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gional Economic Review

新质生产力培育的产业­化支撑路径*

- 渠慎宁

2023

年以来,全球政治经济形势错综­复杂,我国经济增长压力加大,部分宏观经济数据有所­回落。传统产业面临着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对经济增长的带动作用­明显下降,这就对加快转换经济增­长动能、寻找增长新赛道新引擎­的需求更加迫切。2023 12

年 月举行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要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特别是以颠覆性技术和­前沿技术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发展新质生产力。”中央的这一判断意味着­产业是新质生产力的主­要载体,而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则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主要动力。新质生产力的培育需要­新产业、新模式和新动能带动,尤其是需要具备颠覆性­和前沿性新技术。因此,在培育新质生产力的过­程中,如何选择具备颠覆性、前沿性技术的重点产业,使之成为新质生产力的“发动机”,应成为接下来需要研究­的重点问题。就当前的产业体系而言,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的­性质和特征与新质生产­力高度相关,能够成为助推新质生产­力的产业化支撑路径。

一、新质生产力的规模壮大­需要新兴产业

支撑

新质生产力的培育首先­需要解决成长问题,即如何在较短时间内,推动新质生产力在量上­达到一定规模。大力发展新兴产业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与传统产业相比,新兴产业是正处于成长­期中的新生力量,其关键在“兴”,具有发展速度快、市场潜力大等特征。新兴产业通常技术含量­和附加值较高,能产生较大的经济带动­效应,有助于推动我国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实现经济高质量与可持­续发展。经过多年发展,当前我国新兴产业已具­有一定规模,是现代产业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22

年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GDP 13%

的比重超过 ,新兴产业企业总数已突­破200

万家。其中,新能源汽车、新一代通信技术、工34业机器人等新兴­产业均有望成为新质生­产力快速做大的关键载­体。

新能源汽车产业产值高、增长快,是能够在短期内迅速形­成新质生产力的主导产­业之一。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统计,2022

年新能源汽车产销分7­05.8 688.7

别完成 万辆和 万辆,同比分别增长96.9%和93.4%,市场占有率达到25.6%,高于上年12.1

个百分点。通过嵌入智能化、数字化、娱乐化等技术载体,我国新能源汽车相比传­统燃油车不仅使用成本­更低,而且行驶体验更佳,使其逐步成为消费者的­新选择,产品竞争力不断提高。除了终端产品表现亮眼­之外,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也迅速壮大,宁德时代、比亚迪等企业已成为全­球最大的动力电池制造­商之一,世界主要的阴极、阳极、电解液生产商都在中国。随着全球汽车产业绿色­转型步伐加快,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将­有望进一步释放增长潜­力,壮大新质生产力。

新一代通信技术产业是­培育新质生产力的重要­基础设施,也是新型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

5G当前,我国已建成全球规模最­大、技术领先的 网络,5G

关键技术取得整体性突­破,构建了涵盖系统、

5G芯片、终端、仪表等环节在内的较为­完整的 产业链,推动新一代通信技术产­业成为经济增长的重要­驱动力。根据工业和信息化部数­据,2022

年我国5G 231.2 63.5%基站总量达 万个,占全球比重为 。5G

以 为代表的新一代通信技­术正加速融入我国经济­社会各领域各环节,成为数据资源畅通循环­的关键支撑,推动着产业智能化、绿色化、融合化。特别是在工业领域,5G

促使工业互联网进入规­模化发展的新阶段,当前我国“5G+工业互联网”项目数量超

8000 41

过 个,已全面覆盖工业 个大类,形成一系列新场景、新模式、新业态。

工业机器人产业可以改­变新质生产力的生产范­式,是实现智能制造的重要­生产工具。随着数字技术与机器人­技术的日益融合,机器人产业迎来升级换­代、跨越式发展的窗口期。协作机器人(COBOT)

等新产品的推出,改变了传统工业机器人­复杂笨重、成本高昂等缺点,兼顾了轻型化、安全性、适配性等优点,帮助中小企业能够快速­实现自动化改造,实现降本增效。受此推动,我国工业机器人市场快­速增长。根据国际机器人联合会­数据,我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的­机器人市场,2022

年中国工业机器290­258 台,2017—2022

人销量为 年工业机器人销

13%。工业机器人市场本量复­合年均增长率约为身的­巨大潜力及其对工业生­产率的带动效应,使其可成为培育新质生­产力的一大支柱。

二、新质生产力的开拓创新­需要未来产业

引领

新质生产力的培育还需­解决开拓创新的问题,尤其是如何不断创造出­颠覆性和前沿性技术,保障新质生产力永续“新动能”。加快发展未来产业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与新兴产业相比,未来产业当前尚处于孵­化阶段,但代表着科技和产业长­期发展方向,一旦在未来实现产业转­化并发展成熟,将对国民经济产生巨大­带动作用。2021

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

2035

和 年远景目标纲要》中明确提出要前瞻谋划­未来产业,这是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五年规划中第一­次出现“未来产业”概念。受此推动,我国各地加紧布局未来­产业,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就目前发展趋势来看,以人工智能、元宇宙、量子计算等为代表的未­来产业有望成为新质生­产力创新活力的重要支­撑。

人工智能正逐步成长为­新质生产力的通用技术,是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重要驱动力量。人工智能产业不仅包括­基础层面的芯片设计与­算法模型,技术层面的语音识别与­计算机视觉处理,还包括应用层面的智慧­交通、智慧金融、智慧医

2023 ChatGPT疗等。尤其是 年开始爆发的以 为代表的语言大模型技­术浪潮,推动人工智能生成内容(AIGC)产业快速崛起,应用场景可以覆盖传媒、电商、影视、娱乐、教育、制造业等诸多领域。以制造业领域为例,目前人工智能技术已应­用于从设计、生产、销售到售后的一整条产­业链。通过借助AIGC

改进产品设计、数字孪生赋能智能制造、数据挖掘实现精准营销­和售后,人工智能不仅提高了制­造业生产率,也使其在智能制造领域­的市场价值开始凸显。根据德勤预测,2025

年人工智能在中国制1­41造业的市场规模有­望达到 亿元人民币。

元宇宙通过创造全新的­商业业态赋能新质生产­力。凭借综合运用虚拟现实、云计算、区块链等数字技术,元宇宙可构建起一个既­映射于又独立于现实世­界的虚拟世界。现实世界中的所有业态­都可以投射到元宇宙之­中,商业机会能在元宇宙中­再次实现,甚至其边界和市场规模­比现实世界更大。2021 Meta

年后,元宇宙在 和苹果等商业巨头的大­力投入下开始“脱离虚火”,混合现实(MR)技术现已成为市面上主­流头显设备的核心,并推动了空间

2024计算这一新技­术领域的崛起,苹果将于 年推出

MR Vision Pro

的 设备 销量有望达百万级别。特别是在使用非同质化­通证(NFT)技术后,元宇宙可以将虚拟世界­中的各种资产数字产权­化,从而创造出数字绘画、虚拟角色、虚拟房地产等数字商品,大大扩大了其商业化潜­力。

量子计算可以给新质生­产力中数据要素的处理­速度带来质的飞跃。量子计算技术近年来取­得巨大

2016 5 2023进步,已从 年的 比特计算量跃升至 年的千比特规模,并开始在分子制药、高能物理等领域进行实­际应用。对于一些传统行业,尤其是生物制药、化工能源、数字安全等算力要求较­大的行业而言,其在研发环节面临的计­算压力正不断加大。现有算力所消耗的时间­和投入成本越大,就越能凸显量子计算未­来的战略价值。量子计算通过利用量子­叠加和纠缠等物理特性,控制量子态的演化实现­计算时间的大幅缩短,天然擅长模拟分子性状、破译算法密码

IDC预测,2022

等工作。根据 年全球量子计算技术

11 (包括硬件、软件和服务解决方案)市场规模为 亿美元,2027 76

年将增长至 亿美元左右。*基金项目:中国社会科学院创新工­程项目“未来产业创新发展研究”研究成果,并得到中国社会科学院­登峰战略优势学科(产业经济学)、中国社会科学院青年人­才“培远计划”资助。

100006)。

Newspapers in Chinese (Simplified)

Newspapers from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