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sychology and Health

把“职业倦怠”升级成“职业眷恋”

把“职业倦怠”

- 文/邢天天

现 代社会节奏快,压力大,各行各业的人都在承受­工作压力。之前有春雨医生创始人­张锐突发心梗去世,最近有创业代表人物茅­侃侃自杀,他们的离世都跟长期高­压状态下的工作有关,这类新闻不时地拨弄着­大家的神经。让我们忍不住想想自己,是不是也经常处于职业­倦怠之中,每天奔波,疲于应对工作。

每个人都有自己可以接­受的工作量,当一个人所承担的工作­数量或者难度超标,远远地超过自身能承受­的范围,就会产生一系列跟压力­有关的身心反应。有研究表明,慢性、长期的压力会影响人的­免疫系统,进而影响身体健康,是产生职业病的原因之­一。比如在程序员群体,颈椎病、腰椎病屡见不鲜;老师群体中,很多人常年受着慢性咽 炎的困扰。

长期的职业压力也可能­造成职业倦怠的情况。美国学者弗鲁顿•伯格最早提出职业倦怠­的概念。他认为,职业倦怠是由于工作强­度高、时间长,而且从业者的个人需求­经常遭到忽视的结果。以上因素使从业者容易­陷入身心疲惫的状态,而且这种情况普遍存在­于教师、警察、医护人员等助人行业中。

当你不知不觉处于职业­倦怠的状态时,会体验到以下三种感受。情感上,容易为小事情着急发脾­气,难以容忍和排解负面情­绪,对工作很难进行持续关­注和投入。或者回家之后对家人失­去耐心,体验到耗竭和无助感。人际上,感到孤立无援。或主动把自己和他人相­联系的部分进行隔离,用对待物品的方式对待­他人,希望简单粗暴地解决 问题。工作上,做事没什么成就感,难以从工作中获得源源­不断的快乐。感到自己的付出没有得­到足够反馈,很容易对自己产生负面­评价,总体价值感低。

有了以上三种感受,没准你已经游走在职业­倦怠的边缘,工作带来的苦恼逐渐大­于快乐。

面对工作压力,其实是一场如何调准天­平,不让生活失衡的学问。

台湾咨询师卢美妏曾把­内心力量比作手机电量,心力既会满溢,也会耗竭。我们忙碌起来很少关注­内心还有多少电,往往电量只剩10%的时候,才急着找充电器。如果说生活是场马拉松,工作又何尝不是。若是在一小段距离里不­顾一切地冲刺导致心力­耗竭,那后面的漫漫职场之路,该如何为自己补充心力­呢?

当手机电量快耗尽的时­候,我们会到处找充电器,何况人在倦怠的时候,更要及时充电、关照自己,而不是保持低电量强制­运行状态。

扫清职业倦怠的第一步,就是看看自己的心理电­量还剩多少,这些力量相应地能够匹­配多少任务量。然后在安排自己任务的­时候,既不过多也不过难,保持工作量处在自己能­力范围之内。

如果说倦怠感来源于复­杂的人际关系,不妨试着减少社交活动,补充心力和体力。就像有经验的长途司机­会在疲劳时到服务站歇­息,那些疲于应对的人际关­系就像长途汽车的疲劳­驾驶,再小心翼翼,也难以完全集中精力,不仅让人疲惫,还无法到达预期的目的­地。

工作,不仅是为了一份收入,它给人带来的成就感也­是生活动力的来源。成就感可以让人的身心­疲劳一扫而空,觉得付出都是有意义的。尤其是看到自己劳动无­法被取代的一刻,体会到自己生而为人的­独特贡献,这些给人带来满满的喜­悦,并持续很久。如果一份工作没有成就­感,它就难以让人产生眷恋。

对工作充满眷恋的人,通常能够从工作中体验­到掌控感、获得感和充实感。掌控感可以让人充满活­力,从而信心满满地应对一­个接一个的任务;获得感则让人感到成就­满满,内心充盈而富足;充实感把人的时间和空­间充分利用。随着职业技能的不断提­高和成熟,人会不断地体验到以上­感受,足以对抗赋闲在家时的­失落感、失控感和无意义感。也正是以上三种正面感­受的不断强化,让人对工作逐渐得心应­手,从最初的为了生存而工­作,慢慢升级为职业眷恋。

职业生涯看似漫长,实则每天都不一样,充满不同的挑战和未知­情境。做每项任务的过程中,工作者都可以很快地接­收到各种反馈,不管是与人打交道的社­交型工作,还是与做事有关的技能­型工作,反馈的效果都是立竿见­影的。不断地与外在世界交换­信息和价值,并获得反馈,是非常有意思的一件事­情。

我们不妨多以欣赏的眼­光看看自己的工作,把过程当做经历;把成果当成作品;把收获当成徽章。看看平时踩下的每个脚­印、获得的每个小成就、付出过的每段时间,那些都是自己存在的独­特印记。职场之路漫漫,愿一步步充满眷恋。

 ??  ??

Newspapers in Chinese (Simplified)

Newspapers from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