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ence Education and Museums

“拒病毒宅在家”引发的生活科普教学实­践思考

周建中

-

摘 要 本文基于生活科普教学­理念,即观生活中的现象、用生活中的材料、探生活中的科学、在实验室之外也能进行­科学实践,从而普及科学方法和思­想,围绕生活科普教学的六­种形式:生活实验教学、科学对话教学、科学游记教学、自然笔记教学、科学情景剧教学、科学童话教学,阐述了如何改变传统的­教学形式、引导孩子在真实的情景­中学知识、增学识、长见识,逐步发展学习能力、探究能力,培养科学素养。

关键词 生活科普 教学实践 反思

0 引言

中国福利会少年宫

一场新冠病毒引发的疫­情, 严重干扰着人们的生活­秩序,也严重影响着学校的教­学秩序。为响应教育部印发《关于中小学延期开学期­间“停课不停学”有关工作安排的通知》的总体精神,各教育学院、中小学、大学、甚至社会教育培训机构­都行动了起来,一场盛况空前的全民网­上教学在华夏大地展开,困扰多年的空中教学、网上教学、慕课等在线教育难以普­及推广之窘境,似乎一夜之间得到了解­决。有如春风又绿江南岸,宅在家的教育显示了勃­勃生机。且不论教育效果到底如­何,是否为学生喜欢接受,毕竟是特殊时期的应对­之举,毕竟学生的学业为大,也不失为一种弥补的办­法。

按照国家“五育”育人的要求,学校的课程设置中包括­了德智体美劳的相关学­科, 同样线上空中课堂的学­科组成也应达到这一要­求。在学校,教学的主体是学生、教师;在空中课堂,教学主体是学生、线上教师、线下家长(这一主体对于小学生尤­为重要)。空中课堂的实施, 无形之中将家长培养与­造就成教学管理者。 如果家长能以此身份配­合学校管理及学生学习,在不久的将来疫情结束­后,便会成为学生生活中的“教师”。

当然,作为科学教师,尤其是校外科学教师,首先考虑的是如何基于­本学科知识,引导孩子在生活中学习­科学,引导家长在生活中陪伴­孩子实践科学。这次疫情期间所开创的“停课不停学”模式,加深了笔者这方面的思­考。 多年来笔者一直提倡的­生活科普,是不是在这个特殊时期­更能显现出它的魅力呢?笔者观察近期线上各种­关于科学教育活动,如“开学啦! 精选 150+生活科普素材助力科学­线上教育&线下活动”“宅在家玩科学带娃跟主­播做实验”“和孩子一起动手试试! 200个在家就能做的­亲子小实验” “拒病毒宅在家,生活科普带娃做实验”,这些活动主题都折射出­了生活科普“观生活中的现象、用生活中的材料、 探生活中的科学, 在实验室之外也能做实­验,从而普及科学的方法和­思想” [1]的理念,同时也实践了《义务教育小学科学课程­标准》倡导的“不要把学生束缚在教室、实验室这些狭小的空间­里,不要把上下课铃声当作­教学的起点和终点;教室、实验室是科学学习的重­要场所,教室、实验室外还有更广阔的­科学学习天地”[2]。 因此,在这些实践基础上,有必

- 203

要重新审视基于生活进­行科学教育的形式、方法、手段, 为愿意实践生活科普教­学的教师或家长提供借­鉴。以下,从生活科普教学的六种­形式(生活实验、科学对话、科学游记、自然笔记、科学童话、科学情景剧)一一进行解读。

1

1.1

生活科普教学的实践与­反思

基于生活科普教学的生­活实验教学实践与反思­生活实验, 顾名思义就是在生活中­能进行的实验或用生活­中材料进行的实验。 它区别于在学校专用实­验室内、有老师指导,一般按照科学教材涉及­主题进行的实验教学。生活实验是在生活环境­之中,依据学生感兴趣的科学­主题进行,可以在家庭的院子、车库、厨房、阳台,也可以在学校实验室之­外的其他场所。 使用的实验材料是生活­中易得的、无毒的,不需要专人看管专柜存­放的, 如孩子们司空见惯的油­盐酱醋、水、种子、蔬菜、鱼、虾、瓶子、气球、吸管……生活实验与实验室实验­的具体区别可通过表1,一目了然。

孩子们最容易接触的是­生活中的材料, 在家里他们可以看到厨­房间存放的瓶瓶罐罐、 各种种子,看到家长用各种调料烹­制的美食;在超市里可以看到各种­蔬菜、鱼类、贝壳类;在自然界中可以看到日­落日出、雨雪冰霜、花开花谢、果熟果落,感受到风吹冷暖……这些孩子们直接接触的­材料和现象,是他们印象最深刻的、 最好奇的、 最有兴趣去探究的。 生活实验指导的主力是­科学学科教师、校外科学教师、甚至是家长。 作为指导者们指导孩子­的实验时,既要结合自己的知识水­平,又要结合孩子的年龄特­点、接受水平以及环境条件,做好设计,这样才能在每次的生活­实验中,让孩子获得实验的满足

表 1

感和成就感。 如表 1所示,为了便于让教师和家长­汲取素材实践,笔者根据《义务教育小学科学课程­标准》的四个领域:物质科学、生命科学、地球与宇宙科学和技术­与工程领域, 将发布在微信公众号(带着孩子学科学 Explore-lifescienc­e)上的生活实验进行分类。

1.2 基于生活科普教学的科­学对话教学实践与反思

前苏联文学理论家、批评家米哈伊尔·巴赫金认为“生活就其本质说是对话”,与对话相反的是独语。对话既是目的又是方式,它强调对话参与者的投­入,没有使对话参与者产生­变化的交谈不能称之为­对话。 他的这一观点将我们习­以为常的两个人之间或­两个人以上的谈话,赋予了更深的内涵。 也就是说,对话应能达到投入、有质量、有目的三个要求。

何为有质量有内涵的对­话? 这里有个典型的例子。战国时期思想家列子创­作的一篇散文《两小儿辩日》,原文为:

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问其故。 一儿曰“: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 ”一儿曰“:我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 ”一儿曰“: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一儿曰:“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孔子不能决也。 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3]

两个孩子的对话,看上去是生活中的普通­对话,实则有深意有内涵,一点都不普通。他们的对话至少能反应­出这样的品质,即善于发现、猜想、举证、争论,一起寻找答案。而这样的品质就是我们­现在一直追寻倡导的科­学探究的品质。可以想象,两个孩子在争论这一问­题时,因为有了足够的观察、有了相应的证据,肯定是全神贯注、异常投入、充满激情的,各自

生活实验与实验室实验­的区别

表 2

生活实验案例的主题分­类

表 3

普通对话、课内问答与科学对话之­间的异同

表 7

科学游记案例的主题分­类

Newspapers in Chinese (Simplified)

Newspapers from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