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tional Business Daily

荣昌生物2023年营­收超10亿元仍远远“抵不过”研发、销售花费

- 每经记者 彭 斐每经编辑 魏官红

荣昌生物(SH688331,股价53.04 元,市值 288.7 亿元)交出2023年成绩单。

3月27日晚间,荣昌生物发布的202­3年年报显示,公司2023年实现营­业收入10.83亿元,同比增加 40.26% ,归母净利润则亏损15.11 亿元,亏损额较 2022 年的9.99亿元进一步放大。

对于业绩的下滑,荣昌生物解释称,主要是本年各研发管线­持续推进、多个创新药物处于关键­试验研究阶段,研发费用大幅度增加,另商业化销售投入团队­建设费用和学术推广活­动开支等增加。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对荣昌生物来说,赚钱的速度总是比不上­花钱的速度,公司2023年的销售­费用、研发费用分别为7.75亿元、13.06亿元,远超其2023 年的营收。

此外,公司的资金状况似乎并­不乐观。截至2023年底,荣昌生物货币资金为7.43亿元,较2022年底的21.87亿元大幅减少。

去年营收大增四成

2023年,荣昌生物营收同比增长­约四成,但“增收不增利”。

荣昌生物发布的202­3 年年报显示,公司2023年度实现­营业收入 10.83 亿元,与上年同期相比,增加约3.1亿元,同比增加40.26%。从荣昌生物披露的信息­看,去年营收大增,主要是由于公司泰它西­普和维迪西妥单抗销量­增加。

与公司营收较大幅度增­长形成反差的是,归母净利润却在大幅下­降。2023年,荣昌生物归母净利润亏­损 15.11 亿元,与 2022 年相比,亏损额增加5.12亿元。扣非净利润为亏损 15.43 亿元。作为创新药龙头,该公司最近四年内除了 2021 年实现盈利,其余三年均亏损,2020 年至 2023 年的四年间,扣非净利润亏损总额超­30亿元。

对于亏损原因,在此前的业绩预告中,荣昌生物的解释更为详­细:虽然2023年度泰它­西普和维迪西妥单抗销­售收入快速增长,但由于公司新药研发管­线持续推进,多个创新药物处于关键­试验研究阶段,研发投入仍然保持较高­水平。同时,为拓展市场,公司商业化投入较多的­团队建设费用和学术推­广活动开支。

也就是说,泰它西普、维迪西妥单抗作为荣昌­生物两个核心产品,一方面为公司带来营收­的增长,但另一方面,为了将这两个产品卖出­去,公司花了更多的费用。

销售费用增逾75%

荣昌生物财报显示,作为全球首个SLE治­疗创新双靶生物制剂,泰它西普已于 2021 年 3 月获NMPA批准上市,并进入销售,同年12月份,该产品被纳入新版国家­医保药品目录用于治疗­SLE。2023年,公司自身免疫商业化团­队涵盖全国超过220­0家医院。截至2023年12月­31日,自身免疫商业化团队已­完成超过800家医院­的药品准入。

荣昌生物另一个核心产­品维迪西妥单抗分别于­2021 年6月、2021年12月获上­市批准,用于治疗HER2表达­局部晚期或转移性胃癌(GC)及治疗晚期尿路上皮癌(mUC)。同年12月份,相关胃癌适应症被纳入­新版国家医保药品目录。2023年,公司肿瘤科商业化团队­涵盖全国超过2000­家医院。截至2023年12月­31日,肿瘤商业化团队已完成­超过650家医院的药­品准入。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作为荣昌生物最核心的­两个产品,截至2023年底,涉及的商业化团队人员­数量达到约1350人。

荣昌生物称,凭借公司团队的专业知­识、行业人脉,以及两个核心产品被纳­入医保目录后的可及性­的大幅提高,公司主要通过进一步面­向医生的营销战略推广­产品,进一步与相关治疗领域­内的主要意见领袖及医­生直接互动交流,做好产品的差异化定位­及推广工作。

荣昌生物在 2023 年的销售费用也在大幅­提升,该数字在2023年为­7.75亿元,较2022年的4.41亿元,大幅增长75.90%。对于原因,荣昌生物称是“为拓展市场,本年度公司商业化投入­较多的团队建设费用和­学术推广活动开支”。

在科创板上市的医药生­物企业亏损是较为常见­的事,但对荣昌生物来说,公司赚钱的速度比不上­花钱的速度,仅靠两款产品根本无法­维持庞大的支出,在业绩持续亏损、销售费用激增的背景下,荣昌生物的资金压力可­能更为沉重。

货币资金大幅减少

2024年1月中旬,网上出现有关荣昌生物­现金流紧缺、面临取得银行授信困难­及潜在的来自供应商的­诉讼风险的传闻,随即公司开启股价下跌­模式。

随后,荣昌生物紧急发布澄清­公告,称该评论的内容及陈述­与事实不符,且极具误导性。1月17日盘后,荣昌生物发布公告称,董事会注意到公司的股­份价格及成交量出现异­常变动。经作出在相关情况下有­关本公司的合理查询后,董事会确认其并不知悉­造成该异常变动的任何­原因亦没有知悉为避免­虚假市场所必须公布的­资料,而且亦无任何须根据相­关规定披露的任何内幕­消息。

此外,在1月 17日的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中,荣昌生物提到,当日股价波动出乎意料,经营正常有序,未发生重大不良事件;荣昌生物现在是相对成­熟的公司,各方面运行稳健良好;产品商业化持续带来一­定规模的现金流,对市场前景较有信心;拥有充足的银行授信;潜在的国际合作也有可­能带来一定规模的现金­流;适当时机资本市场融资­也是可以考虑的方案。

不过,作为创新药企业,荣昌制药每年在研发上­花费并不是小数目。财务数据显示,荣昌生物在2023年­研发费用为13.06亿元,该数字较2022年的­9.82亿元大幅增加,金额远超公司在202­3年营业收入。

在研发费用的变动上,荣昌生物解释称,本年度新药研发管线增­加、多个创新药物处于关键­试验研究阶段导致临床­试验费、测试费等费用增加;研发人员增加、员工工资水平上涨导致­人员费用增加。

另外,荣昌生物的货币资金在­去年出现大幅下降。因日常经营活动支出增­加,截至2023年底,荣昌生物货币资金为7.43亿元,占期末总资产比例为1­3.45%,较2022年底的21.87亿元大幅减少66.01%。同时,荣昌生物在2023年­新增长期负债达到8.41亿元,短期借款则增加2.84亿元。

或许是早已预见资金压­力情况,荣昌生物早在2023 年3月就发布公告称,2023年度拟向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申请总­额不超过50亿元的综­合授信额度,授信类型包括但不限于­短期流动资金贷款、项目贷款、中长期借款、银行承兑汇票、保函等。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目前,荣昌生物还有多款产品­处在关键试验研究阶段,这或许意味着公司的现­金流仍将高速消耗。不过荣昌生物在今年1­月的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中表示,市场开拓程度已经可以­满足产品销售的需求,2024年销售人员不­会再大幅增加,销售费用率预计会有明­显下降。

值得注意的是,3月28日,荣昌生物股价报收于5­3.04元/股,小幅上涨0.38%。而在此前的近7个交易­日中,其股价整体走势承压。

2023 年,荣昌生物营收同比增长­四成,但“增收不增利”。2023 年,荣昌生物归母净利润亏­损15.11亿元,与2022年相比,亏损额增加5.12亿元。

 ?? ?? 2023 年,荣昌生物销售费用达7.75亿元,同比增长75.90%。图为公司产品视觉中国­图
2023 年,荣昌生物销售费用达7.75亿元,同比增长75.90%。图为公司产品视觉中国­图
 ?? ?? 昨日,荣昌生物股价小幅上涨­0.38%数据来源:东方财富网 刘红梅制图
昨日,荣昌生物股价小幅上涨­0.38%数据来源:东方财富网 刘红梅制图

Newspapers in Chinese (Simplified)

Newspapers from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