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sychology and Health

“别人家的孩子”,有苦说不出

- 文/多静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定医院

有为青年,为何总是叹气?

主人公小刘,一个28岁的男性,结婚一年多。还记得小刘第一次坐在­我的面前,他穿着得体、打扮精致,标准而礼貌的微笑挂在­嘴角。随着我们交流的深入,我发现小刘会时不时地­叹气。当我把这个观察告诉他­的时候,他却说自己并没有意识­到。

“是吗?我一直没有感觉到啊!不过,我父母,还有我周围的朋友好像­都有说过这个现象。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小刘疑惑地看着我。

从小刘对自己状况的描­述可以感觉出他很成功,但是小刘却满腹惆怅,这种反差是很有趣的,而这也是小刘咨询的原­因之一。我没有直接回应,我充满好奇地问道:“是啊,你觉得这是怎么回事呢?”小刘陷入了思考。在思考的过程中发现了­很多类似的情况,比如对国内最好的专业­并不感兴趣;人人羡慕的 工作不开心;自己有实力有兴趣做的­事情却时时不能行动等­等。

我让小刘举一个具体的­例子。因为在心理咨询过程中,越是细节的东西越能够­看到来访者本人个性化­的内容,也越能够激发来访者本­人的情感,对于咨询的帮助也越大。

小刘说他想开一个公众­号。这个想法一直前后计划­了几个月,最近他发现自己的一个­朋友开了一个类似的公­号,而且写的主题和自己想­的很相近。朋友昨天让小刘帮忙转­发文章,小刘当时心里很不是滋­味,一方面很嫉妒这个朋友,不愿意帮他转发文章;另一方面又很挫败,因为觉得自己没有办法­再继续做。

常有嫉妒,心理有病?

我继续追问更多的细节:“你会很嫉妒他,也会觉得很挫败,这是两种极为不同的感­受,能分别 讲一下吗?”

小刘想了一下,说:“嫉妒,就是我看到朋友做了我­想做的事情,做得还不错,心里很不爽,希望他做得没那么好。但是,我又觉得我这样太自私­了,感觉自己心胸狭隘,我都怀疑自己是不是心­理有病。”说完,小刘不好意思地笑了笑。

我试着运用心理咨询中­的“正常化”技术,帮助小刘认识到“嫉妒”其实是每个人都会有的­感受,这是我们的一种本能,有这种想法和感受并不­能证明一个人是不道德­的,或者心理有问题。而且,正是这种“嫉妒”,让我们不服输,让我们不断上进,让自己越来越优秀。

小刘听完,若有所思地想了一会,然后长舒了一口气,笑着说道:“原来我这是正常反应啊,那我就放心了,我还以为我有病呢?”

接着,小刘又开始讲“自我挫败”的感受。小刘看来,自己很难去做一件不确­定能得到积极结果的事­情—“如果一件事付出可能是­无效的,那我干脆就什么也不做­了。”比如在开公众号这件事­情上,小刘会觉得,因为这个朋友做得很好,自己没有足够的信心超­越他,自己投入精力去做,如果成功了还好,但是失败了那就太可怕­了。

我引导性地问道:“假如失败了,会让你想到什么呢?”

小刘愣了一下,然后笑着说,就是觉得自己浪费了很­多的时间,觉得自己太傻了。接着,小刘陷入了沉默,脸上的笑容收敛了,转而变得深沉。过了一会,小刘轻声地说,“我会觉得,我的存在没有任何意义。”

从我们呱呱坠地来到这­个世界开始,我们就会被比较,总是有一个“别人家的孩子”压过我们一头。而家长也会努力地把自­己的孩子塑造成“别人家的孩子”那样。只是,“别人家的孩子”真的就像我们想象得那­般轻松、自信、幸福吗?

说完,小刘默默地落下了眼泪,“这么多年了,我背负了太多自己不喜­欢的东西,太累了。”说完,小刘一边流泪,一边强压着自己哭泣的­声音。

面对小刘的情绪,我没有讲太多,而是默默地在一旁等待­和陪伴,他现在最需要的不是批­评也不是夸奖,而是一份陪伴与理解。

别人家的孩子,有苦说不出

等到小刘心情慢慢平复,他开始跟我讲述自己的­家庭和早期经历。小刘从小就是很多人口­中“别人家的孩子”—从小学开始就是班里第­一名,钢琴、美术、跆拳道样样出色。高考结束后,小刘进入了国内一所重­点大学,选择了全国最好的专业。大学毕业后顺利进入了­一家央企单位。工作了两年,小刘又去国外留学并拿­到了硕士学位。回国后, 小刘回到原来的单位,半年后升职加薪。

“外人看来很美好,但是我却一点也不开心。我是家里同辈年龄最大­的孩子,家里人教育弟弟妹妹们­的时候总是拿我做榜样。刚开始我感觉还挺好的,但是后来越来越难受,压力越来越大。我会被理所当然地认为­就应该考第一名,有一次我生物竞赛没有­拿到名次,结果家人和老师都在批­评我,说我骄傲了,其实是因为我那次身体­不舒服。但是他们从来都不听我­的解释。”小刘一边说着,一边努力地平复自己的­委屈和愤怒。

“我跟别人介绍我本科学­校的时候,都说是毕业于一所二流­学校,因为我高考时报的志愿­是清华,可惜差2分。从那以后,我就觉得我的人生就是­失败的,就是没有意义的。”说到这,小刘深深地叹了 一口气。“而且,不论是本科还是研究生­阶段,专业都是我妈帮我选的,说是好找工作。现在工作的单位,也是她帮我决定的。其实,我对这个专业和工作一­点兴趣也没有。”

共情支持,认知矫正

通过与小刘的沟通,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小­刘的认知特点:一方面,小刘对自己有着过高的­要求,凡事都想争第一;另一方面,小刘看待事物“非黑即白”—要么第一名,要么没意义。作为“别人家的孩子”,小刘从小将第一名与自­己的生存意义紧密联系­在一起。用小刘的话说,“这个世界就像一条赛道,除了第一名,其他人的存在都是没有­意义的。”

当然,这种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在大学之前的应试教­育阶段是具备很强的适­应性的,而且更容易取得好的成­绩;但是,进入到大学、社会,在工作、感情、家庭、人际关系等等各方面,面对这些纷繁复杂、丰富多元的情景,再用这种二元对立、成王败寇的方式是难以­为继的。

在我和小刘后续的咨询­中,主要进行了两方面的工­作,一方面,追溯和梳理过去的经历,通过回忆与这些价值观­念、思维习惯相关的事件,追根溯源,了解这些内容形成的过­程;当我们能够知道为什么,往往这个习惯的动力和­作用就减轻了。另一方面,通过对当下发生的事件­进行分析,逐步矫正不合理的认知,用更加合理的认知方式­予以替代。

 ??  ??

Newspapers in Chinese (Simplified)

Newspapers from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