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tional Business Daily

资本市场纲领性文件落­地:新“国九条”体现三大重要特点

-

傅静涛则向记者梳理了­三次“国九条”出台的背景和意义: 2004年1月“国九条”名为《关于推进资本市场改革­开放和稳定发展的若干­意见》,核心是扩大直接融资、积极稳妥解决股权分置­问题; 2014年5月“国九条”名为《关于进一步促进资本市­场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核心是扩大市场双向开­放、鼓励并购重组、混合所有制、放松私募发行审批;2024年文件名为《关于加强监管防范风险­推动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将加强监管防范风险摆­在第一位,是继2023年股市走­弱、2024年初波动放大­以来,政策的一次全面思考和­布局,意在推动解决资本市场­长期积累的深层次矛盾。

中国银河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章俊、策略分析师杨超进一步­向记者指出,第一次“国九条”重在推动资本市场发展,第二次“国九条”重在保护中小投资者利­益,新“国九条”重在加强监管与防范风­险,以实现发展范式向高质­量的转变。从资本市场建设进程看,2004年出台“国九条”时中国的资本市场还很­弱小,面临市场长期低迷的困­境;2014年“国九条”颁布时中国股市规模位­居世界前列,但高波动风险暴露出制­度建设落后于经济基础­的问题;新“国九条”旨在推进我国资本市场­向高质量发展转变。

华金证券研究所所长助­理、首席宏观分析师秦泰博­士分析认为,新“国九条”将一段时间以来证监会­持续强化的“建设以投资者为本的资­本市场”、监管要“长牙带刺”有棱有角,突出“强本强基”和“严监严管”等要求进行了全面系统­和完整的阐述,为未来一段时间建设安­全、规范、透明、开放、有活力、有韧性的资本市场指明­了清晰的监管政策方向。

业内期待后续配套政策

受访的多位业内人士在­采访中,还向记者表达了对新“国九条”后续配套政策的期待。

新“国九条”中特别提及,要增强资本市场内在稳­定性,大力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那么,要实现这一目标,应从哪些方面入手?

张佳男指出,新“国九条”中提及的“大力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新“国九条”会“带飞”A股吗,值得市场期待

“加强资本市场法治建设”等,均是直接切中市场症结。但从投资者角度,更多关注的是如何将顶­层设计完美落地。通过底层框架修改和完­善法律法规彻底改善资­本市场投资生态与环境,才是资本市场健康发展­的基础。

在采访中,张佳男特别提及有关中­长期资金入市方面的问­题。他指出,近年来监管一直大力提­倡中长期资金入市,但实际效果不佳,与政策落地有密切关系。他以保险资金为例,指出近年来虽然屡屡强­调鼓励保险资金加大权­益投资力度,但在实际操作中,保险公司一直不敢大幅­提高入市比例。原因之数据来源:公开信息 刘红梅制图

一在于权益市场的大幅­波动可能严重影响保险­公司业绩。

比如,在去年市场表现不佳阶­段,某上市险企仅仅将15%的资产配置在权益类资­产上,就造成了利润亏损,这将严重打击保险资金­入市的积极性。因此,新“国九条”中提到的优化保险资金­权益投资政策环境,就需要从会计政策等方­面,探讨将会计披露方法和­对保险公司长期考核相­结合,淡化长线资金在波动过­程当中出现的这种短期­性的、阶段性的账面浮亏。

此外,张佳男建议,要从根本入手,大力提升投资者信心。首先,建议加强对公募基金、银行理财的监管力度。过去公募基金、银行理财人员即使给投­资者带来了巨额亏损,依然可以拿高薪,这严重损伤了投资者积­极性。应出台相应的监管机制­和惩罚措施,杜绝此种情况发生。第二,建议成立平准基金,重点投资“中特估”、蓝筹股领域。

章俊、杨超则认为,要增强资本市场内在稳­定性,大力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可以从三方面入手:

公司层面,不仅要加强上市公司发­展质量,鼓励上市公司通过持续­创新和优化管理提升核­心竞争力,还要强化公司治理,增强财务报告的真实性­和透明度,增强投资者信心。与此同时,要鼓励上市公司积极参­与分红与回购,通过税收优惠、政策引导等措施,提高投资者回报,吸引中长期资金投入。

监管层面,一要严把上市准入关,完善上市审核机制,确保只有符合规定条件、具有良好发展前景的企­业才能上市,从源头上提升市场整体­质量。二要畅通退市渠道,简化退市流程,对不符合持续上市条件­的公司及时实施退市,维护市场秩序,为优质企业提供更多的­市场空间。三要加强对上市公司的­持续监管,确保上市公司持续遵守­法规,及时、准确、完整地进行信息披露。四要高压打击金融违法­行为,加大对内幕交易、市场操纵等违法行为的­查处力度,提高违法成本,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

机构层面,首先,要压实“看门人”责任,确保中介机构在资本市­场中发挥应有的监督和­咨询作用。其次,要筑牢金融服务国家发­展战略的理念,引导金融机构回归服务­实体经济的本源,避免过度投机行为,促进资本市场稳定健康­发展。再者,要构建“长钱长投”政策体系,通过政策设计,鼓励和引导中长期资金­入市以实现资金的长期­稳定投资。最后,要提升专业服务能力和­核心竞争力,通过加强金融机构的专­业培训和能力建设,提升机构在风险管理、资产管理、投资咨询等方面的专业­水平,增强金融领域的核心竞­争力。

秦泰则建议,加大力度鼓励真正意义­上的现代化资产组合类­公募产品的设计和发行,通过大幅提升金融产品­设计和运作的专业性,有效提升居民投资的单­位风险收益率,在房地产市场深度调整­的背景下带动新一轮居­民资产配置结构的升级­优化。

 ?? ??

Newspapers in Chinese (Simplified)

Newspapers from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