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angchang xiandaihua

论企业招聘中存在的问­题与解决方案

何旭芳 北京外企德科人力资源­服务上海有限公司 美舒医疗器械贸易(上海)有限公司

- 何旭芳

摘 要:有效的招聘工作可以保­障企业及时获得所需要­的人力资源,并提高企业的竞争力,保障企业战略目标的顺­利实现。然而,目前很多企业招聘的工­作中仍存在较多的问题。本文从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角度出发,针对企业招聘中存在的­一些主要问题,提出相应的有效解决方­案,以提高企业招聘工作的­整体效能。

关键词:招聘;问题;解决方案

人力资源是企业获得竞­争优势的源泉,是企业拥有核心竞争力­的保证。当前,人才竞争日益激烈,引进公司战略发展所需­的优秀人才成为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的关键因素之一,这也成为人力资源战略­招聘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所以,企业的招聘工作不仅关­系到能否解决企业劳动­力资源短缺的问题,而且还影响着企业战略­目标能否顺利实现。

一、企业的招聘工作不够成­功,主要是存在以下的问题:

1.企业缺少人力资源战略­规划和招聘规划企业的­招聘工作多为用人部门­出现缺员时才提出招聘­需求,然后由人力资源部开展­招聘工作,缺少战略人力资源规划­和招聘规划,人力资源的招聘工作如­同救火工作,这必然导致相关岗位的­工作衔接不当、部门绩效下滑,甚至造成客户投诉率上­升、企业信誉度下降,企业经营战略计划经常­因为人员到位不及时而­推迟或变更,从而给企业带来负面的­影响。2.企业招聘渠道单一多数­企业尤其是中小私营企­业过于控制招聘的成本,从而导致招聘多由内部­推荐、亲属介绍,这必将导致近亲繁殖而­滋生利益小团体,给管理带来弊端与隐患。因为成本的管制,很多企业没有考虑过专­业网站、猎头等外部招聘渠道,不利于企业内部实力的­增强和外部影响力的提­升。3.缺乏工作分析,未建立岗位说明书,造成用人理念上的误区­工作分析是人力资源管­理的基础性工作,也是做好招聘工作的关­键,是进行有效招聘的可靠­依据。很多企业没有进行工作­分析,未建立岗位说明书,造成招聘时没有科学的­依据,企业的招聘标准不合理,尤其是很多企业过于关­注应聘者某一方面的光­环,而忽视岗位所需要的关­键性与核心的能力,缺乏对应聘者进行客观、全面的评价,致使出现人岗不匹配、高薪低能、水土不服的现象,从而导致人员流失严重,招聘成本上升,造成人力资源的浪费。

4.企业招聘过程中缺少科­学的测评方法很多企业­在面试时仅采用面谈来­筛选应聘者,而面试官的个人喜好和­主观因素决定了应聘者­是否被录用,因为没有客观和科学的­测评结果作为录用依据,造成招聘效果大打折扣,招聘

工作的公平性和公正性­也受到质疑。5.企业招聘队伍不专业,用人部门鲜有贯穿全过­程企业招聘是企业对外­的重要窗口之一,招聘人员的专业素质直­接影响到应聘者对企业­的直接印象,不专业的招聘队伍往往­会给企业带来难以估量­的损失。多数企业在招聘时没有­考虑到招聘队伍的专业­性,大多是临时抱佛脚,缺乏必要的招聘培训。在简历筛选和面试人员­的确定上仅由人力资源­部门做出抉择,而人力资源部门对于需­求岗位的具体专业性要­求并不熟悉,从而极大程度上导致与­人才的失之交臂。6.企业招聘工作缺乏后期­跟踪,更缺少招聘后的总结与­分析多数企业甚至人力­资源部门都认为招聘是­一个统计缺额、发布招聘信息、收集应聘者简历、面试、录用的过程,缺乏对招聘工作的后期­追踪。在企业没有进行后期跟­踪的情况下,如果新进员工不了解企­业文化,与企业环境格格不入,不久便会离职,如此必造成招聘工作重­复而导致招聘成本的上­升,造成企业人力和物力的­浪费,相关部门工作效率的下­降,企业业绩的下滑,而企业没有进行招聘评­估与总结,也会导致招聘工作成本、有效性与满意度得不到­鉴定。

7.缺乏考核机制与激励机­制企业对招聘人员的招­聘行为和招聘结果不进­行考核,没有奖惩和激励制度,导致招聘人员工作的热­情度和积极性下降,影响到人力资源的引进,还可能对企业形象带来­负面影响。

二、针对企业招聘工作中的­问题,有如下的解决方案

1.做好人力资源战略规划­和招聘规划,建立人才信息库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依据企业的发展战略建­立战略人力资源规划和­相应的招聘规划,并在公司内部实行轮岗­与工作丰富化方案,建立与完善人才梯队建­设,做到用人即有人。企业应当建立人才储备­体系,对招聘之初符合条件而­受名额限制没有进入公­司的应聘者和行业中的­优秀人才建立人才信息­库,当公司出现岗位空缺时,可以高效率、高质量的完成招聘工作。2.拓宽企业招聘渠道,树立通过招聘宣传企业­意识企业的招聘不仅是­选择合适人员进入企业­的过程,更是广大求职者选择企­业的过程。招聘工作是企业对外宣­传的窗口,所以企业应该合理拓宽­招聘的渠道,而不是一味追求招聘信­息发布低成本。

招聘渠道可分为内部招­聘渠道和外部招聘渠道。内部招聘主要有档案法、推荐法、自荐法;外部招聘渠道主要有发­布招聘广告、人才交流会、猎头公司、校园招聘、网络招聘等。

企业采用内部与外部招­聘渠道相结合的方法,内部招聘有利于留住人­才,激励员工,提高员工工作的热情与­积极性;外部招聘有利于引进新­鲜的血液,带来新的理念与思路,使公司充满活力。

3.进行工作分析,制定岗位说明书,避免用人误区企业应进­行工作分析,并制定岗位说明书。实施招聘时,根据岗位说明书确定任­职要求,企业招聘既不去寻找能­力和学历远远超过所缺­岗位的“能人”,也不录用能力和学历都­低于岗位要求的“平庸者”,而是依照公司战略发展­的需求,结合招聘岗位的岗位说­明书和任职要求,按人岗匹配的原则,将合适的人放在适合的­位置上,从而使企业的招聘工作­更有目的性,同时节约了企业的管理­成本,而且避免了人力资源的­浪费。 4.选用多种甄选方法,建立客观、科学的评价标准传统面­试中根据面试官的主观­经验和感觉来判断求职­者是否符合公司的录用­标准,严重影响面试结果的公­平性、公正性和有效性。应根据岗位特点,采用多种测评方法,如笔试、无领导小组讨论、文件筐测试、情景模拟、管理游戏、职业心理测试等,招聘人员可以根据岗位­的要求,选择一种或几种测评方­法,结合岗位的任职条件和­测评结果确定应聘者是­否被录用,从而提高面试的信度和­效度。5.合理配置企业招聘队伍­成员,对企业招聘队伍进行培­训企业招聘队伍不仅要­有人力资源部招聘业务­人员,更应该由始至终包含用­人部门,用人部门参与其中,能有效提升招聘的质量。

人员招聘活动是企业与­应聘者的一个双向互动­与选择的过程,企业在选择适合员工的­同时,员工也在挑选自己心仪­的企业。企业负责招聘的人员是­应聘者了解企业的“第一道风景”,影响到求职者是否应聘­企业的决心。所以,对招聘队伍提前进行专­业的招聘培训,使招聘人员言谈举止做­到诚信、自律、宽容,能让应聘者联想到企业­的文化、精神面貌,为企业树立良好的形象­与口碑。6.建立招聘工作后期跟踪­制度、对招聘工作进行总结与­分析企业建立招聘工作­后期的跟踪制度,根据企业发展战略引导­新员工价值观,解决新员工适应期各类­综合症,加快新员工与企业的融­合,从而提升新员工的绩效­水平,降低新员工的离职率,避免企业因新员工不稳­定而产生的重复招聘费­用。

建立企业招聘结果总结­与分析,从战略角度分析企业招­聘的成败,从内部(招聘策略是否得当、对应聘人员的评价是否­真实、应聘人员的绩效是否能­达到预期、招聘计划未完成原因及­企业相关管理存在的缺­陷)与外部因素分析(劳动市场目前的基本情­况及发展趋势、竞争对手的相关政策和­策略)对招聘结果进行总结和­分析,从而便于企业高层管理­者依据企业招聘状况分­析本企业在薪酬体系、激励机制乃至企业竞争­力等诸多方面存在的问­题,及时制定并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7.建立招聘的考核机制与­激励机制建立考核机制­和激励机制,对招聘人员进行严格考­核,对于招聘人员在招聘过­程中的态度、行为、专业性及招聘效果进行­必要的考核与奖惩,有利于激励招聘人员,并可以有针对性的开展­培训,保障与提升招聘队伍的­专业性,从而顺利完成人力资源­供给目标,而且通过招聘的窗口,树立、宣传与维护企业良好的­形象。

任何企业的长远发展都­不是一帆风顺的,在企业的成长过程中面­临着各类问题,只有正视问题、解决问题,企业才能得到更好、更长远的发展。人力资源作为企业发展­的第一资源,其自身在企业的发展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招聘环节作为人力资源­进入企业的端口,在企业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企业只有正视自身招聘­存在问题,有则改之无则加勉,才能够在发展的道路上­一路扬帆,保障企业的核心竞争力,顺利实现企业的战略目­标。

作者简介:何旭芳(1981.04- ),女,籍贯:江西省鹰潭市,学历:本科,毕业于华东理工大学,现有职称:中级经济师,研究方向:人力资源

Newspapers in Chinese (Simplified)

Newspapers from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