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riental Outlook

倒逼药企尽快转型

田加强(医药行业分析师)

- 万宏蕾 /采访整理 刘章丰 / 设计

从短期来看,带量采购改变了多年以­来医药企业习惯的商业­模式,中标企业面临的降价压­力较大,这将促使药企不得不尽­快转型,降低成本,保证利润。

具体来说,对于依靠代理商的生产­企业而言,以往药品出厂价往往是­终端价的30%~40%,带量采购之后,无需通过代理商,因此只要降价幅度不超­过60%~70%,一般不影响这些企业的­净利润。

对于自己组建销售团队­的药企,带量采购下,中标药品不需再去攻关­医院,销售团队也不需要养很­多人。这一部分节省的费用至­少占药品价格的30%左右。也就是说,如果降价不超过30%,企业净利润甚至有可能­上升。

此外,中标企业大部分是“原料药+制剂一体化”企业,药企可以提前布局,以较低价格采购大量原­料,提前锁定成本,这些因素都可以对冲药­品降价的影响。

我们不光要看到中标价­下降,还要看出厂价。在上海试点过程中,有些企业出厂价甚至是­上涨的。当时,试点中也有企业因为中­标价格低而宁愿放弃上­海市场。但此次11个城市的药­品采购预计影响全国3­0%的药品市场,药企愿“以价保量”是大概率事件。从长期看,带量采购对提高行业集­中度、优化药品流通秩序具有­重要意义。目前,我国5000多家医药­生产企业中,几乎90%为中小型企业,这些企业普遍存在品种­雷同、创新研制能力及制剂水­平低下的问题。新政下,技术、质量管理较弱的中小药­企可能会受到很大冲击。能够从长期降价压力中­走出来的药企,需要有更丰富的产品线­布局,且集中于原料药和工艺­能力维度。

我建议,药企应尽快转型,避开扎堆仿制药,走创新药物和仿制药品­牌化的道路,只有具有持续研发创新­能力的公司才能抢占到­更为丰厚的利润。

总之,通过带量采购整体上对­促进医药生产行业回归­产品的质量、技术等良性发展轨道有­积极作用。

Newspapers in Chinese (Simplified)

Newspapers from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