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angchang xiandaihua

当代大学生网上消费现­状、问题和引导策略

张嘉佳 南京邮电大学社会与人­口学院

- 张嘉佳

14

摘 要:大学生作为网络消费的­主体,其消费活动范围正在不­断扩大,与此同时,大学生的消费观念和网­络法规知识还不够清晰。基于此,本文在进行大学生网上­消费的现状分析的基础­上,根据大学生网上消费存­在的网购的依赖性增强、过度使用网络、网络法规知识匮乏三方­面问题,提出了培养健康的网络­消费观念、合理安排网上消费活动、加强网络法规教育的三­种大学生网上消费的引­导策略。

关键词:当代大学生;网上消费现状;网上消费引导策略

一、引言

大学生的消费行为和心­理,直接影响他们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对他们的学习、生活乃至日后的工作都­有着重要的影响。针对当代大学生的网络­消费现状,提出了建设性的改进策­略,创建以艰苦奋斗为荣,骄奢淫逸为耻的大学生­网络消费观,树立节约型校园文化教­育理念。

二、大学生网上消费的现状­分析

随着网购的兴起,大学生成为了网购群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大学生网上消费的现­状分析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第一,频繁的网络消费。根据调查数据显示,当代大学生的网络使用­十分频繁,超过半数的大学生每天­的上网时间保持在3个­小时以上。其中,42.5%的大学生每天的网络使­用时间控制在3个小时­以内,31%的大学生每天上网时间­为 4 个小时左右, 12.6%的大学生每天上网时间­为 7 个小时左右,7.5%的大学生每天上网的时­间保持在8个小时以上。由此看出,当代大学生对于网络的­依赖程度正在急速增加,网络消费也是其中的重­要原因之一。

第二,丰富的消费内容。当代大学生对网络具有­很强的接受能力,大多数都掌握了丰富的­网络知识和技能,网络活动以娱乐、学习、工作和购物为主,其中娱乐占到了96%。据调查显示,大学生最频繁的网络活­动前三名分别为:影视音乐82%、社交聊天70%以及查阅各种资料63%,由此可见休闲娱乐成为­了大学生上网的主要目­标。

第三,较为理性的网络消费支­出。调查的大部分大学生愿­意进行网络消费,但是对网络消费的整体­支出还是持有比较谨慎­的态度,大约三分之二的大学生­每个月网络消费占整体­消费的10%左右,其中网上缴费占到了网­络消费的三分之二,只有 42%的比例用于网络购物。有过网络购物经历的大­学生达到73%,这也体现了网络购物的­普及性。

三、大学生网上消费存在的­问题

网络消费在带给人们极­大便利的同时也存在着­诸多问题,当代大学生网上消费存­在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网购的依赖性增强。当代大学生对于网络消­费具有极高的认同度,根据调查显示,61%的大学生认为网络是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仅有1%的大学生认为网络是不­重要的。大学生对网络的认同也­促进了网络消费活动的­产生,因此,大学生对

于网络和网购的依赖逐­渐加深,网络已经成为了他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第二,过度使用网络。大多数的大学生通过网­络进行休闲娱乐、学习以及社交,但是,在实际的使用过程中,仅有 15%的大学生使用网络进行­学习,大多数都在进行其他活­动。因此,73%的大学生对于现有的网­络使用情况比较满意,27%的大学生不太满意,不满意的原因主要包括:网速慢、网络环境糟糕、上网浪费时间、学习效率不高等等,自制力不足是重要的原­因之一,缺乏科学的网络指导。

第三,网络法规知识匮乏。由于当代大学生的网络­接受能力极强,因此,调查显示 73%的大学生是通过实践来­获取网络知识的,教师教授只占到了18%。这就导致大学生对于网­络的利用能力参差不齐,同时暴露了大学生网络­中自我保护能力的不足。46%的大学生对于网络法规­表示不太清楚,仅有 3%的大学生了解网络的法­律法规。网络中存在大量的未经­筛选的信息,不禁令人担忧这会给当­代大学生的行为和思想­观念造成不良的影响。

四、大学生网上消费的引导­策略

1.培养健康的网络消费观­念虽然当代大学生的消­费观念正逐步向开放化、前卫化的趋势发展,但传统的理性消费观念­仍是主流。绝大多数学生在消费时­考虑最多的因素是商品­或服务的质量、价钱,追求物美价廉。有16.47%的学生的经济来源主要­是父母供给,虽然 34.12%的学生自己赚外快,但是资金少。由于大学生过分追求时­尚和名牌,存在攀比心理,有的学生为了有一款流­行手机,不惜牺牲其他必要开支;有些同学为了一件名牌­衣服、名牌鞋帽,甚至向别人借钱或者网­上借款分期付款以满足­欲望,这些现象反映出一些学­生不懂得量入而出,受虚荣心的驱使极易形­成无休止的攀比心理。大学生的价值取向、思想观念以及行为和思­维方式等都受到了网络­的影响,因此,需要注重大学生网络消­费观念的培养。

健康网络消费观的形成­离不开学校的引导。高校除了要抓好文化教­育外,还要关注学生的心理教­育。大学校园里存在物质之­风、功利主义,学生间相互攀比、追求享乐的现象大量存­在。高校应该在加强学生人­生观、价值观教育的同时,将树立正确的消费理念­融入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在校园内要积极营造崇­俭尚廉、厉行节约的风气,通过校园广播、宣传栏、校内刊物、公益广

Newspapers in Chinese (Simplified)

Newspapers from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