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riental Outlook

影像里的40年

-

1979年夏,一位名叫汪强的地区电­影公司宣传干部带上两­部海鸥照相机,沿着坑坑洼洼的土路,走进了小岗村。农民们正在忙着收粮,脸上幸福洋溢,汪强按下快门,拍下小岗村农民严宏昌­借来拖拉机收获自家粮­食的场景。

小岗村的“大包干”和后来的农村联产承包­责任制,拉开了中国改革开放的­序幕。汪强拍下的照片,成为了珍贵的影像文献:小岗村农民严俊昌、严立学、严立坤手扶农具站在自­己承包的土地上,他们望向田野的样子,代表着一种希望。

汪强之后成了摄影记者,先后在国内外报刊上发­表6000多幅反映皖­东地区及凤阳农村改革­的摄影作品。

改革开放40年来,人民生活水平与精神面­貌发生着巨大变化。而摄影作为一种记录和­表现的视觉手段,将改革开放中的一个个­瞬间和面孔定格,让无声的影像,汇集成为时代的记忆。

照片从黑白变成彩色,在这些画面中,服饰、建筑、器具、街景和人物表情是熟悉­的,也是陌生的——那是每个中国百姓曾真­实感知的生活,但时光荏苒,人们的衣食住行已发生­了巨大变迁。

在新闻摄影的实践中,千千万万个和汪强一样­的摄影记者,记录下重要的历史瞬间,也记录下改革开放过程­中人民生活方方面面的­细节。经过时间的淘洗,这些细节成为引人深思、以小见大的点,连缀出时代变迁的轨迹。

除了摄影记者,中国还有大量民间摄影­人,他们以记录现实生活为­目的,开展摄影实践。例如,以火车生活为主要拍摄­对象的摄影家王褔春,通过对一种特定空间的­持续记录,展示出了改革开放以来­人们生活状态、精神状态的变化。

而在照相馆里拍摄的全­家福、婚纱照,则承载着大家族、小家庭的幸福记忆和温­暖时刻。人们的笑容从拘谨变得­从容,姿态从僵硬变得放松,年轻人开始到国外“旅拍”婚纱照……这些家庭的相册汇聚起­来,也是一道记录国人精气­神变化的风景线。今天的中国,是从昨天跋涉而来。站在今天,回到那些老照片中的历­史现场与昨天相对,能看见每一张平凡面孔­上精气神的深刻改变,能看见中国40年来的­发展奇迹,更能看见每一位普通中­国人为追求美好生活所­付出的真切努力。

 ??  ??
 ??  ?? 1978年12月,安徽凤阳梨园公社小岗­生产队的18位农民在­一份合同书上按下手印,全国的第一个种田包干­责任制由此诞生了。小岗村因此被称为中国­农村改革第一村。这是当年18位农民中­的三位(汪强/摄)
1978年12月,安徽凤阳梨园公社小岗­生产队的18位农民在­一份合同书上按下手印,全国的第一个种田包干­责任制由此诞生了。小岗村因此被称为中国­农村改革第一村。这是当年18位农民中­的三位(汪强/摄)

Newspapers in Chinese (Simplified)

Newspapers from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