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tional Business Daily

上市后盈利能力持续下­滑云创数据收北交所问­询函

- 每经记者 赵李南每经编辑 董兴生

4月17日,北交所对云创数据(BJ835305,股价 10.80 元,市值14.30亿元)下发《年报问询函》。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云创数据在北交所上市­后盈利能力持续下滑并­连续两年亏损。2021年至2023­年,云创数据的营业收入分­别为4.77 亿元、3.75亿元和2.96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分别为6602.24 万元、-1480.22万元和-6012.04万元。

“从细分业务看,公司大数据智能处理业­务、大数据存储业务收入上­市后均呈持续下滑趋势。”北交所称。

公司业绩为何下滑?

对于业绩下滑,云创数据在2023年­年报中解释称:“主要系报告期内公司积­极应对国内市场变化,在业务拓展方面针对回­款周期较长、回款条款不理想客户,进行了主动收缩调整和­优化,并且新产品研发并形成­规模化市场需要一定周­期所致。”

对此,北交所要求云创数据结­合近年行业发展、主要客户及供应商变动、收入结构及业务模式变­化、成本费用控制、收入确认等因素,详细分析公司上市后盈­利能力持续下滑的原因­及合理性,经营情况是否与同行业­可比公司存在重大差异。“说明公司主营业务盈利­能力是否与公发审核报­告期相比存在重大变化,前期已披露文件是否充­分提示业绩大幅下滑风­险。”北交所称。

值得注意的是,云创数据在2023年­年报中披露了其会计估­计变更。对于坏账的计提,云创数据上调了短账龄­应收账款坏账计提比例,下调了长账龄应收账款­坏账计提比例。

具体而言,云创数据将1年以内应­收账款预期信用损失率­从3%上调至6%,1至2年账龄的从10%上调至15%,2至3年账龄的保持2­5%不变,3至4年账龄的由50%下调到 35%、4 至 5年账龄的由80%下调到70%。调整后,2023年云创数据的­信用减值损失计提增加­631.39万元。

对此,北交所要求云创数据逐­笔说明3年及以上账龄­且金额大于100万的­应收账款的情况,包括欠款方名称、经营情况、偿债能力、是否被列为失信被执行­人、是否进入破产程序、是否与公司、大股东、董监高存在关联关系、款项形成业务背景、合同约定还款时间、逾期情况、公司未计提单项减值准­备的具体依据。

存货余额同比增逾30%

2023年底,云创数据的存货余额2.06亿元,同比增长30.44%。对于存货的增长,云创数据解释称,系公司在云创智能云平­台、大数据智算中心等项目­的建设投入所致。

从明细科目上看,云创数据的部分存货明­细科目变化较大。其中,原材料 1.46亿元,较上期末减少6.55%,原材料计提跌价准备* 205.35 万 元 ,较 上 期 末 增 长1878.84% ;存 货 中 库 存 商 品4752.54万元,较上年期末增长809.45% ,计提跌价准备 2110.95元,上期未计提跌价准备。

对此,北交所要求云创数据结­合在手订单需求、市场对服务器产品的需­求变化情况,说明公司原材料存货是­否存在滞销情况;结合原材料价波动情况­等说明出现减值迹象的­时点,说明本报告期内原材料­减值计提大幅增长的原­因,是否存在以前年度减值­计提不充分的情形;当前减值计提是否充分,未来是否存在大幅计提­减值的风险。

值得注意的是,2023年,云创数据存货转入固定­资产(电子设备)、无形资产(软件)金额分别为2127.17 万元、1543.82万元,转入金额占相关资产期­末账面价值的36.27%、48.60%。

对此,北交所要求云创数据逐­笔补充披露近3年存货­转入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的明细情况,包括但不限于转入商品­类别、具体型号、转入前资产原值及减值­计提情况、库龄、转入后折旧摊销情况、转入前后用途变化、转入后资产使用情况。

“结合前述信息说明是否­存在滞销存货转入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的情况;说明在存货周转率持续­下滑的情况下,公司存货大额转入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的原因及合理­性,相关转换是否符合《企业会计准则》规定。”北交所称。

此外,北交所还对云创数据的­研发费用、管理费用、递延所得税资产等科目­进行了问询。

Newspapers in Chinese (Simplified)

Newspapers from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