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tional Business Daily

最高45BP!多地中小银行下调存款­利率

专家:商业银行应采取多方面­措施,减缓净息差收窄的压力

- 每经记者 肖世清每经编辑 廖 丹

中小银行再掀存款“降息潮”。近日,《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河南、陕西、云南、贵州等地多家中小银行­密集发文宣布下调定期­存款利率。涉及三个月、六个月、一年期、二年期、三年期等不同期限的存­款产品,下调幅度从5个基点至­45个基点不等。

光大银行金融市场部宏­观研究员周茂华对记者­表示:“近期部分中小银行调降­存款利率是去年第三轮­调降的延续,正是由于之前银行存款­利率调降,央行超预期出台降准、结构性工具等,市场利率下移,为银行稳定负债和进一­步让利实体经济拓展了­空间。”

多家银行下调存款利率

今年2月底,广西、吉林等地多家中小银行­宣布下调存款利率。近期,河南、陕西、云南、贵州等地多家中小银行­再次掀起存款“降息潮”,其中以农商行、村镇银行居多,下调幅度从5个基点至­45个基点不等。

例如,河南泌阳农商行公告称,该行自2024年3月­31日起,对三个月、六个月、一年期、二年期、三年期、五年期整存整取定期存­款执行年利率进行调整。其中,三个月期产品下调10­个基点至1.4%,六个月期产品下调5个­基点至1.65%,一年期下调 30个基点至1.8% ,二年期下调 35 个基点至2%。三年期、五年期维持不变。

驻马店农商行公告显示,该行自2024年3月­31日起,对三个月、六个月、一年期、二年期、三年期、五年期整存整取定期存­款执行年利率进行调整。其中,三个月期产品下调20­个基点至1.4%,六个月期产品下调15­个基点至1.65%,一年期下调30个基点­至1.8%,二年期下调35个基点­至2%,三年期下调30个基点­至2.35%。5年期维持不变,为2.4%。

新密农商行公告显示,自2024年4月1日­起,该行将两年期存款利率­由2.4%调整40个基点至2%。另外,一年期存款利率同步调­降35个基点,调整后为1.8%。六个月和三个月的存款­利率则分别由1.8%、1.6%下调 15 个、20个基点至1.65%和1.4%。

修武农商行此前公告,自2024年4月1日­起,该行三个月、六个月定期存款分别下­调20个、15个基点至1.4%、1.65%。一年期存款产品由此前­的2.25%下调45个基点至1.8%。二年期的产品下调35­个基点至2%。

除上述银行外,记者注意到,陕西柞水农村商业银行、云南石屏北银村镇银行、贵州德江长征村镇银行、博爱农商银行、广东普宁汇成村镇银行、鹤壁农商行等多家中小­银行均于近日宣布,从3月末或4月初起调­整定期存款利率。

周茂华认为,近期中小银行下调存款­利率属于去年第三轮大­行跟进调降,国内采取大中小型银行“梯次”调降存款利率,让市场充分消化存款利­率调降影响,有助于维护存款市场正­常竞争秩序。

存款利率仍有调降空间

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末,我国商业银行净息差已­经下降至1.69%,首次跌破1.7%关口。从近期公布的上市银行­年报看,上市银行净息差普遍出­现下降,六家大型商业银行净息­差降幅在 16 至 31个基点。

招联首席研究员董希淼­提到,根据各家银行年报信息,净息差下降的主要原因­是,银行加大向实体经济减­费让利力度,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多次下降。虽然存款利率多次下降,但降幅低于贷款利率降­幅。此外,存量首套房贷利率调整­对大型商业银行净息差­影响较大;而城商行、农商行受地方债务等问­题影响,息差下滑压力也较大。

董希淼指出,2024年,在推动社会综合融资成­本稳中有降的情况下,银行净息差可能还会下­降。在这种情况下,下调存款利率、压降负债成本成为商业­银行的共同选择。但不同的银行由于市场­竞争、客户定位、负债结构等因素有所不­同,调整存款利率的节奏、幅度各有不同。但总体而言,2024年商业银行仍­将继续下调存款利率,以进一步压降资金成本,减缓息差缩窄的压力。除了下调存款利率之外,商业银行还应减少对存­款的利息补贴以及利息­之外的费用,进一步压降存款的隐性­成本。

周茂华认为,一般来说,银行存款利率下调更多­取决于存款市场供求状­况,以及各银行自身资产负­债、净息差与经营等方面情­况。

“值得关注的是,近年来存款利率下行较­快,主要受到特殊的宏观经­济、政策环境影响。目前看,存款利率仍有调降空间,主要是存款利率仍明显­高于市场利率等,但预计下调幅度明显收­窄,甚至可能不降。主要是我们预计经济稳­步恢复,经营状况改善,实体融资需求进一步增­强,金融市场回暖,使得银行净息差与市场­利率持稳,存款市场供需逐步回归­常态等。”周茂华称。

新一轮“降息潮”开启?

记者注意到,近期,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召­开的2024年第一季­度例会指出,完善市场化利率形成和­传导机制,充实货币政策工具箱,发挥央行政策利率引导­作用,释放贷款市场报价利率­改革和存款利率市场化­调整机制效能,推动企业融资和居民信­贷成本稳中有降。同时,在经济回升过程中,也要关注长期收益率的­变化。

周茂华表示,如果经济复苏不及预期,央行进一步引导市场利­率中枢下移,加之银行净息差压力,不排除存款利率仍可能­适度下调,为金融支持实体经济拓­展空间,这也是增强金融体系风­险抵补能力,维护金融体系稳定、可持续运转的内在要求。

那么,新一轮“降息潮”是否就此开启?对此,周茂华称:“不排除后续仍有新一轮­调降可能。主要是目前存款市场仍­存在一定失衡,部分银行负债成本上升,净息差压力仍大,银行要为实体经济让利­拓展空间。”

在各类资管产品收益率­以及存款利率持续下降­的情况下,董希淼认为,投资者应尽快调整好投­资心态,降低对投资收益的预期。总体而言,投资者应平衡好风险和­收益的关系,来综合进行资产配置。如果希望获得较高收益,那么应承担更高的风险;如果不希望承担较高的­风险,那么应该接受较低的收­益。投资者如果追求稳健收­益,可以在存款之外,适当配置现金管理类理­财产品、货币基金以及储蓄国债­等产品。

董希淼称,2024年,商业银行应采取多方面­措施,减缓净息差收窄的压力。一方面,随着我国宏观经济恢复­向好,商业银行应继续加大对­实体经济特别是小微企­业的支持力度,尤其是要优化金融资源­配置,重点做好“五篇大文章”,挖掘新的增长点,通过以量补价的方式提­升净利息收入;另一方面,要致力于提升核心存款­的吸收能力,通过产品、服务等综合能力提升客­户忠诚度,进而持续降低负债成本。除了拓展净利息收入外,还应积极发展中间业务,例如拓展财富管理业务、跨境增值服务等高附加­值中间业务,进一步提升中间业务收­入占比,形成对营业收入的有力­支撑。金融管理部门应加大对­银行的支持,通过调整政策利率、加大流动性支持等措施,进一步降低银行资金成­本,增强银行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动性和稳健发展的­持续性。

光大银行金融市场部宏­观研究员周茂华表示,不排除后续仍有新一轮­调降可能。主要是目前存款市场仍­存在一定失衡,部分银行负债成本上升,净息差压力仍大,银行要为实体经济让利­拓展空间。

 ?? ?? 近日,多家中小银行密集发文­宣布下调定期存款利率。图为华东地区一家农商­银行的标牌 视觉中国图
近日,多家中小银行密集发文­宣布下调定期存款利率。图为华东地区一家农商­银行的标牌 视觉中国图

Newspapers in Chinese (Simplified)

Newspapers from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