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ence Education and Museums

基于参观者视角的科技­馆展项设计评价———以上海科技馆“地震历险”展项为例 /韩育蕾

———以上海科技馆“地震历险”展项为例

-

—研究论文— doi:10.16703/j.cnki.31-2111/n.2018.05.006韩育蕾.基于参观者视角的科技­馆展项设计评价———以上海科技馆“地震历险”展项为320-325. 科学教育与博物馆,2018( 5):

研究地球历史的‘天书’”;(4)“煤矿石油分布“”寻找优质煤”“海上采油”“陆上采油”“地震波探油模拟器”;(5)“张衡地动仪“”观察震波“”地震历险“”建筑与抗震”;(6)“火山景观“”火山剧场”;(7)“浅海生物标本“”绚丽多姿的浅海珊瑚礁“”浅海景观“”月亮与潮汐”;(8)“奇特的喀斯特地貌”;(9)“俯视上海“”上海变迁”。

如表 1所示,根据调查结果可知“,地壳探秘”展区中最受欢迎的五个­展项分别是“地震历险“”火山景观”“磁悬浮地球仪”“时光隧道”“张衡地动仪”。“地震历险“”张衡地动仪” 两个展项为演示项目,其中“地震历险”展项为半小时一场,“张衡地动仪”展项为每小时一场,故观众参与度相对较低。下面就以“地震历险”展项为例,了解观众对于科技馆展­项的参观需求及满意程­度。 排名 1 2 3 4 5

(3)从事科学推理关注于科­学探究与科学推理的技­能, 这两者是密切关联的, 并且通常与概念性知识­一起被同时考察。非正式环境为学习者提­供机会参与真实性探究,这种探究没有覆盖特定­内容的压力, 在工作人员的协助下学­习者可针对科学现象进­行自主探索和发现。

通过参与“地震历险”展项,只有极少数的观众(3.3%)能联想到预测地震的“张衡地动仪”,并大致说出它的工作原­理。你知道张衡地动仪的工­作原理吗?观众A:任何一方如有地震发生,该方向龙口所含龙珠即­落入蟾蜍口中, 由此便可测出发生地震­的方向。

观众B:力学上的惯性原理,可判明地震方向,并控制相应机关。观众 C:好像与地震波有关?观众 D:知道,但说不上来。观众 E:有争议,听说是伪科学。观众 F:不知道。(4)认同科学事业认同科学­事业是指人们如何感受­和认识他们自己在相关­科学活动中的行事权, 这一变化通常反映在生­活中学习者与他人的行­为中。 当人们反省过去发生的­事时, 能够回溯性地体验到一­种主观意志或者归属感,这种感受与当前活动相­关联,并通过想象投射到未来。 因此, 身份认同将影响科学参­与和学习,引导学习者对科学实践­的逐渐深入。

大多数观众都对“地震历险”展项比较认可,并表示会与他人分享。 3.3

综上所述“,地震历险” 展项对观众有一定的吸­引力,并有助于观众掌握相关­的知识,但是还存在一些缺陷:(1)成人观众与儿童观众对­该展现的看法不同, 成人观众比较感兴趣, 而儿童观众则不太感兴­趣,因此不适宜作为亲子活­动;(2)虽说是一个很好的科学­体验,可对于所学知识的引申,并没有起到启发的作用。问题与建议通过调查,我们不难发现,设计师的初期设想与实­际运行存在着一定的差­异。从观众反馈来看,上海科技馆“地震历险”展项可以说是一件较为­成功的作品。但这个最受欢迎的展项,却不是参与度最高的那­个,确实令人感到惋惜。 究其原因,这是过高的人气所导致­的, 对此我们不得不采取发­放预约 的措施来人控制 流量。鱼与熊掌不可兼得,如何才能让科学传播的­效益最大化呢?笔者认为:场馆运行可按情况分为­淡季和旺季。对于热门展项的管理,应据此稍作调整,实现“淡季做深、旺季做广”。 [1]胡学增.地壳探秘[M].上海:上海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04. [2]菲利普·贝尔,布鲁斯·列文斯坦,安德鲁·绍斯,等.非正式环境下的科学学­习:人、场所与活动[M].赵健,王茹,译.北京:科学普及出版社,2014. [3]郁红萍.从地震模拟平台的研制­应用———谈科技馆普科 展

项发研 应重视的若干问题[J].科协论坛,2011( 8):41-42. [4]周文婷.让科普互动更多面———厦门科技馆“抗震集结号”

项目[J].中国科技教育,2014(2):52-53. [5]王莉,显清,王恒.科学技术博物馆展品教­育作用的评估[J].

中国博物馆,1989(4):45-48. [6]郑念,廖红.科技馆常设展览科普效­果评估初探科[J]. 普研

究, 2007(1):43-46,65. ( 2018-09-02 收稿,2018- 10-25 修回)

冒泡排序算法的原理

1.1

数组 R的数据总数为 n, 将 R1…… Rn垂直排列,其中 Ri 为数组的第 i 个元素。 将数组中的数据视重为 量不同的气泡,根据“轻者在上,重者在下”的原则,从下往上互相比较,凡是违反原则的轻气泡,就使其向上“漂浮”,如此反复进行。1.2

如图 1所示,比较数组的第一个数R­1 与第二个数 R2,若为逆序,即 R1>R2,则交换;比较数组的第二个数 R2与第三个数R3,若为逆序则继续交换;依次类推,直至 Rn- 1 与 Rn完成比较为止。 第一次冒泡排序结束后,最大的数被放置在最后­一位。对前 n-1 个数进行第二次冒泡排­序, 使第二大的数被安置在­此时的最后一位。重复上述过程,共经过 n-1 次冒泡排序后整, 个排序流程结束。演示装置的硬件组成如­图 2 所示, 冒泡排序算法演示装置­包括展台模块、机械臂模块、移动平台模块和电。脑 2018, 4(5) Science Education and Museums

一致,并且极大加快了之后的­运算速度。(2)图像二值化处理图像二­值化处理是指通过选取­适当的阈值,使得图像上的点非黑即­白。 当图像的灰度值大于或­等于阈值时,该像素的灰度值用 255 表示,即为白色;当图像的灰度值小于阈­值时, 该像素的灰度值用0表­示, 即为黑色。 图像的二值化减小了图­像的数据量,有利于进一步分析处理,而且使得图像的轮廓更­加清晰。(3)图像增强处理图像增强­处理是指采用一系列技­术去改善图像的视觉效­果。根据不同的应用场合,我们对图像进行针对性­处理,突出那些需要的图像特­征,同时抑制不感兴趣的图­像特征。3.2

光电检测具有电路设计­简单、 检测信息速度快和成本­相对低廉的优点。 冒泡排序算法演示装置­根据光电检测的原理, 利用红外循迹传感器进­行检测标记及定位。 红外循迹传感器根据红­外线在不同颜色的物体­表面反射强度的不同, 在机器人底座的行驶过­程中向地面不断发射红­外线, 当经过白色区域时红外­线发生反射, 反射光被装在底座上的­接收管接收;当经过黑色区域时红外­线被吸收,底座上的接收管接收不­到红外线。演示装置的算法实现当­演示开始时, 摄像头先采集待排序物­块的图像,再经过电脑处理,将待排序物块的顺序信­息输送给控制器, 控制器控制装置移动以­及调换待排序物块。当装置移动到第一个标­记处时,若两个待排序物块需要­调换位置, 则升降平台下降至与待­排序物块同一高度处,机械爪抓取物块,升降平台上升, T 型 作者简介:王浩璇( 1998—),男,研究方向为测控技术与­仪器, E-mail: 634917708@qq.com。 修回)

doi:10.16703/j.cnki.31-2111/n.2018.05.008韦永琼.竺可桢物候教育诗学初­探[ J].科学教育与博物馆, 2018(5):331-335. 科学文化与

等的研究。 同时此前对竺可桢的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仅止于其担任浙江大学­校长期间的所作所为,从未真正理解其致力于­生物气候学教育的意义­与价值。2 竺可桢物候教育诗学的­跨学科特性及其立足本­土的方法论意识2.1 《物候学》在文献选取分析与观测­数据统计相对勘上的跨­学科性

竺可桢是我国物候学的­创始人, 早在 20 世纪20年代就开始了­相关研究。他在晚年与宛敏渭合著­了《物候学》,全书分为七章:“什么是物候学”“中国古代的物候知识“”世界各国物候学的发展“”物候学的定律”“预告农时的方法“”一年中生物物候推移的­原动力”“我国发展物候学的展望”。

《物候学》一书对于古代典籍中物­候诗词记录的使用,所遵循的是一个严格的­时间顺序。 从最早的《诗经》开始,接着是春秋战国时期的《管子》《左传》《吕氏春秋》,两汉时期的《礼记正义》《夏小正》《淮南子》《逸周书》,南北朝时期的《魏书》,唐宋时期李白、杜甫、苏轼、陆游等大文豪的诗词,乃至明清时期杨慎的《丹铅录》、王逵的《蠡海集》、焦宏的《焦氏笔乘》、顾炎武的《日知录》,等等。 除此,《物候学》一书还对我国古代农书­中的物候内容进行了初­步的梳理。 从北魏贾思勰的《齐民要术》,到西汉 胜之的《 胜之书》,东汉崔实的《四民月令》,再到元代鲁明善的《农桑衣食撮要》、孟祺等的《农桑辑要》、王祯的《农书》,明代徐光启的《农政全书》,等等。

就物候学而言, 竺可桢对我国古代节气­与物候知识的演变源流­有着独到的见解。 我国节气与物候的渊源­非常古老,可追溯至先秦时期。据竺可桢的考证, 二十四节气是根据天文­和战国时代所观测的黄­河流域的气候而定下来­的。二十四节气的名称,如雨水、惊蛰、清明、谷雨、小满、芒种等都是与物候有关­的。 在春秋时代,物候只限于一年中二至(冬至、夏至)、二分(春分、秋分)和立春、立夏、立秋、立冬八个节气。 所以《左传》有“凡分、至、启、闭必书云物”等语。到了《礼记·月令》和《淮南子·时则训》里,已按二十节四 气分载物候了。

[1]143-144

竺可桢博览群书,从经史子集以及方志、日记、游记中搜集有关我国物­候的记载, 研究历史时期的气候变­迁,以 82岁的高龄完成了《中国近五千年来气候变­迁的初步研究》 一文。 这篇论文先写成英

[2]文,后又写成中文,从查资料、计算、画图、写稿到抄稿全由他一人­之手完成。这种勤劳治学的精神,值得后人学习。综上所述,竺可桢的物候学是古代­诗词歌赋与地理气候学­的结合, 或可称之为独成一家的­古典生物气候学。2.2 中国古典文学与西方现­代科学相结合的示范性­特征

物候学在国际上已发展­成为生态系统研究中的­一门学科。 论及“生物物候的内在因素和­外在

[1]71因素”,《物候学》一书中写道:古代诗人从原始的、自发的唯物主义歌唱生­物物候是由内在因素所­控制的,所以杜甫《腊日》诗:“腊日常年暖尚遥,今年腊日全冻 消。侵陵雪色还萱草,漏泄春光有柳条。 ”苏轼《惠崇春江晓景》诗:“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萎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柳条能漏泄春光,鸭能先知江水暖,这便表明物候推移是有­内在因素起了作用。 唐宋诗人之所以能有如­此直觉的感性认识, 也是由于他们审察事物­之周密而勤快。 陆游晚年在浙江绍兴家­乡,夙兴夜寐,几乎无时无刻不留心物­候。 在《枕上作》诗里: “卧听百舌语帘栊,已是新春不是冬……”又在《夜归》诗里:“今年寒到江乡早,未及中秋见雁飞。 八十老翁顽似铁,三更风雨采菱归。 ”可见诗人之所以能体会­动植物物候推移的本质,绝不是偶然的。

[1] 92 “不是偶然”就包含着某种必然,而这种必然又是什么呢? 那就是以诗词歌赋的方­式记录下古人对于大自­然的认识,对于植物、动物随气候变化而发生­变化的认识, 从而再到对人自身所产­生影响的认识。 这无疑就是竺可桢所要­追求的中国古今物候教­育诗学。

俗话说道“:蒲柳之质,望秋先陨。 ”意思虽比是喻薄弱的东­西容易摧折,但却说明了一个真理,即许多树木像水杨类,当寒冷天气未到以前,就已萧萧落叶了。植物之所以“未雨绸缪”,是因为它既们 不能走动,而内部又无调节温度的­机制,所以就必须早做准备。一般阔叶树在夏末秋初­的时候,初叶的叶端便不

(2)面向国际的民族文化自­觉意识竺可桢从中国古­籍里寻找古人是如何观­测物候变化的,以此结合现代气象学、地理学、天文学等新兴自然科学­的研究方法与结论而作­出了中国物候学研究的­范式。 这不仅是话语方式的全­新表达,而且凸显了华夏民族的­优秀品质。 这一研究方法与德国哲­学家马丁·海德格尔的治学方法有­着某种程度上的不谋而­合。 马丁·海德格尔一生居住在乡­间,他的存在论哲学也具有­浓厚的乡土气息,对描述家乡自然风光的­德语诗歌进行了存在论­式的解读,得出了人依自然而居的­本体存在论。 反观竺可桢, 每天亲自撰写日记, 坚持物候观测数十年。 这种由科学家主动运用­古代典籍中的诗词物候­描写, 从而揭示出我国古代自­然哲学所具有的特定形­式的做法, 可以说在世界科学史上­是举世无双的创举。

正所谓“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竺可桢基于科学家个体­的生长之地而去追求人­类智慧的真理,饱含了一种历史传承的­意识, 这种治学与研究的方法­是可取的。 它指引着我们治教育思­想乃至教育哲学的学者, 也应到古今中外的经典­著作里去梳理相关教育­论述。唯有如此,中国的教育学理论研究­在知识的可靠性上才是­有所保障的。 而它与指向现实教育问­题的实证研究亦不相矛­盾, 至于最终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则是水到渠成的结果。 面向 21 世纪新时代的教育,我们要取过前人的接力­棒,将这种具有民族气息、乡土气息的现代化、国际化教育模式传承与­发扬下去。3 从自然哲学到自然存在­论: 竺可桢的物候教育诗学

对人之存在本身的追问­促使竺可桢去分析中国­古代诗词中的物候变化, 揭示了其所内蕴的自然­哲学属性。 人与自然既是对立的又­是统一的, 自然即人,人即自然。 人是自然物候中的人,但同时也是

[4]物候变化的观察者、反思者。竺可桢的物候诗学实际­上探究了人与自然之间­的本质关系问题, 即自然存在论。人与自然的关系,不是直接经由“自然—人”或“人—自然”的方式获知,在此关系中必须要有一­个中介:动物和植物。也就是说动植物与自然­的关系是 直接的,气候变化在动植物身上­能够直接体现出来,但人对自然的感知并不­如动植物那么敏感而强­烈。因此,比起动物植物而言,人与自然的距离较远。 这是本文将竺可桢所开­辟出来的物候诗学向前­推进的地方所在。

从竺可桢身上,我们可以看到一个富有­诗意的科学家如何将他­的文学功底展现于生物­气象学研究中。 而这又有着什么样的教­育本质呢? 这是本文的研究重点也­是难点所在。虽然竺可桢本人并不擅­长于作诗,但他能够灵活运用古诗­词,对之进行物候学衍生。这种对古诗词中物候诗­句的评论又是带有教育­性质的,一是农业播种教育,二是关于生物随气候变­化所改变的科学知识教­育,三是人类物候学方面的­新兴学科教育。这三种可统称为物候教­育诗学。结语首先,气候变化是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关于气候变化的教育不­仅能开阔青年学生的眼­界, 提高其环境素养, 更有于助 提高其研判能力及应对­复杂事物的能力。 这实际上是一个观察动­植物随气候变

[5]化给人带来的教育思考­的永恒主题。

其次,物候学的英文“phenology”,来自希腊语“phaino”(显现)和“logos”(学习)。 它是对周期性生物现象­的科学研究,如与气候状况相关的植­物开花、动物迁移。可以说,物候学在某种程度上与­现象学有着“同声相应,同气相求”的内在亲缘性。通过竺可桢的物候诗学­研究, 我们能够知道我国自先­秦以来的大陆文明是如­何在诗词歌赋中得以体­现的, 这种人文与自然的本体­性融合透露出的是完全­不同于西方诉诸宗教神­学的中国存在论。

最后,本文以竺可桢的物候学­探究为根基,融合中国古诗词研究与­生态环境研究,是气象学、文学与教育学三门学科­就此主题上形成的交叉­研究。 初步建构了竺可桢物候­教育诗学的框架结构及­其脉络,以期寻获一种居于人文­暨科学文本解读的路径,从而找到我国古代自然­哲学观究竟是如何体现­于物候诗词中的,并将之条分缕析地总结­归纳,最终用以指导当前生文­态 明建设的教育实践。

 ??  ??

Newspapers in Chinese (Simplified)

Newspapers from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