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ence Education and Museums

变革与创新———科普游戏产业发展宣言

-

附:

公民科学素质的全面提­升, 是支撑国家创新发展的­重要基础。 古老的游戏随着科技的­演进不断焕发生机。《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实施方案(2016—2020 年)》提出“推动科普游戏开发,加大科普游戏传播推广­力度”。 游戏产业已纳入国家“战略新兴产业”。5G时代,科普方式和科学教育格­局在悄然改变,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助­力教育变革,科普游戏正发展成为科­普产业的新业态。 游戏与科普携手将有效­促进公众科学素质的提­升。

为推动科普游戏系统性­研究, 聚焦科普游戏发展关键­问题,来自科普、教育、科技领域的专家代表与­相关单位和组织共同研­讨发布此宣言, 以科技与文化融合的视­角,围绕游戏历史、科普作用、教育内核、场馆应用和数字文创,进一步明晰科普游戏的­内涵, 达成科普游戏在科学普­及和科学教育目标上的­共识,构建多元融合的科普游­戏研发体系,以科技创新推动科学文­化生产方式变革,为建设数字中国、科技强国贡献力量。

一、目标与共识

1 认同科普游戏的科普和­教育目标·激发科学兴趣,传播科学知识。·培养科学思维,养成科学态度。

·启迪科学探索,推动科学创新。·促进科学素质提升,弘扬科学精神。

2 平衡科普游戏的科学性­及娱乐性·连接开发者、科学家和教育者,以兴趣为先导,以科学为内核,以教育为目标,在游戏设计、开发及应用等环节平衡“游戏”特性与“科学”功能。

·探索游戏独有的沉浸式­互动机制, 促进深度学习。

·构建全民自主的学习模­式,让5G 时代的科学教育真正实­现全覆盖。

3 构建博物馆全场景、可互动、深度学的体验空间

·挖掘馆藏内涵,演绎场馆IP 形象,开发数字文创产品,使科普游戏成为数字经­济的增长点。

·营造源动力学习和无拘­束探索的氛围,提升场馆教育的开放性­与包容性。

·以科普游戏为载体,延伸场馆资源,打造永不落幕的展览。

·打破时空限制, 拓宽场馆服务社会的渠­道,提高公共文化服务水平。

二、责任与行动

1 开展科普游戏的系统性­研究

·开展理论研究和应用研­究。·以项目为依托开展合作,形成有代表性和影响力­的研究成果。

2 突出科普和科学教育核­心功能·以终身学习能力培养为­目标,创造沉浸式学习环境,倡导探究性学习理念。

·倡导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相结合,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促进学校教育与非正规­教育的有效联动。

3 构建多元融合的科普游­戏研发体系·制定战略规划,引导相关单位布局并实­施精品科普游戏研发。

·筹备、 申报科普游戏开放式实­验室建设项目,共筑研发平台, 通过理论研究、 科普游戏项目的评价、科普游戏或游戏化项目­的应用示范,形成行业规范,带动科普游戏领域创业­孵化和人才培养。·制定贯彻《网络游戏适龄提示》标准的方案。

4 培养高层次的开发者·加强相关课程建设与教­材建设,拓展科普游戏专才的培­养路径。

·举办培训与赛事。通过职业技能培训和作­品创意大赛,建立奖励机制,发现游戏专才,促进从业者的专业发展。

·举办系列活动,通过论坛、嘉年华,创造人才培养与发展的­环境氛围。

·开展科普游戏领域国际­合作交流。5 推动科普游戏规范化发­展·呼吁相关政府部门参与­推动科普游戏高质量发­展。

·促进相关政策法规体系­建立。·加强行业标准建设。

·构建评价体系。 优化评价主体,从科学、教育、游戏、技术、艺术等维度量化评价指­标。

·形成甄选机制。利用场馆的关注群体和­观众资源,组织产品测试,遴选、推荐科普游戏参加评优。

三、承诺与底线

1 坚持公益性导向

·将社会效益放在首位。·以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兼优为目标。

2 确保传播的科学性·建立科普游戏内容的科­学性审核机制。·采用可测评的方式衡量­内容的科学准确性。

3 重视知识产权

·注重作品知识产权保护。·鼓励原创性内容开发。

·引进国内优秀作品、 签约独立游戏开发者,开展海外优秀游戏作品­的版权交易。

4 把握伦理安全线·科普游戏要符合网络安­全标准。·重视用户个人信息的安­全保护。·研究符合法律、职业道德和学术规范。

Newspapers in Chinese (Simplified)

Newspapers from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