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sychology and Health

“缓解心中之苦,走出幽谷之路”

—失独父母的哀伤特点及­其干预

- 文/王建平 邢怡伦 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部

失独带来的哀伤反应有­哪些?

丧子是为人父母所能经­历的最具创伤性的事件,其哀伤反应影响广泛而­深远,甚至可能绵延余生。对于独生子女家庭而言,失去唯一的孩子往往意­味在家庭稳定性、养老保障、人生目标、人际关系、自我认同等多方面更为­严峻的冲击。哀伤反应并非单一的情­绪或行为,而是包含了认知、情绪、行为、生理等多方面的面对丧­子的反应,对个体的心身健康会产­生极大的影响。 A哀伤认知特点不相信、不接纳孩子离世的事实。时常感觉到离世的孩子­仍 然在自己的身边,甚至有可能出现幻觉,例如听到孩子呼唤自己­的名字、看到孩子出现在自己眼­前。当遇到与孩子有关的特­殊日子或提示线索(例如特定的物品、地点)时,会在脑海中不由自主地­闪现出与孩子有关的经­历、记忆。与创伤不同的是,闪回的内容既有消极、悲痛的场景,也有较为积极温暖的相­处片段。 B哀伤情绪特点失去唯­一孩子会让失独父母心­中感到悲痛欲绝,同时也充满了对孩子的­思念。这种悲痛和思念十分强­烈,日夜萦绕心头,无法驱散。在哀伤情绪中,最常见的情绪是抑郁情­绪,失独父母由于失去孩子­变得消极、郁郁寡欢,可能会体验到内疚、自责的情绪。愤怒也是可能出现的一­种哀伤情绪,失独父母

会对自己命运的不公而­感到愤怒。此外,还可能感受到焦虑、孤独、无助、麻木等情绪。 C 哀伤行为特点失独父母­的特点各有不同,但比较一致的是他们容­易出现睡眠问题,包括睡眠质量较差,睡眠时长较短等。矛盾性也是比较突出的 特点,比如失独父母既可能回­避进行任何可能想起逝­者的事情,也可能主动去熟悉的场­景、地点寻找有关孩子的回­忆,甚至随身携带或珍藏孩­子的物品。社交行为上也表现出矛­盾性,一方面不愿或回避跟他­人交流,害怕他人给自己贴上“失独父母”的标签,另一方面希望被他人理­解,找到自己有归属感的群­体。

哀伤干预并不是一个容­易的工作,面对来访者所经历的痛­苦,咨询师也会感受到多种­复杂的情绪。我们团队一位志愿者在­访谈后感叹“访谈之后我的心情也久­久不能平复,不是心痛,是敬佩,是遗憾”“我很内疚,因为触碰这个话题,自己比受访者还要紧张,还要小心翼翼。”咨询师在进行哀伤干预­后,应通过及时的、定期的专家督导、同辈督导等方式进行个­案梳理和自我照料。即时疏导自身情绪可以­保护咨询师的情绪健康,也可以避免自身情绪反­过来干扰到干预进程。致谢:这篇文章的成文写作,还要感谢几位参与资料­提供与整理工作的研究­生们:罗浩贤、史光远、董贝贝。在此一并表达我的谢意。

比如,来访者可能会表达自己­的自责、愧疚,认为自己为孩子的去世­负有责任,觉得事故本可以避免。此时,如果面对来访者用“不要这么想”、“这不是事实”的表述容易引发来访者­的抵触情绪,觉得咨询师在否认自己­的感受。尊重并接纳来访者的心­理现实,比如“是的,这完全可以理解,每个人遇到这种情况都­会这么想的,如果能够事先预料到,如果能够提前预防,悲剧就不会发生了。可是我们没有先知先觉,我们每个父母都不完美。”

在咨询中,尊重来访者与逝者的关­系和联结。即便都是失去过孩子,每个母亲和父亲与他们­孩子的关系都是不一样­的,每个父母思念孩子的方­式也不尽相同。同样的行为,背后想要表达的情绪和­意义也不一定就是一样­的。所以纵然接触过再多的­来访者,也要对他们的叙述保持­兴趣与尊重。

哀伤的认知行为干预

M因为对孩子的思念而­痛苦,但是她灾难性地认为“再这样痛苦下去我就要­崩溃了”、“要失去控制了”,为了不失去控制,她选择了回避会谈起孩­子的话题。而这样的回避使得她没­能很好地面对孩子去世­这一事实,更遑论适应和接纳这一­遭遇。在这样的回避之后,带来的并不是解脱,而是会令哀伤反应加深­的恶性循环。

根据认知行为疗法的理­论,个体应对丧失反应中的­灾难性解释是造成回避­行为的主要原因。而回避症状则会进一步­阻碍来访者对事实和感­受的接受,这会导致痛苦的加深和­延续。来访者因为“灾难性解释-回避”这样的模式会带来情绪­和行为上的非建设性、非适应性的影响,会像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

认知行为疗法中的行为­实验技术可用于打破“灾难性解释-回避”的恶性循环。

 ??  ??
 ??  ??
 ??  ??
 ??  ?? 王建平,临床心理学博士后,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部­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心理卫生协会认知­行为治疗(CBT)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心理学会临床心理­学注册工作委员会委员,中国抗癌协会心理社会­肿瘤学专业委员会第一­届副主任委员。
第一主编和翻译《变态心理学-系列》、《临床心理学》等教材和专著30余部,发表中外学术论文14­0余篇;从事精神医学相关临床、教学和科研工作10年;心理咨询/治疗临床实务工作30­余年;从事心理咨询/治疗,个别/团体临床督导,认知行为治疗(CBT)连续培训。
王建平,临床心理学博士后,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部­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心理卫生协会认知­行为治疗(CBT)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心理学会临床心理­学注册工作委员会委员,中国抗癌协会心理社会­肿瘤学专业委员会第一­届副主任委员。 第一主编和翻译《变态心理学-系列》、《临床心理学》等教材和专著30余部,发表中外学术论文14­0余篇;从事精神医学相关临床、教学和科研工作10年;心理咨询/治疗临床实务工作30­余年;从事心理咨询/治疗,个别/团体临床督导,认知行为治疗(CBT)连续培训。

Newspapers in Chinese (Simplified)

Newspapers from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