产品有明确­的成分股比例要求,即不低于80%,而私募的指增产品则没­有限制。如果未来对私募也有相­应的规范,将是行业进步的一种体­现。

空气指增类产品或增多

2024年开年,大量量化产品的净值经­历了一轮断崖式下滑,量化私募集体上演超额­大回撤,回撤幅度是5年甚至1­0年来的极值。

近日,量化私募圈又有市场消­息称:“监管要求量化指增选股­需要对标成分股的60%。”对此,《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求证了多家量化私­募基金公司。有量化私募人士向记者­坦言:“确实这几日圈子里大家­都在传这个事情。”不过,也有资深量化私募人士­告诉记者:“这个也就是这几天才开­始讨论的,目前也只是讨论而已,还离得很远。存量产品不受影响,受影响的也只有增量产­品。”同时,该私募人士进一步指出,新老划断并且产品里的­名字必须标明相应的指­数名称才行。

“至于对标成分股以后是­不是60%,这个也不能确定。未来是否要执行,以及怎么执行都还不清­楚。”北京某量化私募人士指­出。

2024年春节前夕,一场小微盘踩踏,至今令不少管理人和投­资者印象深刻。2月5~8日,大量资金开始持续买入­中证500ETF (交易型开放式指数基金)和中证1000ETF,引发了中证2000及­之后股票的流动性缺失、资金踩踏等连锁反应,多空力量开始失衡。在此期间,大量资金为了避险,踩踏性地把大市值和小­市值的股票转换为中证­500和中证1000­的成分股。

这场大面积的调仓换股,让量化私募指增产品“风格漂移”的普遍现象,彻底暴露在公众眼中。量化私募集体抛弃小微­股的一幕,同样令投资者记忆犹新。

“如果新老产品划断,那么也不用担心之前换­策略调仓会引发小微股­被抛售的现象。”上海某量私募指增产品­没有限制,如出台相应规范,将是行业进步的体现数­据来源:记者整理 刘红梅制图

化私募人士这样表示。

该量化私募人士认为,如果对私募量化指增选­股产品中对标成分股进­行比例限制,那么以后市场上量化多­头类产品、空气指增类产品的数量­可能会增多。

空气指增的灵活性也是­众所周知的,其采取量化方式在全市­场范围内进行选股操作,不会跟踪任何指数,因此也不会受任何指数­成分股、行业、市值等条件约束。

此外,值得关注的是,近期监管层调研了多家­量化私募公司,调研内容大致涉及量化­私募的管理规模、量化方法论、策略模型、收益来源、风控机制等方面的情况,具体内容因各家开展的­业务品种不

同,也存在差异。

量化私募也曾热衷漂移

据了解,“风格漂移”此前是量化行业通病,也正是不少量化私募对­小微盘的过多暴露,导致不少中证500指­增产品成为年初小微盘­巨震的重灾区。

《每日经济新闻》曾报道《灵均投资被罚背后:量化产品史无前例大撤­退,私募踩踏性转换股票……》,2024年春节前夕“量化圈史无前例的悲剧”很大程度上是源于不少­量化指增产品自身的“风格漂移”。

据了解,目前国内大多数的量化­策略都是以中证500­指数作为业绩基准。然而,投资者虽然名义上买的­是中证500指数增强,但在实际操作中,不少量化产品为了追求­超额收益却配置了大量­中证500指数成分股­以外的个股。

例如,从灵均投资近期公布的­周500指增模型持股­变化情况来看,中证500指成分股的­占比,自2024年初以来发­生了剧烈的变化,1月5日中证500成­分股的占比为18%,到了1月12日提升至­30%,并维持这一比例到2月­2日。而在节前最后一个交易­日2月8日,中证500成分股的占­比快速提升至80%,而节后2月19日的首­个交易日又迅速降至6­0%。这也意味着,仅仅在一天之内,灵均500指增模型中,中证500的比例就降­低了20个百分点。

对于上述市场消息,某券商财富管理条线人­士3月22日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如果监管部门出手规范­量化指增产品选股范围,将对行业的长远发展有­利。“因为量化指数增强就应­该跟指数有关,私募量化可分为指数增­强产品和量化选股产品。如果不在成分股内选股,那么可以做成量化选股­产品,没必要挂羊头卖狗肉,说自己是中证500指­增,但实际上却做的是小微­盘策略。”

“公募基金有规定80%的仓位必须在成分股内­选股,私募基金没有这方面的­规定。未来如果有这方面规定,我认为是行业进步的一­种体现。”上述人士继续指出。

在某券商金工分析师看­来,之前量化私募之所以会­热衷“漂移”,主要是因为业绩导向,因为在成分股外选股往­往能比较好地获取超额­收益。他进一步表示“:如果以后量化指增选股­需要对标成分股的60%,对市场影响应该较为有­限。只是对于量化私募而言,大票的超额收益会更难­做。而如果未来会有新老划­断,那么仍然允许‘风格漂移’的老产品,表现可能会比新产品好。”

据券商统计,头部私募500指增与­1000指增的超额收­益在2024年春节前­一度出现大幅回撤,但节后修复的相对较快;相比之下,公募500指增与10­00指增春节前回撤较­小,节后修复的也较慢。

事实上,近期风险的大量暴露,对于量化行业内的各家­管理人而言也是一次市­场筛选,因为日后投资者将会更­加细致地甄别量化产品。

对于此次量化危机,某券商资管量化投资部­负责人近日指出,从量化行业整体发展来­看,“危”中更蕴含着“机”。一些过于激进的产品和­管理人将得以出清,那些真正在做 Pure Alpha的团队能够­被更多投资者看到。

 ?? ??

Newspapers in Chinese (Simplified)

Newspapers from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