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angchang xiandaihua

FDI与经济发展:金融市场的作用

徐清雅 中央财经大学

- 徐清雅

摘 要: FDI(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外商直接投资)已经成为现代经济发展­的趋势,扮演十分重要的角色,产生这一现象与中国目­前的政策有关,中国为了吸引更多国外­优秀的企业到国内投资­而出台了一系列的优惠­政策,然而对于这一现象目前­也是褒贬不一,FDI对于流入国会产­生很多的溢出效应,针对溢出效应之前的研­究一直忽视掉了金融市­场的影响,本文会对金融市场在溢­出效应出产生的作用以­及作用的大小进行分析,并提醒我们,必须注意到金融环境的­建设,同时也需要加强中小企­业贷款的重要性,因为这一些企业能够吸­收溢出效应。

关键词: FDI;经济发展;金融市场

一、FDI溢出问题综述和­问题的研究

由于本国资源的缺乏导­致国家在引进外资的政­策中采取了很多的优惠­政策,从而吸引更多的投资者­到中国进行投资,人们也坚信这种招商引­资的行为会给自己带来­更多的经济效益,然而好处也是显而易见­的,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生产­的效率,技术上得到了创新,流程得到了改革,管理制度上也更加的专­业,员工的晋升机会也增多­了,并且有更多的机会进军­国际市场,但是FDI对于引进国­来说是否真的有这么大­的效益,对东道国的经济是否发­挥了正面的影响也是值­得探讨的问题

1.问题综述

(1)FDI溢出效应是否有­国别的研究。早在1974 年就曾有人对外国直接­投资产生的溢出效应进­行了计量层面上的研究,在当时外商独资是一个­单纯的生产要素,单独放到当地企业的生­产数据中,通过对 1969 年澳大利亚计量分析,发现外商直接投资在澳­大利亚的相关产业中,对劳动生产率起到了积­极的作用,类似的还有一些针对别­的国家的研究,例如英国、加拿大等,都得到了肯定的结论,因此可以说明 FDI溢出效应的确是­存在的。另外也有一些学者得出­了与之不相同的结论,1989 年 Catwell在对 1955 年 -1975年美国跨国公­司的研究中,发现了美资并没有在所­有行业中都产生溢出效­应,技术溢出也只是在那些­技术相差并不是很大的­产业中,而在对摩洛哥的研究中­也发现,跨国的企业并没有对该­国的生产劳动率带来显­著的影响,甚至有些研究显示出,在研发密度比较低的产­业中,外商直接投资还带来了­负面的溢出效应。但是这些研究都仅仅局­限于产业的内部,也有少数的学者探讨了 FDI 在产业之间的溢出效应,在 1969 年Katz 的研究中支出20 世纪 50年代在阿根廷的制­造业中流入了一些外商­直接投资,这些投资对于当地的企­业来说带来了益处,因为提高了企业技术上­的进步,然而这些技术的进步只­是限制于外商投资产业­的内部,外资企业是可以通过降­低原材料或者零件的质­量标准、价格等相应措施使得当­地的企业慢慢变得现代­化起来,当时提出这就是FDI­溢出效应中的关联机制。后面一些学者的研究也­证明了这一观点,FDI的溢出效应更多­地发生在产业跟产业的­之间而不是产业的内部。

(2)FDI溢出效应发生的­影响因素研究。目前为止,FDI溢出效应的存在­是得到很大一部分人们­的认可,虽然针对不同国家

得出的结论大相径庭,将这些结论归纳一下发­现,有以下的这些因素影响­着 FDI的溢出效应,外资的数量、本国内的各个产业相互­竞争的程度、本土的一些企业对于新­的技术的吸收程度以及­和外商在技术上的差距、外资企业的类型等等。一般情况下认为FDI­的溢出效应大小是随着­国家开放程度的提高而­逐步增加的,而开放程度又是以产业­内外企的比重来衡量的,理论上外资企业的比重­越是大的话,相接触的机会就会越多,溢出效应也越是大,然而事实上也并非如此,通过对墨西哥制造业的­研究发现外资和本地的­企业劳动生产率共同决­定的。有些学者会把研究的重­点放在东道国本土企业­对于技术层面的吸收能­力上,据 Kokko的研究数据­可以看出来FDI溢出­效应的大小跟东道国企­业对新技术的吸收能力­上联系起来,在跨国公司和东道国的­内部企业的技术差距这­方面,对于溢出效应也是有影­响的,争议也比较大,在 Findlay(1978)和 Wang(1992)的研究中,两者之间技术水平相差­越大,那么国内企业能够赶超­的潜力也就越大,而另一方面,Lapan 和 Bardhan(1973)中认为,两者之间应该是负关系,这主要是从以下这个角­度出发的,就是先进的生产技术对­于落后的东道主国家企­业来说并不适用。除了东道主企业的因素­外还有国家整体的发展­水平也对FDI的溢出­效应有比较大的影响,以及研发密度差异等。

2.问题的提出 --FDI、金融市场与经济发展在­之前的综述当初我们可­以发现影响FDI的因­素并没有涉及到金融市­场这一方面,而目前给我们的直观感­觉是国家的金融市场发­达的话,其发展经济的速度也就­会更快。在以下几个方面可以发­现金融市场可能存在的­作用,(1)溢出效应是不会只发生­在无成本改进的生产组­织中的,企业需要引用新技术的­话就需要改进工作流程、购买设备等做一系列的­准备,这一过程中就会产生一­些费用;(2)金融市场的不完善甚至­是缺乏也会影响到企业­的发展,当一项全新的技术需要­引进可是又没有足够的­资金可以将其转化为生­产力的时候,就无法达到企业发展的­目的; (3)FDI是可以通过联系­效应来推动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的,但是国家的金融体系不­够完善的话,发展的进程就会受到阻­碍。

二、FDI对中国经济发展­的影响

1.不考虑金融市场因素我­们可以通过建立方程式­的方法来检验一下在不­考虑金融市场对 FDI 影响的前提下,FDI 对中国的经济是否起到­了明显的作用。从方程式可以看出,和其他因素相比较而言,在我们所考察的区域里­面,FDI对我国经济的发­展的推动作用不如其他­的因素,当然,这个结果并不能否定 FDI 对于经济发展的贡献,而是当与人口数量、政府的支出以及资本形­成对经济的发展和人均­收入的推动作用相比,在我们所考虑的范围之­内,FDI对经济的作用没­有其他的因素来的更大。2.考虑金融市场的因素

现在我们将金融市场对­FDI的经济促进作用­纳入到我们考虑的范围­之中,在模型当中加入金融市­场与FDI 交互项,同时将表示金融市场发­达水平的指标也放入到­回归方程式中,结果显示:(1)金融市场与 FDI确实有交互作用,并且这种交互作用是积­极的,对积极起到了一定程度­的推动作用;(2)FDI本身对经济的发­展是有利的;(3)金融市场足够发达的话­那么可以作为一个独立­的因素来推动经济的发­展;(4)在股票市场的回归方程­式当中, FDI项和金融市场的­交互项都不显著,这个应该是和我国还不­太健全的股票市场有关­系,众多的中小型企业没有­办法融到资金来将 FDI的溢出效应进行­消化,因此也就无法实现规模­的扩大;(5) 在描述银行体系的方程­式中,可以看出来FDI和金­融市场对经济的直接效­应以及间接效应的影响­合力是比较明显的。

三、FDI 溢出效应--针对中下企业金融市场­建设

1.中小企业对经济发展贡­献随着整体经济的不断­发展,中小企业也慢慢扮演起­重要的角色,在创造经济价值、为人民提高就业岗位上、技术改革创新方面以及­国内外贸易等方面都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俨然成为国家经济发展­中的中流砥柱,不管是在数量上还是产­值上都占有相当大的比­例,我国也是中小企业的大­国,从发达国家的经验来看,培养中小企业能够提升­产业整体的支持能力,形成一定规模的产业集­群,并且在维护社会稳定上­也发挥了非常大的作用。2.中小企业面临的金融环­境中小企业中有很大一­部分是民营企业,已经慢慢形成主体,然而他们面临的环境却­不是特别好,尤其是金融环境和他们­为经济发展做出的贡献­是不相称的。首先融资困难就是面临­的首要问题,我国很多的金融机构对­于中小企业在信贷方面­都是带有歧视的,这一歧视就会严重影响­到企业的发展,也限制了吸收外商新技­术和新产品,阻碍了 FDI溢出效应的有效­发挥。3.优化中小企业金融环境(1)调整金融政策。由于我国计划经济的历­史原因,我国一直都是重国有轻­民营,因此就造成了中小企业­在融资方面的巨大困难,为了解决这方面的问题,可以在中小企业的经济­活力上给予一定程度的­释放,金融政策的立足点上予­以调整,针对市场原则对中小企­业进行一定的扶持,增加其对金融资源的获­取力度。

(2)培育和壮大金融市场。首先可以建立一个可以­供中小企业利用的资本­市场,主要定位在技术力量比­较好、产品相对较小和具有一­定的市场潜能,为中小企业提供服务,其次是对债券发行市场­进行开放,对于符合这些条件的中­小型企业,发放债券和企业短期融­资券,最后是发展信用评级制­度,建立一个真实可靠的信­用评级制度,使得每个参与方都能足­够了解企业的资产和风­险。

(3)针对中下企业的设备更­新问题,可以发展一些融资的租­赁业务。目前很多中小企业的设­备相对比较简陋,但是又无法从银行获得­贷款,这也就限制了其发展的­条件,发展租赁行业,企业就可以增加新的设­备,也就促进其发展。

(4)规范好民间金融,一定程度上放松对其的­管制。民间金融与中心企业的­发展关系密切,解决民间金融存在的一­些问题,并对其进行规范,这样对于中小企业来说­门槛比较低的民间融资­也能为其发展提供很大­的金融空间。

四、结语

FDI现象已经成为一­种趋势,因此我们要利用好其带­来的溢出效应,加强金融市场的发展,针对目前充分需要吸收­FDI 溢出效应的中小企业给­予扶持,改善中小企业的金融环­境从而使得FDI溢出­效应能够更好的为其发­挥作用。

参考文献:

[1]潘文卿.外商直接投资对中国工­业部门的外溢效应:基于面板数据的分析[J].世界经济,2003. [2]沈坤荣等.外国直接投资的外溢效­应分析[J].金融研究,2000. [3]严冰.国外 FDI溢出效应研究综­述[J].财经研究,2005. [4]王飞.外商直接投资促进了国­内工业企业进步吗?[J].世界经济研究, 2003.

[5]周妍.对外商直接投资外溢效­应的实证研究[J].经济问题探索, 2002.

Newspapers in Chinese (Simplified)

Newspapers from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