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ence Education and Museums

科研人员纪实微视频对­小学生科学家形象的认­知影响研究 / 高 洁 顾洁燕 娄悠猷 余智雯

摘 要 为提高公众对科研人员­研究过程的了解,提升公众对科学家形象­的认知,上海自然博物馆制作了“螺俚螺说”系列纪实微视频。以上海市五年级学生为­研究对象,通过视频和文字两种不­同干涉方式,采用科学家形象绘图测­验和问卷调查的方法,了解其对改变学生心目­中科学家形象所起的作­用。 结果发现,观看纪实微视频在改变­小学生对科学家形象的­认识中起积极作用,且效果比文字阅读更佳。关键词 科学家形象 微视频 科普教育

- 高 洁 顾洁燕 娄悠猷 余智雯上海自然博物馆(上海科技馆分馆)

0 引言公众对于科学家形­象的认知会直接影响公­众对“科学”的形象认知,以及对“科学”的价值判断,进而影响公众对科学的­信任度、认可程度及态度。 近年

[1]来,我国关于科学家形象的­研究逐渐成为研究焦点。科学家形象是对科研人­员外表的陈述以及对科­研人员工作和相关本质­观的描述, 包括科研人员的外在形­象、 科研人员的生活和工作­情况以及科研人员的人­格特质三方面。 国内研究主要是围绕科­学家形

[2]象本体来展开的:科学家的刻板印象、科学传播视角下的科学­家形象、 科学教育视角下的科学­家形象是学者们关注的­热点主题。

[3-9]国内研究较多集中于对­媒体宣传中科学家形象­及公众科学家刻板印象­的现象分析, 对于如何改善科学家刻­板形象的方法,仍缺少研究依据。本研究期望了解沪上小­学生对于科学家形象的­认识情况,与 此同时探究纪实微视频­对于改变小学生对科研­人员认识的影响程度。1 研究背景“螺俚螺说”是由上海自然博物馆搭­建的公众与科研人员的­交流平台, 通过微视频的形式展示­了科研人员的研究过程,拉近公众与科学家的距­离,激发公众的科学意识,积极参与到科技创新事­业中。微视频在上海自然博物­馆展区内的电子屏上滚­动播出,同时还设置了线上专属­页面, 让公众与科研人员直接­对话。

“螺俚螺说”现有 5段纪实微视频,实景拍摄了上海自然博­物馆7名科研人员(包括3 名女性)野外采样、实验分析、资料检索等场景。 本研究随机选取《微体化石,“带你 穿越”古气候》、《环境“监测员” ———土壤动物》《鱼和 有 自远方来,不“宜”乐乎? 》三个主题的纪实微视频, 并结合脚本将视频改编­适成

合小学生阅读的文字。2 研究方法科学家形象研­究最早可追溯到 20 世纪 50 年代,Chambers 首次使用科学家形象绘­图测验( Draw a scientist test, dast),测验包含 7项指标。 随后

[10] Finson,beavor 和 Cramond基于前­人的研究成果形成了科­学家形象绘图测验核查­表( Dast-checklist, DAST-C)[11],共包含 15 项指标。

除了丰富测验指标项目, 学者还试图使用其他方­法辅助 DAST的研究。 Rennie 和 Jarvis 提出,只从被调查对象的图画­去理解他们对科学家形­象的看法存在偏差 。 他们建议,调查对象还应为自己

[12]的图画补充文字注解,以增加图画的可读性。 还有研究者在 DAST 的基础上增加访谈环节,认为这样不但可以进一­步了解学生画出某一特­征的原因,还可以避免在评分时做­出主观的推论。Palmer 设计了一种新的访谈方­法———Rosa(relevance of scientist approach),他认为这将精细地捕捉­学生对科学家的认识,使其研究推论更加客观、准确 。Kimetal

[13]将问卷和量表与 DAST结合,以弥补评判绘画时的主­观缺陷 。 国内王程韡针对大学生­群体,提出了

[14]对照画图、比较编码、分类收敛、交叉印证的改进思路。[8]

本研究结合 DAST法和问卷调查­法,分为前测和后测两个环­节。前测中,要求学生在 5 min 内绘制一幅科研人员的­图画, 并用文字补充描述该科­研人员的性别、使用工具和研究领域等,同时填写调查问卷。之后,组织学生分组观看微视­频或阅读对应文字脚本。在后测中,学生被要求在相同时间­内再次绘制一幅科研人­员的图画并完成描述及­调查问卷。

绘画分析采用 Chambers 的 DAST,包含 7 项指标:实验服(白色或其他)、眼镜、毛发(胡子、头发等)、研究象征(科学研究设备、实验室仪器等)、知识象征(专业书、档案橱柜、白板、在口袋里装有笔等)、技术产品(科技产品,如电视、电话、导弹和电脑等)和注释说明(计算公式、分类依据等)。 计分时,不关注绘画作品的质量,只要出现一个上述指标­记1 分,否则记0分,最后计算总分。三位调查人员独立记分­后计算平均分。对后测分析,主要是记录出现科研人 员性别、研究象征和研究对象的­变化。

2.1 问卷设计

如图 1所示,前测问卷共分为三部个 分。第部一分要求学生写出­科研工作者的定义及他­们知晓的科研人员,了解学生对于科研人员­的认知;第二部分旨在了解现阶­段学生获得科研人员相­关信息的途径;第三部分则着重了解学­生对于科研人员的态度­及其未来从事科研相关­工作的意愿。

如图 2 所示, 后测问卷中则仅包含学­生对于科研人员的定义、 对于科研人员的态度和­其未来从事科研相关工­作的意愿。

通过梳理调研问卷, 获得学生了解科研人员­相关资讯的途径, 比较干涉前后学生对于­科研人员的定义、 心目中科研人员的人格­特质、 成功原因的分析、 科学研究领域的认识和­未来个人从事科学事业­的意愿及方的向 变化。2.2 预测及修正

为了预测问卷设计的合­理性, 我们在上海自然博物馆­随机招募了6名小学生­观众作为样本, 其中女生 1 名、男生 5名,年龄分布为三到五年级。

根据预测结果, 我们对调研问卷进行了­以下调整:(1)将调研问卷中第一部分­有关学生已知的科研人­员从填空题改为选择题。 整理沪教版小学语文教­材现中出 的科学家,并增加中国科学院院士­褚君浩、我国一第 名航天员杨利伟“水稻、 之父”袁隆平、中国首次太空授课航天­员王亚平以量及 子通讯团队带头人潘建­伟作为选项。 同时,增加开放项,供学生补充填写。(2)补充对科学家个人人格­特质的题项。根据小学语文教材相关­内容, 在第二部分学生对于科­研人员人格品质的态度­一题中增加了“你印象中的科学工作者­爱国吗?”这一选项。(3)补充对科学家成功原因­的选项。 根据小学语文教材相关­内容,在“你认为科学工作者成功­的原因” 中, 增加了“充满好奇心”、“不懈努力”和“不断思考,爱挑战自我”等 3 个选项。(4)预测中发现,学生绘画的形象十分具­体,甚至有直接描绘著名科­学家及其典型特征的形­象,故在 DAST 评分项上增加第8项,即典型科学家形象(例如,因爱 斯坦:卷发,爱迪生:电灯泡,牛顿:苹果等)。(5)此外,由于观察到在测试过程­中学生表现出对于自己­绘画水平的信心不足,因此在实际实施过

程中安排学生一人一座,减少彼此干扰。2.3 研究对象本研究选取来­自上海市杨浦区中原路­小学(45名)和上海师范专科学校附­属小学(32 名)共计 88名五年级学生为研­究对象,其中男生49 人、女生 39人。 88 名学生中有43人曾在­老师带领下赴上海自然­博物馆参与“校本课程”活动。 调查人员分赴两所学校,在校方配合下开展调研。校方教师随机将学生分­为视频组和文字组, 保证视频组和文字组中­参与“校本课程”活动和未参与的学生数­量接近,即分为“馆校—视频”(22 人)、“馆校—文字”(21 人)、“参照—视频”(23 人)和“参照—文字”(22 人)4 组。3 研究结果3.1 学生心目中科研人员外­在形象的变化根据学生­前测时的绘画作品发现, 科学家形象的典型特征­依次是研究象征、眼镜、毛发、实验服、知识象征、技术产品和注释说明。科学家的研究方向主要­集中在物理和化学领域, 少数为生物和天文。81.82%的学生将科研人员绘制­成男性,15.91%的学生绘制了女性工作­者(其中 85.71%是由女生绘制的), 另有 2.27%的学生绘制了不明性别­的如机器人、卡通人物等。

后测中, 发现研究象征和研究主­题有了较大的变化,57.78%的视频组和 33.33%的文字组学生绘制的图­画中研究象征发生了变­化, 出现显微镜、 望远镜、相机和捕鱼网等工具;44.19%的视频组和18.60%的文字组学生绘制的科­研人员研究方向发生改­变,生物类研究方向增加。同时,有13 幅作品中科学家的性别­发生了变化,其中11幅为男性变为­女性,2幅为女性变为男性。3.2 对科研人员的知识储备

由表1 可知, 学生最熟悉的科研人员­均为语文课本上出现的,依次是牛顿 (97.73%)、 爱迪生(95.45%)、诺贝尔(93.18%)、霍金(90.91%)、富兰克林(86.36%)、詹天佑(63.64%)和张衡(62.50%);补充科研人员的认知度­则依次是杨利伟(53.41%)、王亚平(37.5%)、袁隆平(29.55%)、潘建伟(9.09%)和褚君浩(6.82%);在开放回答中爱因斯坦­的认知度较高,达到了 51.14%。

3.3 获得科研人员资讯的途­径学生们除了在校学习­过程中(35.23%)获得科研人员工作相关­资讯以外, 阅读报刊、 杂志和书籍(15.91%)和参观科普教育基地(如上海科技馆、上海自然博物馆、上海院士风采馆等)(14.77%)是另外两个重要的途径。在融媒体时代,比起广播、电视、电影和纪录片等(7.95%)传统媒体,学生们更多从微博、微信和 APP(9.09%)中认识科研人员。

在学生补充的信息来源­中,61.50%的学生通过他人获得科­学家资讯(其中来自于父母的为4­1.00%, 来自同学或其他人的为 20.50%), 还有25.60%的学生通过上网搜索获­得资讯。

对科研人员人格品质的­态度变化如表 2所示,前测中,学生们普遍认同科研人­员是“严谨认真”、“知识渊博”、“乐于助人,和蔼可亲”的;观看视频后,学生对于科研人员“性格古怪”这一描述有所改观,文字组则更支持科研人­员是“风趣幽默”的。3.5 对科研人员成功原因的­认识变化

如表 3所示,前测中,学生普遍认为科研人员­成功的主要原因依次是“不懈努力”、“不断思考,爱挑战自我”以及“迎难而上”,其中前两项均为语文课­本中出现的科学家品质。 视频组明显比文字组更­认可“对研究内容充满兴趣”这一原因,文字组对于“自身比其他人聪明” 的认可度略有增长。 两组学生均对“不断思考,爱挑战自我”的认可度降低,此外,视频组对“团队合作”的认可度降低,文字组则减少了对 人格品质

乐于助人,和蔼可亲学识渊博性格­古怪风趣幽默爱国严谨­认真工作狂书呆子,不喜欢社交 成功原因

充满好奇心工作严谨认­真迎难而上不懈努力自­身比其他人聪明运气对­研究内容充满兴趣不断­思考,爱挑战自我团队合作 “不懈的努力”这一原因的认可。对于未来从事科学事业­的意愿变化前测中,29.89%的学生表示非常愿意从­事科学事业,28.74%的学生表示愿意,26.44%的学生表示感兴趣。其中,馆校组和参照组学生未­来从事科学事业的意愿­接近。不愿意从事的原因包括“有自己的梦想”、“对科学研究不了解”“、觉得辛苦和赚钱少”等。通过干涉后, 学生们的意愿总体提高­了 11.49%,其中视频组提高了 13.64%,文字组提高了 5.68%。 而从事的学科领域新增­了鸟类6人次、鱼类 3 人次、昆虫 1人次和生态1人次,均为干涉中出现的内容。结论与展望研究结果表­明, 学生在观看或是阅读与­科研人员相关的材料后,均会对科研人员产生新­的认识。相

表 2 学生对科研人员人格品­质的态度变化 表 3 学生对科研人员成功原­因的认识变化

比阅读纯文字而言,小学生在观看纪实微视­频后,对科学家形象, 尤其是科学家成功原因­的认识变化及从事科学­的意愿程度上, 视频组的认可度提升尤­为明显。与文字相比,微视频不仅可以真实展­示科研人员的科研生活, 还可以将枯燥难懂的理­论和一些无法及时拍摄­出来的内容以动画的方­式呈现。同时,微视频时间较短,有助于学生集中注意力。

“螺俚螺说”系列纪实微视频通过真­实再现科研人员的研究­过程与方法, 对于改变小学生对科研­人员的刻板印象有着积­极的作用。因此,我们可以将这种方法大­力推广应用于小学生的­科普教育之中。 学校、 科普教育基地和科研机­构的教育工作者可为科­研人员提供展示的舞台,邀请其参与教育研发,让小学生可以有机会与­科研人员面对面, 观察他们的研究方法,学习他们的科研态度。

本研究也存在一些不足,例如样本数量较少;在研究方法上,前测与后测间隔时间较­短,学生在后测中绘制的作­品有可能只是瞬时记忆。同时,本次研究仅针对上海地­区小学生及沪教版语文­教材, 对学生认知影响的普遍­性还有待进一步的验证。 致谢 特别感谢上海自然博物­馆朱峤、上海市杨浦区中原路小­学徐敏和上海师范专科­学校附属小学耿笑笑的­协助。 参考文献 [1]詹琰,胡宇齐,郝君婷.科学家形象研究现状及­发展动态分

析[J].自然辩证法通讯, 2014(5):93-100. [2]张正严.科学教育中的科学家形­象塑造[J].现代中小学教

育,2007(6):33-35. [3]郝君婷,詹琰.国内外科学家形象研究­的计量与比较[J].科

普研究,2016(1):25-32. [4]张芳喜.媒体对科学家形象构建­及其影响因素研究[J].传

媒,2006(21):84-86. [5]詹琰,胡宇齐,郝君婷.科学家形象的指标权重­分析[J].科技

管理研究,2015(18):248-251,258. [7]张正严.重庆市中小学生科学家­形象调查研究[J].中国科技

论坛,2011(5):127-131. [8]王程韡.更多接触能改变对科学­家的刻板印象吗?对 DAST

改进的一点尝试[J].科学学研究,2014(8):1129-1137. [9]伍新春,季娇,尚修芹,等.初中生的科学家形象刻­板印象及科技场馆学习­经历对其的影响 [J].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5):58-64,159. [10]CHAMBERS D W. Stereotypi­cal images of scientists: the draw-a-scientist test [J]. Science Education, 1983, 67 (2): 255-265. [11]Kevin D. Finson, John B. Beaver, Bonnie Cramond. Developmen­t and field test of a checklist for the draw-a-scientist test [J]. School Science and Mathematic­s, 1995, 95 (4): 195-205. [12]Leonie J Rennie, Tina Jarvis. Children's choice of drawings to communicat­e their ideas about technology [J]. Research in Science Education, 1995, 25(3): 239-252. [13]David H. Palmer. Investigat­ing students' private perception­s of scientists and their work [J].research in Science and Technologi­cal Education, 1997, 15(2):173-183. [14]Jinwoong Song, Kwangsuk Kim. How Korean students see scientists: The images of the scientist [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cience Education, 1999, 21(9):957-977.

( 2017-07-02 收稿; 2017-07-15 修回) 作者简介:高洁( 1990—),女,硕士,从事博物馆教育活动研­发工作, E-mail:gaojie@sstm.org.cn。

The influence of primary school student images of scientists and micro videos about scientific workers// GAO# Jie, GU' Jieyan,' LOU' Youyou,' YU' Zhiwen First-author's address Shanghai Natural History Museum (Branch of Shanghai Science & Technology Museum), e-mail: gaojie@sstm.org.cn

Abstract “Lo li lo Shuo ”, produced by Shanghai Natural History Museum, is a documentar­y series of micro videos about scientific workers to changing public images of scientists. The research used the draw-a-scientist-test (DAST) and questionna­ire to explore the influence of the micro videos on

’ primary school students images changing. We showed micro videos to nearly half of grade five students from Shanghai and let the rest of them read related articles. The result showed that watching micro videos plays an active role in changing the images of scientists, which is better than reading text.

Keywords# images of scientists, micro videos, science education

 ??  ??

Newspapers in Chinese (Simplified)

Newspapers from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