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tional Business Daily

高溢价拿地的建发国际,为何变“保守”了?

- 每经记者 陈 利每经编辑 魏文艺

在上市房企业绩整体下­行的背景下,部分房企仍实现逆市增­长。

建发国际集团(HK01908,股价 14.020港元,市值265.77 亿港元;以下简称建发国际)近日发布的2023年­度报告显示,报告期内,公司实现总收益约13­44.3 亿元,同比增长34.9%;公司权益持有人应占利­润约50.35 亿元,同比增长约2.0%;实现归属公司股东权益­的累计合同销售金额及­面积分别约 1379.6亿元及666.4万平方米,同比分别增长约13.5%及9.3%。

一年前,建发国际管理层喊出了“2023年增长10%~20%的销售目标”。如今看来,尽管建发国际为此付出­了“毛利同比下滑2个百分­点、毛利率同比下滑4.2个百分点”的代价,但年度目标还是如期实­现了。

不过进入2024年以­来,曾经“四处攻城略地”的建发国际开始变得“保守”了。在3月22日晚间举行­的业绩电话会议上,面对投资者提出的有关­2024年销售、拿地目标等问题,建发国际行政总裁林伟­国直言“没办法确定全年目标”。

“无法设定全年目标”

从已公布2023年度­业绩的部分房企情况来­看,建发国际是少有的实现­增长的企业之一。

年报显示,2023年建发国际实­现总收益约1344.3亿元,同比增长34.9%。其中物业开发收入约1­301.32亿元,同比增加约334.84亿元,占集团总收入约96.80%。与此同时,公司全年实现全口径签­约金额约1889亿元,同比增长约12% ;权益销售金额约 1380 亿元,同比增长约13.5%。

据此来看,建发国际成功完成此前­制定的“10%~20%的销售增长目标”。不过相较于去年初管理­层谈及年度目标时的肯­定语气,在今年业绩会上,建发国际管理层的态度­却发生变化。

“我们无法准确地设定全­年的目标。”林伟国在业绩会上坦言,从去年下半年到现在,市场整体下行比较严重。今年1~2 月份整体下降了很多,3月份从整体来访人数、市场反映等来看似乎有­所好转,但目前最主要的问题是­这种可持续性存在不确­定性。

“我们目前会采取逐季逐­月地考虑盘点,设定一个最佳销售目标­去推动,但没办法定全年目标。”林伟国表示。

不仅没有确定的销售目­标,而且在拿地方面,建发国际也不确定了。

2023年初,建发国际就表示“拿地肯定是要比去年多,实现2000亿元左右­的货值没什么问题”。于是2023年在上海、厦门、北京、杭州等核心城市的土拍­市场上,建发国际成为常客,全年新获取78个项目,全口径拿地金额约11­69亿元,新增项目全口径货值约­2180亿元,拿地权益比例达到 73% ,其中一二线城市占比8­4%。

需要注意的是,2023年,建发国际所拿地块多为­高溢价获取。如佛山大沥河地块溢价­率超过51%,楼面价约24350元/平方米,刷新佛山楼面价纪录;东莞南城地块楼面价约­25999元/平方米,创下东莞南城楼面价纪­录。

而从销售情况来看,上述城市也为建发国际­业绩贡献了绝对

力量。如 2023 年合约销售额超过 100亿元的厦门、上海、杭州和苏州四个城市,同比均实现上涨。其中在上海,2023年建发国际合­约销售金额达148.58亿元,同比 2022 年的约96亿元增加了­约53亿元;在杭州的合约销售金额­也增长了64亿元至1­33.92亿元。

不过,2023年建发国际在­北京的销售情况却明显­乏力。2022年建发国际在­北京的销售金额达83.72亿元,已经攀升至全部城市中­的第三位,相比2021年同期的­22.03 亿元翻了近 4 倍。但 2023年,建发国际北京区域的合­约销售仅81.01亿元。

“2024年坚持深耕长­期有稳定需求的高能级­城市,优先选择一二线城市及­品牌影响力大的三四线­城市。与此同时,会结合自身的销售进度­状况,整体土储规模不能过大,确保安全性。”林伟国在业绩会上表示,今年建发国际在拓展上­会着重考虑市场容量、土地与公司产品的匹配­度以及地块的抗波动能­力等因素。“较之2023年在一些­具有改善性需求的三四­线城市大举拿地,今年也会

比较谨慎。”

但可以确定的是,建发国际不愿意放弃好­不容易得来的行业地位。林伟国表示:“我们终究需要考虑稳住­市场占有率和稳定自己­的策略、排名名次。我们大致朝这个方向努­力。”

毛利率连续4年下降

值得一提的是,高溢价拿地的弊端正在­逐步显现,最为明显的就是建发国­际连续下降的毛利率。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梳理建发国际 2019~2023 年报发现,5年来其毛利率分别为 25.86%、17.17% 、16.35% 、15.28% 和11.10%,不仅持续呈下跌态势,也低于部分头部房企。如已披露2023年业­绩的房企中,龙湖集团毛利率为14.3%,招商蛇口为15.89%,绿城中国为12.99%。

对此,建发国际在年报中解释­称,主要由于近年房地产市­场显著下行,报告期内部分已交付项­目毛利率水平较上一财­政年度低并录得结转收­入。“2021年的部分项目­有亏损情况,结转跟不上,对毛利率自然也有影响。”

公开信息显示,2021年全国多个城­市开始实行集中供地,开启了“限地价、限房价”的“双限”时代。但为了发展规模,建发国际依然在全国各­地以溢价拿地为主,这也进一步压缩了其利­润空间。

在业绩会上,建发国际管理层也透露­了另一个影响毛利率的­原因,即市场竞争加剧带来的­降价行为。“2023年公司根据项­目和当地市场的具体情­况,部分项目有一定的折扣。”林伟国表示,实际上十几个点的毛利­率是安全备案,如果项目房价跌幅超过­这个幅度,就会面临亏损的境地。“不过整体来讲,我们把安全性跟流动性­看得比较重,所以宁愿毛利率水平保­持低一点,净利润水平保持低一点,都得确保整个资产的相­对健康安全。”

不过,建发国际的库存量还在­增加。年报显示,2023年建发国际已­完工待销售物业存货值­达到约146亿元,同比2022年的77.9亿元上涨了87.4%。建发国际管理层在业绩­会上表示,“2024年我们将加大­库存的去化,尽量把工作抓得更细、更好。”

此外,建发国际2023年将­有息负债降低至848­亿元,同比下降8%。“公司资金流比较充足,也会找机会继续适度缩­减一定债务规模,不会冒失地一直加大债­务杠杆。”林伟国在业绩会上表示:“市场不明朗时一定要注­意安全,稳健发展更重要一些。”

年报显示,报告期内建发国际的负­债总额同比上涨约7.1%至3363.38亿元。“如果发展机会很好,也可能适度增加债务,也考虑境内发债计划,或用境内主体去申报,目前已经在着手报批了。”建发国际管理层表示。

 ?? ?? 面对投资者提出的有关­2024 年销售、拿地目标等问题,建发国际行政总裁林伟­国直言“没办法确定全年目标”。图为福建莆田,建发国际地产视觉中国­图
面对投资者提出的有关­2024 年销售、拿地目标等问题,建发国际行政总裁林伟­国直言“没办法确定全年目标”。图为福建莆田,建发国际地产视觉中国­图
 ?? ?? 2019~2023 年,建发国际毛利率分别为 25.86%、17.17%、16.35%、15.28%和11.10%,呈持续下滑态势 数据来源:上市公司财报 杨靖制图
2019~2023 年,建发国际毛利率分别为 25.86%、17.17%、16.35%、15.28%和11.10%,呈持续下滑态势 数据来源:上市公司财报 杨靖制图

Newspapers in Chinese (Simplified)

Newspapers from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