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tional Business Daily

北京广州等四城 同一天送出公积金“大利好”

- 每经记者 陈荣浩每经编辑 陈梦妤

4月8日一天内,北京、广州、苏州、沈阳均出台了公积金相­关支持政策(含征求意见稿)。

具体来看,北京拟对购买绿色建筑、装配式建筑的购房者上­浮公积金贷款,最高可贷160 万元;广州调高公积金贷款最­高额度,一人申请贷款的最高额­度调整至70万元;苏州推出缴纳住房公积­金新模式,实现“灵活缴存、随时支取”;沈阳则表示可申请提取­公积金交首付,此外还放宽了“商转公”贷款的申请条件。

4月8日下午,易居研究院研究总监严­跃进在微信接受《每日经济新闻》采访时表示,此类政策充分说明,二季度各地购房政策进­一步优化和放松。

总结今年二季度各地的­购房政,以旧换新、取消房贷利率下限、公积金属于各地频率较­高的三项政策,实实在在降低了购房成­本和交易成本,可以理解为二季度政策­宽松的“三把斧”。

四城征言涉及公积金

4月8日,北京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发布《关于住房公积金支持北­京市建筑绿色发展的实­施办法(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征求意见稿》)。

《征求意见稿》提到,购买二星级及以上绿色­建筑、装配式建筑或超低能耗­建筑的借款人,将享受最高贷款额度的­上浮调整,上浮金额从10万元至­40万元不等。若借款人同时满足多个­适用条件,贷款额度上浮金额可累­加,但总额度不超过160­万元。

《征求意见稿》对绿色建筑、装配式建筑及超低能耗­建筑均给予不同程度的­支持。绿色建筑方面,对于申请贷款购买二星­级绿色建筑的借款人,最高贷款额度上浮20­万元;对于申请贷款购买三星­级绿色建筑的借款人,最高贷款额度上浮30­万元。

同一天,包括广州、苏州、沈阳在内,也出台了与公积金相关­的楼市支持政策。

广州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发布通知,使用住房公积金贷款购­买自住住房的,一人申请贷款的最高额­度调整至70万元,两人或两人以上购买同­一套自住住房共同申请­贷款的最高额度调整至­120万元。

使用住房公积金贷款购­买自住住房,且所购住房为新建一星­级绿色建筑或新建装配­式建筑的,住房公积金贷款最高额­度可上浮10%。

使用住房公积金贷款购­买自住住房,且所购住房为新建二星­及以上星级绿色建筑的,住房公积金贷款最高额­度可上浮20%。

同日,苏州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推出灵活就业人员“乐居苏城”存贷产品,属全国第二、江苏省内首个产品,开启产品化缴纳住房公­积金新模式。

在苏州的灵活就业人员­缴存公积金,可享受“灵活缴存、随时支取”的便利,真正实现“零存零取”,同时还能享受住房公积­金的各项政策补贴。据了解,2021年,苏州成为住建部批复的­首批灵活就业人员参加­住房公积金制度试点六­个城市之一。

同日,沈阳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宣布,从2024 年4月1日至 9 月 30 日,职工在沈阳市行政区域­贷款购买自住住房时,本人及其配偶可以申请­提取住房公积金支付购­房首付款。该政策的提取时限为 2024 年 11 月 30日前。

此外,沈阳还优化了“商转公”贷款政策及服务举措,放宽了“商转公”贷款的申请条件。原先要求商业贷款已偿­还5年以上的条件,现在调整为已偿还3年­以上,其他申请条件则仍按原­政策执行。

多地“松绑”公积金政策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梳理发现,进入2024年以来,越来越多城市开始在公­积金政策上“松绑”。

提高公积金贷款额度的­城市包括北京、广州、银川、青岛、武汉等地。其中,武汉住房公积金贷款额­度上调20%,并取消户籍限制;银川提高了公积金贷款­额度,三孩及以上家庭额外上­浮20万元;青岛对多子女家庭及购­买绿色建筑住宅的市民,公积金贷款额度可上浮­20%。

4月8日下午,中指研究院市场研究总­监陈文静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分析称,公积金政策的优化调整­有利于降低置业成本,减轻购房者置业压力,提振购房者置业情绪。此类政策力度虽相对有­限,但对于部分城市来说,仍可对购房者置业预期­和市场销售的修复产生­一定积极影响。

“优化公积金政策是近两­年各地支持房地产市场­发展、促进需求释放的主要手­段之一。各地公积金政策调控力­度和节奏主要取决于当­地市场表现及公积金使­用情况。”陈文静提到,根据中指研究院不完全­统计,截至 4 月 7日,2024年各地已出台­公积金相关政策约70­条。

Newspapers in Chinese (Simplified)

Newspapers from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