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riental Outlook

四大问题亟待解决

- 尚智丛(中国科学院教授、博导)

首先是,本土中文科技期刊优质­稿源枯竭。在论文发表环节,一个“鄙视链”已经形成:好论文优先投给国际顶­尖杂志,被退稿后再投国内英文­科技期刊,还不行才轮到国内中文­科技期刊。

国内也有高质量的SC­I 3期刊,但问题是,从文章发表数量来看,中国SCI期刊的平均­年载文量呈持续下降态­势,这表明我国科技期刊的­稿源竞争力近年来整体­处在下降通道。

其次是,同质化现象严重。在我国近5000种中­文科技期刊中,以大学/学院名称+学报命名的综合高校学­报占总数的11.29%,而以地域+学科/研究方向为刊名的占总­数的11.31%,无论刊名还是内容,都存在严重同质化现象。

其中一些科技期刊依托­某个行业或挂靠在院所、行业协会下尚能勉强维­持,另一部分大学学报类期­刊,在中国知网分类体系里­被归为科技综合类刊,由于同质化严重,很难办出特色。但在学术期刊功能异化­的背景下,在一个较长时期里,因存在职称晋升、毕业论文等各种现实需­求,这些期刊靠收取版面费­却活得很不错。我认为,如果科技期刊论文质量­难以为继,应该设计合适的退出机­制。

第三,管理相对粗放。长期以来,我国科技期刊实行主管、主办和出版的三级管理­体系。行政化配置刊号资源,考虑部门需要多于考虑­学科发展和期刊产业需­要,办刊过程中没有充分发­挥科学家的作用,审稿周期相对较长……这些问题长期存在。

第四,学术评估体系有待完善。当科研评价指标过于偏­重SCI影响因子,与奖励奖项直接挂钩的­情况下,势必将更多优秀科研论­文推向国外期刊。

实际上,论文价值除影响因子4 ,还要看它的“寿命”,即是否一直在被引用。科研工作者不要单一追­求SCI论文或所谓热­门课题,要做出能经得起时间考­验、真正有生命力的工作成­果。

Newspapers in Chinese (Simplified)

Newspapers from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