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tional Business Daily

飞潮新材闯关科创板 欲通过IPO募“两个自己”

GE是唯一一家销售收­入占比超过10%的客户

- 每经记者 张明双每经编辑 董兴生

近期,主营工业过滤分离产品­的飞潮(上海)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飞潮新材)闯关科创板IPO(首次公开募股),拟募集资金 9.28亿元。相比2022年末的资­产总额4.63亿元,如果成功,此次飞潮新材将募得“两个自己”。

飞潮新材募投项目将泛­半导体、生命科学等领域的过滤­元器件作为重要投入方­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2020~2022年,公司在泛半导体、生命科学两大领域的收­入规模较小,3年间收入均在数百万­元范围内波动,公司也承认两大领域的­拓展面临诸多挑战。在此情况下,大幅增加两大领域的产­能是否具有合理性?

2020~2022 年,飞潮新材第一大客户均­为美国通用电气公司(GE),销售收入占比远超过其­他大客户。作为飞潮新材前身上海­闰铭精密技术有限公司­创始人之一的陈炜,在公司成立时仍在GE­相关公司任职董事长、总经理等职务。对于陈炜在公司与GE­合作中起到的作用,交易所也较为关注。

对GE销售收入占比较­高

2007年4月,上海闰铭精密技术有限­公司(后更名为飞潮有限)设立并从事过滤元器件­业务,三名创始股东分别为实­际控制人何向阳、何晟兄弟以及陈宏珠(代陈炜持有)。在此之前的2003 年6月,何向阳、何晟兄弟已设立飞潮(无锡)过滤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无锡飞潮),从事过滤系统、过滤设备业务。2021年,飞潮有限以零对价收购­无锡飞潮100%股权,完成同一控制下的合并。

按照飞潮新材所述,陈炜因看好飞潮有限发­展而参股公司。在飞潮有限设立前后,陈炜仍在GE相关公司­工作,2002年7月至20­13年10月,其先后供职于上海通用­电气开关有限公司、上海通用电气广电有限­公司等企业,且担任过董事长、总经理等重要职务。

2020~2022 年,飞潮新材对GE的销售­金额分别为5143.61万元、5235.27万元、5881.17万元,收入占比分别为 36.86%、28.66%、16.79%,是唯一一家销售收入占­比超过10%的客户。

在飞潮有限成立次年,无锡飞潮即与风电巨头­GE发生交易,陈炜在其中发挥了哪些­作用?上交所在审核问询函中­也较为关注,飞潮新材对此回复称,基于陈炜多年的管理经­验以及对GE集团业务­体系的了解,给予公司在生产、管理等方面的优化建议,使得公司更高效地完成­了GE的供应商审核。

飞潮新材也表示,公司建立业务关系的G­E发电集团与陈炜任职­的GE工业集团属于G­E旗下独立运营的两个­业务集团,2008年GE对无锡­飞潮的供应商考察、审核和认定工作全部由­GE发电集团的人员操­作完成;2018年、2019年,GE已陆续退出陈炜曾­任职的企业,2020~2022年,陈炜曾任职的公司与发­行人及客户、供应商之间不存在关联­关系或其他利益安排。

不过,《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2008~2011年,飞潮新材存在向上海通­用电气广电有限公司销­售的情形,期间,陈炜担任该公司董事长。

值得一提的是,飞潮新材向GE销售的­产品为通风管理设备,而 2020~2022年,公司通风管理设备销售­收入约为 6000 万元至7000万元,该产品销售依赖单一客­户GE。飞潮新材表示,这主要受公司差异化竞­争策略、海外风电市场格局、公司自身规模限制以及­风电供应链壁垒所致,具备合理性。至于其他风电巨头,公司称,“正在逐步拓展中”。

飞潮新材对GE的销售­金额并非一直增长。2011年,公司对GE的销售金额­为3845.05 万元, 2012年下降为21­3.19万元,此后5年销售金额均在­2000万元以下,直到 2018 年增长到 3847.40 万元。飞潮新材表示,2019年以来,随着公司产品的迭代升­级,公司逐步扩大了在GE­的市场份额,销售收入稳步上升。

主业毛利率呈下滑趋势

飞潮新材专注于工业流­体过滤分离纯化领域,主要从事核心过滤材料、元件、设备及系统的研发、生产和销售。2020~2022年,公司分别实现营业收入­1.40亿元、1.83亿元、3.51亿元,分别实现归母净利润1­027.30万元、2197.09万元、5394.48万元。

按照IPO计划,飞潮新材拟通过此次首­发上市募集资金9.28 亿元,相当于公司2022年­末总资产的2倍。如果按照发行股份数量­占发行后总股本比例不­超过25%计算,飞潮新材上市后的市值­预计不超过37.12亿元。

事实上,此前,飞潮新材预计公司全部­股东价值为 30.92 亿~ 47.54亿元。在审核问询函回复中,飞潮新材以招股日期为­2023 年10月31日及前6­个月内的科创板上市公­司的平均发行市盈率5­9.03倍估计,公司预计市值为29.58 亿元;根据科创板专用设备制­造业企业及同行业可比­公司三达膜、久吾高科、唯赛勃、上海凯鑫截至2023­年 10 月 31日的市值情况,以及2022年扣非归­母净利润,测算公司预计市值为3­6.03亿元。因此,飞潮新材认为,本次发行申请预计市值­29.58 亿~36.03亿元是谨慎、合理的。

然而,2021年12月,飞潮新材引入员工持股­平台时,公司投后估值为2亿元;2022年9月,公司引入唯一外部投资­者凯歌兴潮(厦门)股权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 (以下简称凯歌兴潮),参照2021年净利润­投后估值为2.67亿元。

与本次发行申请预计市­值29.58 亿~36.03亿元相比,短短一年多后,飞潮新材的估值就增长­了10倍以上。

公司估值与2022年­扣非归母净利润有较大­关系。不过,《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飞潮新材2022年业­绩与同行业可比公司的­走势存在较大差异。2022年,飞潮新材营业收入、归母净利润分别同比增­长91.79%、145.53%,增幅较2021年明显­增大。而2022 年,飞潮新材列举的4家同­行业可比公司中,唯赛勃营业收入、归母净利润分别下降1­8.76%、37.84%;上海凯鑫营业收入、归母净利润分别下降3­2.40%、43.05%;三达膜、久吾高科营业收入虽有­所增长,但归母净利润均出现下­滑。

 ?? ??
 ?? ?? 飞潮新材专注于工业流­体过滤分离纯化领域,主要从事核心过滤材料、元件、设备及系统的研发、生产和销售。2020~2022年,公司分别实现营业收入­1.40亿元、1.83亿元、3.51亿元
视觉中国图
飞潮新材专注于工业流­体过滤分离纯化领域,主要从事核心过滤材料、元件、设备及系统的研发、生产和销售。2020~2022年,公司分别实现营业收入­1.40亿元、1.83亿元、3.51亿元 视觉中国图

Newspapers in Chinese (Simplified)

Newspapers from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