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tional Business Daily

光伏业的进与退实地探­访

- 每经记者 张宝莲每经编辑 董兴生

当下,光伏行业激烈的“淘汰赛”正在进行。

2024年以来,多家光伏公司轮番出现­减产、停产与裁员,多个光伏项目延期投产­或终止投建,首当其冲的便是电池片­和组件项目。

从4月10日起,《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连续多日实探滁州­数家光伏电池及组件企­业。记者发现,由于订单量不足,部分企业并未出现较大­的用工需求,有的企业已经停止招工。一家光伏龙头企业的员­工表示,其所在公司最近在裁员、降级降薪。还有一位员工说,其已联系好一家在湖北­的公司,等发完年终奖就“跑路”。

3 月,海源复材(SZ002529,股价 6.27 元,市值 16.30 亿元)将滁州项目以3800­万元转让给浙江爱旭太­阳能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爱旭科技)。记者来到该项目所在地­发现,此项目处于封闭式施工­阶段,已经部分投产。该项目大门一侧有大量­招人的横幅。

行业用工需求冷热不均

用工需求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光伏企业开工情­况的“冷与热”。光伏组件往往是订单式­生产,用工需求量随订单波动。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实探滁州多家光伏­组件企业时了解到,组件操作工每日工作时­长可达12小时,工作强度大,流动性较大,通常由劳务公司派遣。

国家能源局发布的数据­显示, 2024 年1~2月,光伏新增装机规模为3­672万千瓦,同比增长80%。

虽然下游装机规模显著­增长,但是光伏龙头企业二季­度的招工意愿并没有预­想中强烈。

4月12日中午,东方日升(SZ300118,股价 13.31 元,市值151.74亿元)滁州基地正在进行一轮­劳务中介推荐过来的工­人面试。记者预约组件岗位面试­后按约定来到门口等待,随后被告知人员已满,招聘已结束。“前面来了20多个,估计要刷掉一半。”记者看到一些应聘者零­星走出企业,有应聘者表示,其进去只是填了一张表,连面试都没有“。感觉自己当了‘备胎’。”

在另一家光伏龙头企业,一些求职者前来面试,被告知需再等几天。有员工表示,公司最近在裁员,有些人被降级降薪。据一位员工透露,部分车间工人将在4月­中旬被迁至芜湖,目前厂区内有4个车间,已有2个车间停工。一位员工在交流时直言,其已联系好一家在湖北­的公司,等发完年终奖就“跑路”。记者以调研为由头向一­位员工询问组件及电池­项目开工情况,对方表示无法透露,自入职开始,每年度、季度、月度均有保密考试,管理非常严格,此前公司有员工因此受­到问责。“没有多少技术含量,被人知道后肯定会有所­改变。”

3月,海源复材将滁州项目以­3800万元转让给爱­旭科技。4月13日,记者在该项目所在地了­解到,虽然处于封闭式施工阶­段,但是已部分投产。在该项目门口,两台挖掘机正在平整土­地,大门一侧有一张横幅,上面写道:“爱旭滁州基地大规模开­招,需求1000人,月薪7000~9000元。”记者拨打那横幅上的电­话,对方告知,目前招聘还未开始,具体需要等通知。

在亿晶光电(SH600537,股价3.75 元,市值 44.85 亿元)滁州基地,记者询问求职机会时,一名保安表示,门口贴有招聘公告,但其随后查看时发现,该公告已被揭掉。

4月16日,记者以求职者身份向一­家劳务中介询问时,对方表示,亿晶光电只要女生,因为“有些精细的工序男生干­不了”,但现在已经招满了,后续要等通知。

用工需求冷热不均,是光伏组件和电池片厂­商面对产能过剩采取不­同行动的体现。

旭能股份产能有所好转

2023年,光伏行业补贴政策收紧,多地取消光伏发电上网­补贴,行业在大量扩产中迎来­了一波降温,组件中标价格甚至低于­成本线。随着一体化组件厂P型­电池自供率提升,N型组件降本提效后,进一步促进了P型电池­厂家减产。此外,行业供给高于需求,也导致组件价格出现失­衡。

从宏观数据来看,组件降价短期仍未得到­改善。中国海关更新的进出口­统计数据显示,2024年1~ 2月,光伏三大主材(硅片、电池、组件)出现了量增价跌的现象,出口总额为63.3亿美元(硅片数据按“直径>15.24cm的单晶硅切片”计),同比下降27.2%;出口21.3亿kg,同比增长40.1%。

记者发现,由于P型组件价格下跌,一些光伏企业尝试向下­游拓展电站业务,并通过自采组件带动库­存消化。

4月10日,在滁州市全椒县,记者以求职者身份跟随­劳务中介进入旭能股份­的组件车间。记者看到,车间内正在有序进行光­伏组件的生产。据官网介绍,旭能股份年产能为3G­W,2013年成立至今,累计出货超过10GW。

旭能股份一位夏姓行政­部门负责人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公司主要生产的是P型­组件, 2023年上半年都比­较平稳,基本处于不停产状态,从2023 年9月开始,产能利用率维持在70%~ 80%。从 2024年开始有所好­转,产能利用率约为90%,外销比例在50%左右。

“从价格和订单来看,我们暂时没有受到太大­影响。”记者从公司门口的招聘­信息看到,目前公司在招聘电站设­计、海外市场运营经理、电站开发等岗位人员。该负责人表示,公司拓展的EPC(工程总承包)业务主要还是面向滁州­的企业, 2024年目标装机量­为30~50兆瓦。

光伏硅料、硅片到组件、电池片价格下跌,带动了下游电站建设的­积极性,许多组件厂商积极拓展­电站EPC业务,为了消化组件库存、抵消降价损失。此前,英力股份也试图通过投­资电站业务,带动P型组件的内部消­化。

也有一些光伏企业选择­终止组件项目。3月,海源复材就终止了在滁­州的“对外投资15GW N型高效光伏电池及3­GW高效光伏组件项目”,该项目始于 2022年。公司董事长甘胜泉此前­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目前光伏市场 TOPCon 电池及组件产能过剩。爱旭科技接手该项目后,变更为滁州爱旭太阳能­科技有限公司“年产15GW N型高效光伏电池项目”,摒弃了3GW的组件项­目。一位自称公司员工的人­在现场向记者表示,该项目已经实现部分投­产。

亿晶光电常州产线关停

在电池环节,改造或关停P型PER­C产线已成为不争的事­实。

走访亿晶光电滁州基地­时,记者在现场通过业内人­士了解到,该基地导入的最新产线­来自捷佳伟创(SZ300724,股价58.28元,市值202.92 亿 元 )、先 导 智 能(SZ300450,股价 22.45 元,市值351.60亿元)等厂商,已经置入16条全新的­电池及组件生产线。该业内人士表示,亿晶光电接到5000­万片电池片订单,若10条产线全开,以每条产线日产能20­万片计算,需要连续生产近1个月­才能完工。

此外,记者获悉,亿晶光电常州基地的产­线因为老化而关停,设备要升级换代,常州基地的工人被迁至­滁州基地。据公告,亿晶光电在常州进行的­是5GW PERC 组件项目,该项目于2022年完­成建设,2023年上半年全面­达产。

不过,上述业内人士的说法未­得到亿晶光电证实。2024年4月15日,公司证券部通过邮件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目前公司常州、滁州基地生产经营正常,公司相关情况请以上市­公司公告为准。滁州基地为公司Top­Con电池生产线所在­地,公司从常州基地抽调部­分技术骨干支援新项目­建设。目前滁州基地排产良好,产能利率用高。”

1月,亿晶光电发布公告称,公司滁州项目进度有所­滞后,主要原因在于市场对大­尺寸、矩形电池片的需求增速­加快,公司原定设备需要作部­分改造,以匹配硅片尺寸的变化。为了节约设备改造成本,公司主动叫停设备厂商­发货。

2023年6月,亿晶光电称滁州一期项­目预计于2023年6­月中旬完成首条产线(500MW)安装调试工作,6月下旬实现首片电池­片下线。由于信息披露不准确,公司及时任董秘张婷被­出具警示函。

一边是裁员降薪减产,一边是新项目如火如荼­开工,光伏行业正经历“冰与火”的考验。在这背景之下,2024年的光伏行业­将在阶段性结构型产能­过剩中持续分化。正如业内流传的那句话——“光伏产能存在过剩,但先进产能永不过剩”,行业迎来新一轮洗牌,真正的赢家将由时间来­揭晓。

 ?? ?? 2024年的光伏行业­将在阶段性结构型产能­过剩中持续分化
2024年的光伏行业­将在阶段性结构型产能­过剩中持续分化

Newspapers in Chinese (Simplified)

Newspapers from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