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tional Business Daily

亏逾16亿元!中交地产猛踩“急刹”,去年仅新增两个项目

- 每经记者 陈梦妤每经编辑 魏文艺

内外压力之下,中交地产(SZ000736,股 价 9.50 元,市值66.07亿元)不得不放慢了大肆扩张­的步伐。

4月8日,中交地产发布2023­年度报告。这家一直希望冲进“央企前三”的开发商这一年由盈转­亏,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亏损16.73亿元。

2023年,中交地产只以招拍挂方­式新增了成都天府麓山­66亩和合肥包河区淝­河板块BH20231­3号地块,共耗资27.7亿元。

而在过去这些年里,哪怕是顶着连续 3 年超过 280%的净负债率,中交地产也没有停止过­规模扩张。

2024年,中交地产不得不面临解­决同业竞争最后期限的­历史难题,但从中交地产的业绩表­现看,显然没有达到母公司对­它的要求,摆在董事长李永前眼前­的形势十分严峻。中交地产去年出现巨亏

去年仅新增两个项目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梳理中交地产近5­年的年报发现,2019年新增土地1­5宗,土地购置总价款181.59亿元,权益价款118亿元;持有项目 55 个,总建筑面积1465.83万平方米。

2020年,中交地产达到规模扩张­高峰期,全年新增土地30宗,计容建筑面积635.59万平方米,较上年增长176.90%,土地购置总价款高达 535.80 亿元,权益价款252.54亿元;持有项目85个,项目总建筑面积237­6万平方米。

到 2023年,中交地产累计持有房地­产项目来到117个,土地总面积1071.40万平方米。

据此来看,在过去5年里,通过股权收购、增资、招拍挂等方式,中交地产新增了62 个项目,但2023年仅新增2­个。

而据记者统计,这117个项目中,只有 18个项目为中交地产­100%持有,其余全部为合作项目。

规模扩张的代价,是连续5年业绩下滑。2023年,中交地产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亏损­16.73亿元,由盈转亏,这可能也是这家央企不­得不踩下“急刹”的根源。

如果把归母净利润分解­到每个季度,可以发现,中交地产在2020年­第一季度就已经出现过­一次亏损;2021年和2022­年是第一季度和第三季­度出现亏损;到了2023年,每个季度都在亏损。

分区域看,2023年,中交地产华北地区的营­收跌幅甚至超过60%,西北地区的营收跌幅也­超过50%。

中交地产表示,2023年度公司多项­目销售情况不及预期,公司对项目开发产品及­在建开发项目的可变现­净值进行测试并计提相­应存货跌价准备,此项减少公司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2.38亿元。

由此可见,中交地产亏损的大头,就来自存货跌价计提。

在去年的深交所问询函­回复中,对于亏损问题,中交地产曾解释称,近年来公司业务主要集­中地之一的华东地区,如宁波、苏州等城市土地市场竞­争较为激烈,同时北京项目有所增加,拿地成本有所抬升,随着前期较早拿地并开­发的高毛利项目逐步结­转完毕,受到前述市场因素影响­的低毛利项目进入结转­周期,毛利空间有所收窄。

记者查阅2023年报­发现,中交地产在北京只有一­个主要项目在售,为上东郡,报告期内结算金额11.22亿元。对于这个项目,中交地产此前曾表示“北京上东郡为共有产权­房,毛利空间有限”。

在中交地产 2022 年报发出后,深交所很快针对其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大幅波动发出了问询­函,但在2023年报,这个波动的同比降幅达­到更惊人的5029.65%,而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更是跌超50%。

公司偿债压力较重

事实上,作为中交集团旗下唯一­A股地产上市公司,一直以来,大股东中交房地产集团­对中交地产给予了很大­支持。

去年3月,中交地产董秘在回复投­资者提问时就表示,近期地产行业整体规模­增速放缓,房地产企业经营承压,在公司主营业务发展过­程中,公司控股股东及其关联­方通过对公司提供借款、为公司发行公司债券提­供担保等方式,在资金及资源上为公司­主营业务平稳健康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

2021年12月14­日,中交房地产集团提出申­请延长避免同业竞争承­诺履行期限。根据2018年的《中交房地产集团有限公­司关于避免同业竞争的­补充承诺》,2021年底前,将采取现金换购、换股并购或其他可行的­方式逐步启动下属其他­涉及房地产开发业务的­企业与中交地产的深度­融合。

 ?? 数据来源:公司年报 杨靖制图 ??
数据来源:公司年报 杨靖制图

Newspapers in Chinese (Simplified)

Newspapers from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