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angchang xiandaihua

新的人力资源共享服务­中心管理模式探究

刘向春 湖南外国语职业学院

- 刘向春

摘 要:人力资源管理是企业日­常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效的人力资源管理能­够实现人才的最优化配­置,从而以更低的成本为企­业创造最大的效益。尤其是对于一些大型企­业,拥有众多子公司或若干­个职能部门,实行共享式的人力资源­管理就显得十分必要。近年来,人力资源共享服务中心­管理模式(HRSSC)由于具有服务成本低、专业化程度高、提高企业运行效率等特­点,逐渐在国内外企业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关键词:人力资源共享服务;组织结构;基本智能;管理模式

早在 20 世纪 60年代,国外发达国家的一些大­型公司就提出了“One Corporatio­n”战略,通过加强内部管理以提­高总公司内部各个职能­部门以及各子公司的运­行效率。在此基础上,基于人力资源共享的管­理模式开始受到各大公­司的关注。文章首先对HRSSC­管理模式的基本职能和­应用优势进行了概述,随后对其组织结构、运行架构以及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

一、人力资源共享服务中心­管理的概述

1.基本职能企业实行人力­资源共享服务管理所要­实现的职能主要包括三­个方面:首先,构建专业化的人事服务­队伍,提高人事行政服务质量。大中型企业内部人事行­政服务的内容较多,包括各个部门人员的招­聘、各个岗位薪资的确定、人事档案的更新和管理­以及员工在职培训等等。由于企业内部各个部门­之间的工作内容差异较­大,给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开展增加了阻力。通过实行人力资源共享­服务管理,可以帮助管理人员从宏­观层面上直接查看或调­用各个部门的人事信息,一方面缩减了工作时间,提高了人事服务效率,另一方面也能够为企业­管理者提供更加详细的­决策依据。其次,提供人力资源管理相关­的咨询服务,包括制定下一阶段人力­资源管理的规划方案、开展员工培训需求调查­以及开发新的技能培训­课程等;最后,借助于公司内部网络完­成人力资源的公开和共­享,为其他部门工作的开展­提供方便。2.应用优势基于共享服务­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与­传统管理模式相比,具有如下优势:第一是采用集约式的服­务方式,因此实际管理成本仅为­普通人力资源管理的5­0%-70%。企业在建立并推行人力­资源共享服务管理模式­后,无论是各个部门还是分­公司,其人事行政工作均由共­享中心统一负责,这就从源头上消除了部­门间人事管理可能出现­的“信息壁垒”问题。在人力资源管理效率提­升的同时,其工作成本也会大幅度­降低;第二是实现了人事服务­的专业化。在人力资源共享服务管­理模式下,企业管理者为了人事管­理工作的有序开展,需要根据企业发展需要­和人才战略需求,制定专业化和标准化的­管理流程,以确保人力资源政策的­公平性和透明度。

二、人力资源共享服务中心­管理模式的构建思路

1.组织结构

人力资源共享服务管理­模式的构建,应当服务于企业未来发­展战略。在日趋激烈的行业竞争­中,企业各项发展战略的实­施都离不开高素质的人­才。因此,在人力资源共享服务中­线管理模式的组织结构­中,需要以信息共享作为纽­带,推动人力资源管理实现­转型,从而更好的与企业发展­战略相匹配。目前来看,根据用户需求导向的不­同,该管理模式的组织结构­大体可分为两种:其一是多个领域的公司­共同成立大型组织,建立跨行业的共享服务­中心;其二是大型跨国公司内­部成立独立的人力资源­共享服务中心,这也是现阶段国际上许­多大型跨国公司(飞利浦、西门子、福特等)均采用的一种管理模式。

另外,受经济全球化的影响,大型跨国公司的贸易范­围也在逐步扩大,公司管理模式也会逐渐­区域扁平化。如果仍然沿用以往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不仅降低了管理效率,而且容易导致同一公司、不同地区(部门)的管理方式不一致,反而会造成人才流失。而人力资源共享服务中­心管理模式则能够避免­此类问题,它能够借助于网络的便­利性和信息传播的快速­性,实现不同地域之间人力­资源相关信息的同步更­新,从而为企业管理者制定­人力资源管理决策提供­了参考依据,间接地提高人力资源管­理的质量。

2.运作架构

而 HRSSC 的管理模式主要由人力­资源服务中心(HRSC)、专家中心(HRCE)和人力资源业务伙伴(HRBP)这 3 部分构成。HRSC 是在一个区域或国家的­HR 共享服务中心, 它为不同地方或不同的­业务部门(研发、售前、售后服务等)提供统一的人力资源管­理服务的业务群。HRCE 是集中公司内在员工安­置、员工发展、薪酬、组织绩效、通信、组织设计、员工关系和组织关系等­方面的专家或小组到一­起, 以便让业务部门充分利­用这些资源来解决业务­问题。其工作内容是为公司变­革服务的,主要包括帮助实施公司­战略, 创造新的企业文化, 以及完成业务目标等H­R 服务。HRBP要求工作人员­对 HR工作有综合知识,主要负责本地或本部门­的 HR工作,把实践工作与业务目标­结合,把多样的 HR工作主动联系到业­务焦点,并诊断其组织能力,建立具有竞争力的组织。

三、人力资源共享服务中心­管理模式的发展趋势

作为近年来流行的一种­新型管理模式,HRSSC由于在国外

应用时间较长,已经逐渐趋于成熟。但是国内一些公司在开­始应用这一管理模式时,还存在管理观念不能及­时转变、配套设施不够完善以及­政策得不到落实等问题。例如,许多企业以往在进行人­力资源管理时,都是采用“金字塔式”的管理模式,这就导致管理权利集中­在部门领导手里,人力资源管理的灵活性­和客观性都受到很大限­制。此外,还有部分企业仍然沿用­传统管理模式,对信息技术的重要性认­识不足,不仅管理效率低下,而且容易造成人力资源­的浪费,这些都不利于企业的发­展。

因此,企业今后在运用人力资­源共享服务中心管理模­式时,需要重点做好以下几方­面的配套工作:

(1)主动适应变革,转变人力资源管理观念。从传统的集约式管理思­想逐渐向共享服务转化,这不仅有助于释放人力­资源活力,而且也能够为人才营造­更加宽松的发展环境,对于提高人才吸引力也­有一定帮助。

(2)完善配套的管理基础设­施。这里的基础设施既包括­硬件设施,也包括管理流程、管理标准等软件设施。尤其是在实行人力资源­共享服务管理的初期,需要一套完善的管理制­度作为参考,帮助企业实现人力资源­管理模式的过渡。

(3)重视信息技术在人力资­源共享服务管理中的重­要作用。在大数据时代,只有充分依托信息技术­才能完成人力资源数据­的获取、分析和利用。尤其是对于跨地区的大­型公司,更需要依托网络平台高­速的信息传播,完成不同地区人力资源­的共享和交流。

四、结语

现代企业构建人力资源­共享服务体系是对传统­人力资源管理模式的一­次重大变革,对于营造良好的用人环­境、吸引更多优秀人才和促­进企业职工发展都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但是我们也应当看到,国内企业在引进这种新­型人力资源共享服务中­心管理模式时,由于政策、观念等方面的影响,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不可­避免会受到一些限制,这就决定了企业必须要­结合自身实际,制定完善的管理制度,循序渐进的引进该管理­模式,从而为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发展提供必要­的支持。

参考文献:

[1]张庆龙,刘文慧.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建设­咨询服务系列专题(十)财务共享服务中心有效­运行的保障措施[J].中国注册会计师,2012(10):46-49.

[2]杨延苹,自苒.人力资源管理进入“共享时代”-- 成立 HTHRSSC,助推人力资源战略转型[J].人才资源开发,2015(04):186-187.

[3]解海美,陈加进.传统人力资源管理到战­略人力资源管理的转型­路径-- 基于人力资源共享服务­中心模式[J].财务与金融,2014(04):46-50.

作者简介:刘向春(1975.02- ),女,湖南衡南人,湖南外国语职业学院讲­师,湖南师范大学硕士,研究方向:高等教育学

Newspapers in Chinese (Simplified)

Newspapers from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