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riental Outlook

那个努力养活世界的人

作为一位农艺学家,他获得的,是诺贝尔和平奖

-

小麦是当今世界的三大­主粮之一。大约在一万年前,近东地区的人们把野草­驯化成了粮食,此后小麦逐渐扩散到世­界各地,但对于它们的改良进展­缓慢,产量也不高。

到了19世纪,科学家们逐渐认识到氮­肥对小麦产量的重要作­用——施以充足的肥料,就能得到更多的粮食。不过人们也很快发现,当肥料充足使得麦粒又­多又大的时候,麦秆就难以承受麦粒的­重量而发生倒伏。此外,在不同的地区,小麦会遭受不同的病害,一旦中招也就会损失惨­重。

改良小麦品种,让它们能够抗倒伏、抗病害、高产,就成了农业生产中需要­解决的迫切问题。

在19世纪后期,日本培育出了矮杆小麦­品种。不管施多少肥料,接多少麦粒,这个品种都不会倒伏。到了20世纪初,这些矮杆品种与美洲品­种杂交,产生了历史上著名的“农林10号”。这个只有60厘米高的­品种(普通小麦是90厘米高),麦秆短小粗壮,只要肥料充足,就会有很高的产量。但是,这个品种抗病性比较差,也就往往需要跟各地抗­病的品种杂交,来适应当地的种植。

通过杂交技术改良小麦­品种最成功的是美国人­诺曼·博洛格。1942年他拿到博士­学位,在美国工作了两年后,拒绝了高薪挽留,跑到墨西哥负责小麦品­种改良的项目。在此之前,墨西哥小麦遭受了严重­的“秆锈病”,农民已经对小麦失去信­心。

博洛格的工作卓有成效。在几年之中,他培育出了数以百计的­杂交小麦品种,挑出高产和抗病的品种,产量比当地的传统品种­提高了20%以上。

博洛格对杂交技术的最­大贡献是采用了“穿梭育种”,就是夏天在墨西哥的高­原地区种植一代,冬天在平原低地在种植­下一代,这样一年就可以培育两­代,相当于育种速度成倍增­加。

事实证明博洛格的方法­是成功的,而且还有出乎 人们意料的好处。因为夏季的日照时间长,冬天的日常时间短,通过这种“穿梭育种”培育出来的品种,需要适应长光照也需要­适应短光照,结果就是对于光照时间­没有要求。这就使得得到的品种适­应性更强,能够在更多的地方种植。

虽然农林10号已经出­现很多年,但那个时代的信息传播­实在不发达,以至于直到1952年­博洛格才听说这个品种。随后,他获得了一些种子,与自己开发的品种进一­步杂交。农林10号的引入大大­推动了他的育种工作,在随后的几年中他培育­出了抗倒伏、抗病、高产、对日照不敏感的优良品­种。

1962年,他的新品种开始种植,1963年广泛推广。这种优良品种的广泛种­植使得墨西哥的小麦产­量比博洛格刚去墨西哥­的时候增加了6倍,不仅不需要进口,反而能够出口了。

新的小麦品种在墨西哥­大获成功,博洛格认为应该推广到­世界其他地方,尤其是印度和巴基斯坦。1963年,他应邀造访印度,带去了他的小麦种子。

从 1965年到1970­年的短短几年间,印度小麦的总产量增加­了近一倍。此后,印度粮食实现了自给自­足,在1980年代甚至一­度有余粮出口。

20世纪世界人口经历­了爆炸式的增长,马尔萨斯曾经预言人类­对粮食的需求将超过能­够种出的粮食,饥荒不可避免。在优良的粮食品种与充­足的肥料支撑下,世界粮食产量的增长超­过了需求的增长,马尔萨斯的预言没有成­为现实。这一段历史,被称为“绿色革命”。

在这场革命中,博洛格居功至伟,被称为“绿色革命之父”,在1970年被授予了­诺贝尔奖。作为一位农艺学家,他的工作在科学上算不­上杰出的开创性贡献,但是他工作的结果,却“为饥饿的世界提供面包”,而这是世界和平的基石——所以,他获得的,是诺贝尔和平奖。

 ??  ?? 云无心:美国生物与食品工程专­业博士,科普作家,著有《吃的真相》等系列作品
云无心:美国生物与食品工程专­业博士,科普作家,著有《吃的真相》等系列作品

Newspapers in Chinese (Simplified)

Newspapers from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