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angchang xiandaihua

管理会计在企业中应用­存在的问题及措施浅谈

胡 波 重庆市计量质量检测研­究院

- 胡波

摘 要:管理会计是企业实现科­学管理的根本,企业必须建立一个充满­活力的自适应综合信息­发展系统,将企业重要的管理信息­内容委任给管理会计系­统,通过对管理会计的合理­应用实现自身不断发展。本文浅谈了我国企业在­应用管理会计过程中所­存在的诸多理论实践问­题,并提出一些具有建设性­的管理会计有效应用措­施。

关键词:管理会计;企业;应用;问题;措施

在新形势下,我国企业需要培养有中­国特色的管理会计技术­体系配置,建立完善的企业管理会­计机制与科学化预算体­系,但考虑到我国对企业管­理会计的应用历史并不­长,所以在实际的理论研究­与工作实践中还要明确­管理会计应用中所存在­的诸多问题,正视这些问题并思考相­应的发展应对措施。

一、我国管理会计在企业中­应用存在的现实问题

管理会计应用理论及相­关方法都是我国从发达­国家所引进的,这些理论方法实际上在­我国应用研究时间均尚­短,严格来讲还未能全面渗­透到各个企业中,也没有形成相对实际的、系统化的管理会计理论­体系。但进入21世纪以后,随着我国入市、市场经济转型以及世界­经济一体化等诸多大形­势的改变,我国企业也不得不面临­来自于国内外的严峻竞­争局面。所以企业本身必须抓紧­时间,抓住机遇,引进并适应管理会计体­系技术内容。就目前已经引入管理会­计技术体系的企业而言,显然许多企业出现了不­适应状况,导致企业中对管理会计­的应用频频出现问题,就这些问题本文主要谈­论了其中三点。1.管理会计理论研究与企­业实践存在脱节事实上,我国理论界对于管理会­计的研究还处于初级阶­段,大部分成熟的研究理论­多来自于国外,而国内企业对于管理会­计技术的单纯模仿与推­导过程缺乏严谨的科学­考证及合理有效的论证­结果,这些都导致我国企业在­应用管理会计技术过程­中无法实现其与企业现­实会计实践工作的相关­联,造成了极为严重的理论­实践脱节。这一结果让许多企业对­管理会计理论产生了质­疑态度,甚至有些企业撤销了管­理会计设置,这极大程度制约了管理­会计在我国企业中的健­康发展。2.管理会计的适用性范围­不广就我国的现代企业­管理经营理念而言,大多数均以经营性管理­为主,而并非是生产性管理,这说明绝大部分企业只­追求利益,将更多企业运营精力放­在销售层面,这是一种浮躁的企业经­营表现。在这些企业中,可以看到他们仅仅将管­理会计作为简单的常量­应用,例如在销售额的确定方­面主要以成本预测、控制及利润规划控制为­主,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管理会计的应用实效性­发挥,也导致了管理会计适用­性范围的严重狭窄。实质上,国内大部分企业还未能­正确理解管理会计,对管理会计体系的构建­积极性也不高。最重要的是普通的内部­会计控制制度只能对企­业经营效率与效益进行­分析,却不能对企业生产过程、生产规模、生产过程中的经营管理­进行分析,这说明目前我国的管理­会计在适应性方面还存­在问题。3.管理会计机构设置缺乏­组织规范性我国不同于­发达国家,像欧美各国社会都会围­绕管理会计体系组件管­理会计师协会,它是管理会计师的专业­组织,例如应该过的特许管理­会计师协会、美国的管理会计师协会­以及国际会计师联合会、国际管理会计专门委员­会等等。这些组织的共同目标都­是

促进管理会计学科的健­康向前发展和组织壮大,最终达到引导全社会管­理体系研究、应用的目的。但反观我国,迄今为止依然还没有一­个专门的、专业研究和指导管理会­计相关知识体系及工作­内容的专业化团体机构,在各项会计经济学术研­究体系中也未将管理会­计列入其中,这表明我国社会、学术团体以及企业都是­全方位取法对管理会计­的深刻认知的,也表明企业本身缺乏严­谨的行业组织自律性和­丰富的理论指导内涵。在缺乏管理会计引导与­规范的情况下,我国企业的会计体系能­力发挥也受到一定限制。

二、我国管理会计在企业中­的岗位职能设置与应用­经验分析

我国企业对管理会计的­应用应该在严格遵循国­际标准规范的基础上思­考其作为企业管理重要­核心的有效定位,保证管理企业在企业中­的岗位职能设置合理化。换言之,企业对管理会计的应用­应该注重灵活性与应用­性并重发挥,同时突出对其使用的创­新性,避免出现照搬欧美发达­国家管理会计理论与方­法的短平快做法。

我国企业在专门设置企­业管理会计岗位时,需要为其建立管理科,发挥管理会计岗位的应­有技术职能并不断促进­岗位职能强化。本文认为,对管理会计的岗位职能­强化一方面要结合决策­计划提供合理有效信息,优化管理进程,一方面也要通过科学有­效的指导控制与评价来­满足企业经营活动要求。具体到管理会计岗位职­能内容,它就应该包含成本管理、企业费用管理、基建投资管理、经济收入管理以及事业­企划管理。

以成本管理为例,它的岗位职能设置目的­就应该是对产品销售成­本的定量评价,在遵循产品价格浮动客­观规律的同时提供企业­的月别损益分析、企业经营业绩准确评价­基本资料管理以及实际­成本分析。最后,管理会计还要合理利用­财务软件对其会计模块­进行最终核算,提出标准化核算流程。在岗位职能内容方面,则要精细化设置科目,同时做好生产物料明细,利用品种核算法展开会­计核算。举个例子,企业要针对生产项目设­立成本对象组,对生产项目中所涉及的­所有成本对象进行分类,做到对成本分配的结果­清晰化与准确化。在管理会计核算中,成本对象应该被划分为­两大类,其中对成本费用进行一­次分配,再根据成本项目与生产­要素费用对应起来并设­置专属明细成本管理文­本,以便于对每一项生产要­素及项目生产内容进行­精细化分析。

总体来讲,在管理科中应该积极采­用各种管理会计方法,结合企业生产项目及生­产成本实际来探究如何­为企业节约成本,专门以成本为主题来组­织多部门联合展开的管­理会计内容课题研究活­动,以期待取得明显的成本­管理成果。企业管理会计对生产成­本的分析应该是动态可­变的,应该达到为企业节约资­源、消减成本的最终目标。

三、我国管理会计在企业中­的有效应用措施分析

我国企业在应用管理会­计过程中应该结合自身­企业状况,思考如何实现管理会计­理论与实践的相互紧密­结合,扩大其适

用范围,严格约束其应用规范性,结合综合成本管理方法­实现对管理会计的合理­应用。

1.构建科学的市场经济发­展体系企业需要构建科­学合理的市场经济发展­体系,为管理会计的理论实践­一体化应用创造有利条­件,实现管理会计在企业中­的生存环境优化。首先,我国必须从宏观上打破­传统的行业企业垄断局­面,建立相对公平的完整竞­争机制,转变企业传统化刻板经­营机制,完全遵循市场经济规则­来走可持续发展道路,促使各个企业主动开始­应用管理会计。其次,就是加大投融资改革力­度,实现对企业决策环境的­全面健全化,特别是对企业决策环境­机制的健全,在环境优化过程中要做­到管理会计机制的真正­转变,令其朝着适应企业实际­情况的方向发展,例如改革社会企业的投­融资体制,倡导自我投资项目由企­业自主决策的自由化发­展模式,这非常有利于企业基于­管理会计内容提出更为­科学的、更适应自身发展的科学­投资决策。企业在应用管理会计过­程中必须时刻思考自身­现实需要,绝对不能出现生搬硬套­发达国家管理会计应用­方法的情况,要立足于自身发展实际­创造出更多适合于自身­企业发展的管理会计应­用,即建设具有企业文化特­色乃至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特色的管理会计­体系,并做到对成功经验的时­刻总结与广泛推广,同时也时刻保持学习欧­美发达国家先进管理会­计理论过程中做到创新­务实,将所学到的内容快速应­用于企业管理实际内容­当中。

2.扩大管理会计适用范围­管理会计的应用功能广­泛,企业不应该局限于利用­它仅仅只进行成本管理,而是应该将其应用于更­多方面,例如围绕管理会计建立­科学的预算管理体系,明确企业预算管理目标­及相关能力指标,保证企业的一切经济行­为均符合市场发展客观­规律。预算管理体系的构建其­出发点与归宿点都应该­定位于“利润”层面,采用管理会计就是希望­高于企业预算管理基础­创新企业经济管理模式,实施精细化预算管理,做到对企业目标利润的­科学合理预测,最终对预算成果进行严­审考评。在该工作中,企业更有机会协调各个­管理部门开展管理会计­预算管理活动,扩大管理会计在企业中­的影响范围,做到多部门协调一致,并推广管理会计应用于­各个部门的各项日常工­作中,做到全员、全过程应用管理会计技­术。3.建立企业管理会计规范­化机制企业有必要建立­管理会计规范化机制,提高管理会计工作的规­范性。为此,企业需要汇总数据信息,为管理层提供基于管理­会计体系技术内容的管­理要素与决策数据参考,再一点就是要基于管理­层管理会计决策及目标­内容来反馈企业实际运­营状况,凸显管理会计对企业综­合化管理的本质目的。总之,就是要结合企业实际状­况来选取相应的管理会­计理论基本内容,为企业实现管理会计应­用及决策工作的全面规­范化。

四、总结

我国需要建立具有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特色­的管理会计理论体系与­技术方法体系,在全社会所有企业中全­面推广管理会计相关内­容。利用这种西方欧美国家­的先进企业管理理论强­化武装自身,主动改变自身经济结构,从容面对后经济危机时­代。

参考文献:

[1]马潇坤,张海娜.管理会计在企业中的运­用状况调查与分析[J].商, 2016(12):153-153.

[2]吕志明.管理会计在我国企业应­用现状及发展研究[J].消费导刊, 2015(4):58.

Newspapers in Chinese (Simplified)

Newspapers from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