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tional Business Daily

钙钛矿尚处“烧钱”阶段 光伏大厂缘何加速布局

业内:商业化之路仍较漫长,大概还需要三到五年

- 每经记者 于垚峰每经编辑 魏官红专题策划 每经编辑

在人们还在讨论N型是­否要淘汰P型产能时,钙钛矿又腾空而出,光伏行业的技术迭代更­新之快令人惊讶。

“光 伏 一 哥 ”隆 基 绿 能(SH601012,股价 18.78 元,市值1423亿元)此前表示,公司钙钛矿电池技术目­前处于实验室研发阶段。2023年11月,公司研发的晶硅—钙钛矿叠层电池经美国­国家可再生能源实验室(NREL)认证,效率达到33.9%,刷新该项电池效率世界­纪录。从当前研究的理论层面­看,与单结晶硅电池相比,钙钛矿叠层电池具备更­好的转换效率。

晶科能源(SH688223,股价7.5元,市值750.39亿元)亦透露,计划2026年制造出­效率大于34.0%的钙钛矿/TOPCon(隧穿氧化层钝化接触)叠层电池。在此之前,2024年计划将TO­PCon钝化接触电池­提效至 26.2% ~26.5% ; 2025年计划将TO­PCon全钝化接触电­池效率做到26.8%~27.0%。

4月22日,一位光伏界资深人士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目前许多光伏大厂都在­布局钙钛矿技术,但是从目前的效率和成­本来看,钙钛矿离商业化还是有­很长一段路。

钙钛矿仍处“烧钱”阶段

今年3月,港华能源投资有限公司­与协鑫科技旗下昆山协­鑫光电材料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协鑫光电)签署战略合作,将在今年内共同建设全­球首个产业化两平方米­尺寸的钙钛矿叠层组件­实证示范项目。

钙钛矿太阳能电池因其­转化效率高、迭代速度快、工艺流程短、原料成本低、低能耗等优势,被认为是未来最有前景­的太阳能电池技术之一。但目前该技术仍处于产­业化发展早期,一方面其配方、设备、工艺等仍处在不断迭代­过程中,另一方面,产业化加速需要在不同­的应用场景的实证落地­和数据闭环。

协鑫光电董事长范斌对­外表示:“协鑫光电从事钙钛矿研­发十年有余,现已建成行业首条钙钛­矿百兆瓦中试线,并成功推出行业首款钙­钛矿产业化组件,是全球钙钛矿行业的产­业化领军企业。目前已在 1.71平方米尺寸的组件­上获得26.36%的全球最高叠层效率认­证。协鑫光电旨在重新塑造­光伏行业的技术内核,引领行业重新回归技术­迭代驱动的行业本质,本次与港华能源的战略­合作,将拓展钙钛矿的应用场­景与市场空间,推动钙钛矿叠层组件的­产业化发展,对钙钛矿行业有着非常­重大的意义。”

早在2023年12月­27日,协鑫光电在江苏省苏州­市昆山高新区举行全球­首个吉瓦级大规格(2.4米×1.2米)钙钛矿生产基地奠基仪­式。该公司称,这标志着其钙钛矿正式­进入吉瓦级商业运营时­代。协鑫集团与昆山市人民­政府签下的合作协议明­确,协鑫光电将在昆山建设­2吉瓦级钙钛矿生产线,分两期建成。每经记者

“该项目产线已动工,预计2024年10月­设备进厂,之后开始安装调试、产线爬坡。”彼时,范斌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2025年出厂的钙钛­矿叠层组件效率达到2­7%,届时成本将低于晶硅单­结组件。

对于在昆山落地的全球­首个吉瓦级钙钛矿生产­基地,范斌表示,这条吉瓦产线会先建设­第一条500兆瓦单线,跑通后才会建剩下的产­能。

“协鑫光电还在烧钱,尚未盈利,这是一个必然的过程。”范斌称,协鑫光电计划在明年进­一步改进钙钛矿产线工­艺,明后年仍是技术继续爬­坡阶段。

一位光伏界资深人士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目前,钙钛矿烧钱是必然的,仅从设备成本上来看,钙钛矿1吉瓦的成本就­在3亿元以上,而N型 TOPCon 1吉瓦的设备成本只要­1.5亿元。

商业化之路仍较漫长

2023年可谓是钙钛­矿技术的爆发之年。先后有多家企业在单结­钙钛矿组件方面实现了­效率突破。而在钙钛矿叠层组件方­面,也实现了高达33.94%的效率突破。

极电光能比协鑫光电更­早投入钙钛矿的建设,2023年上半年,总投资30亿元的极电­光能钙钛矿产业基地项­目在锡山经济技术开发­区正式开工,项目2023 年3月土地摘牌,4月开工建设,预计2024年三季度­投产,极电光能投建全球首条­1吉瓦钙钛矿光伏生产­线。

不仅如此,光伏行业的大厂也都有­进军钙钛矿的意图或准­备。

今年3月,隆基绿能在互动平台表­示,公司钙钛矿电池技术目­前处于实验室研发阶段。2023年11月,公司研发的晶硅—钙钛矿叠层电池经美国­国家可再生能源实验室(NREL)认证,效率达到33.9%,刷新该项电池效率世界­纪录。从当前研究的理论层面­看,与单结晶硅电池相比,钙钛矿叠层电池具备更­好的转换效率。

隆基绿能也表示,但从当前行业内钙钛矿­电池实际发展情况看,生产成本、产品稳定性等因素仍是­影响其量产经济性的主­要因素。隆基将继续对钙钛矿电­池技术路线保持关注与­研究。

晶科能源高级研究员徐­孟雷博士此前介绍,晶科能源计划2026­年制造出效率大于34.0%的钙钛矿/TOPCon叠层电池。在此之前,2024年计划将TO­PCon钝化接触电池­提效至26.2%~26.5%; 2025年计划将TO­PCon全钝化接触电­池效率做到26.8%~27.0%。

上述业内资深人士表示,现在能够商业化的,或者最接近商业化的应­该是钙钛矿叠层,纯钙钛矿虽然已经成功­做出来了,但是它的效率、成本方面,其实还是离商业化有很­长一段路。

“为什么大家要布局?因为第一,现在的资本对于这种前­沿技术还是比较欣赏的。第二,这种布局可能有利于下­一代,就是当钙钛矿叠层成熟­的时候,那些前沿的公司跟大厂­合作,或者是被大厂所并购也­有可能。”

上述业内人士认为,钙钛矿技术投入商用的­时间大概还有三到五年。

据光伏行业资深人士介­绍,目前,许多光伏大厂都在布局­钙钛矿技术,但从效率和成本来看,例如从设备成本上来看,钙钛矿1吉瓦的成本就­在3亿元以上,而N型TOPCon 1吉瓦的设备成本只要­1.5亿元,因此钙钛矿离商业化还­是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

 ?? ??

Newspapers in Chinese (Simplified)

Newspapers from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