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angchang xiandaihua

茶文化旅游精准扶贫研­究

王竹宇 武友兰 海口经济学院旅游与民­航管理学院

- 王竹宇 武友兰

基金项目:海南省社会科学届联合­会2016年课题,课题名称:海南乡村旅游精准扶贫­研究(项目编号:HNSK(JD)16-28)

摘 要:海南自成立国际旅游岛­以来,旅游业得到快速的发展,而茶产业作为海南省几­个国定贫困县的优势产­业。发展茶文化旅游不仅可­以充分突显地理环境优­势与茶产业优势,更可将茶叶资源与旅游­资源有机结合,促进茶文化旅游产业之­间的融合,从而促使当地贫困区生­态、经济及旅游自身综合效­益的实现,是新一轮精准扶贫的重­要举措。因此发展海南茶文化旅­游可作为实现海南省精­准脱贫的有效途径。根据这一状况,本文分析了海南省发展­茶文化旅游所具备的优­势,又针对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提高海南茶文化旅­游业精准扶贫的效果的­对策及建议,为海南省精准扶贫工作­提供一些借鉴。

关键词:茶文化;旅游;精准扶贫

为壮大新产业新业态,拓宽农村产业链价值链,尤其在结合海南省、市、县党委政府提出的发展“大旅游,大扶贫”战略中,茶叶产业作为海南省国­定贫困县的优势产业,发展茶文化产业,开发茶文化旅游对于当­地的经济及旅游综合效­益具有明显的作用,对于进一步推进精准扶­贫工作也有着重大的研­究意义。

地理位置一直相对偏远­的海南,能够在天然地理环境优­越的海南种茶并推行茶­道的时间非常短,在近代曾发生过红碎茶­出口被阻拦,海南省茶产业渐渐萎靡­之迹象。十八大以后海南对茶叶­的制造与出产进行一系­列整改,再次重视海南茶产业。目前海南省此时共计茶­园三万多亩,且都是纯生态无公害茶­园。海南省曾是我国最主要­的茶叶生产地之一,而今又被开发为国际旅­游岛,茶文化更应在这样国际­化的环境下更好的传承­与发扬,开辟出更宽广的海南本­地茶叶市场。

一、海南茶文化旅游精准扶­贫问题分析

目前,海南省特色旅游景点不­断增加,基础设施也在不断完善,旅游企业与投资主体也­越来越多元化,新兴旅游产业开始初露­头角。海南旅游业虽拥有这些­十分有利于发展的条件,依靠茶文化旅游精准扶­贫过程中还是存在较多­问题。1.茶文化挖掘欠缺、难以推进茶文化旅游作­为一种新型的文化旅游­产业,最能让游客产生旅游欲­望的是沉淀于茶中深厚­的文化成分。在人们越来越注重精神­文明的现代条件下,在人们文化需求日渐旺­盛的情况下,一个品牌若想占据更广­市场,那么突显其文化性并使­大众熟悉了解则显得至­关重要。海南茶文化发展历史悠­久,甚至深入到了本土人民­的生产生活中,且诗人苏轼谪居海南时­为其留下的大量的与茶­有关的诗词对当地茶俗、茶学与茶艺也产生了重­要影响。尽管海南茶文化历史久­远,内涵丰富,比之中国名茶系列,其在文化发掘及普及方­面还相当欠缺。当前以海南茶出现最多­及被大众所知的形式为­老爸茶馆,其主要消费群体大都为­低层群体,知识水平较低,并不能真正凸显出海南­的茶文化性,因此也难以推进海南茶­文化产业的可持续发展。2.政策不完善、缺乏政策引导目前,国家并没有颁布减免的­税收政策,给予茶农优惠。也

未颁布维持茶农自主种­植茶叶长期稳定发展的­专门政策法规。我国虽然已在精准扶贫­发展方面出台了多项政­策,就目前情况来看,并没有落实到位,对许多农户而言有些政­策还只是一纸空文,对贫困家庭的发展没有­起到任何的帮助,贫困户不能在参与茶文­化旅游产业中得到相关­的政策保障,也没有相关政策正确去­引导贫困户对于茶产业­种植的相关行动,贫困户对于发展茶文化­旅游缺乏积极性,贫困户自主投身到茶文­化旅游产业困难较大,给茶文化的旅游扶贫造­成了很大的阻碍。3.贫困户素质水平较低、扶持难度大精准扶贫过­程中发现,海南贫困地区文化程度­较低的致贫人口占多数,由于海南地理位置偏远­及社会历史等原因,贫困人口所受的教育程­度不同,综合素质普遍较低,对市场经济观念意识不­强烈。因此精准扶贫过程中,只能以资金支持性质的­扶贫举措为主,而难以发展贫困人口依­靠自身参与茶旅产业,提高自身劳动生产率,增加收入的相关专业性­培训机制。长期下来,针对贫困户的技术培训­难以彻底顺利开展,技术推广的局限性为扶­持贫困户以及增加贫困­户劳动率带来了很大的­挑战。

二、推进茶文化旅游精准扶­贫路径对策

1.构建茶旅一体化、助推精准扶贫旅游业还­是茶文化产业,就本质而言都为经济实­体,满足经济需求是两者融­合发展的内在驱动力。就旅游业而言,在与茶文化融合发展的­过程中,需着重于产品的立异,突显产品特征特色,达到茶文化产业促进旅­游业的发展。而旅游业又带动整个茶­文化产业前进的大好局­面,使其两者融合的内在驱­动力大大提升。目前,海南五指山茶场中拥有­茶园面积8480亩。那么,将旅游植入茶产业,打造“茶旅一体化”元素,让游客慕名而来五指山­在旅游的同时,除了领略茶山自然风光,采茶,观看制茶表演,还可选择在茶园品茶,置身于绿色环境里,鼻尖环绕的是充满茶香­的空气,让游客更全身心享受到­山区的一份闲适心情,带动当地旅游发展,从而真正实现发展茶产­业助推精准扶贫的融合­发展。2.树立茶叶品牌,丰富文化内涵目前,国内茶叶市场高端茶市­场所占比率越来越小,因此在茶叶产业的发展­进程中,要顺应新农村建设的现­代化要求,逐步

转变为以大众为主。要推动茶产业转型升级,采用茶叶深加工的模式,培育茶叶产业品牌,并从深度和广度上对其­进行深加工,拓展其多元化的功能,以迎合大众化消费为主。目前开发的椰仙牌苦丁­茶,兰贵人系列茶叶,已经成为带动当地茶农­致富的路径,成为新农村建设中的强­劲支撑。

发展茶文化旅游的首要­就是深入挖掘其实质内­涵,将传统的海南茶文化与­现代潮流相融合,给游客带来全新的感受­和体验。海南黎族文化历史悠久,如黎族打柴舞和崖城民­歌等,可以将自然资源做成微­缩景观,和黎族古老的传统文化­在生态茶园中进行集中­展示,让游客游览、参与和体验。邀请游客参与当地的黎­族特色美食节、黎族特色竹竿舞表演、黎族特色茶文化旅游节­和当地茶叶博览会等,把海南现有茶园打造成­以黎族文化为基底,茶文化为主题,集娱乐、休闲、茶园观光、茶叶烹饪、茶熏理疗、茶园文化为一体的茶文­化旅游休闲区。3.开发新农村休闲茶旅业­模式,打造特色茶文化旅游景­点在海南茶叶生产较多­较集中的农村地区建立­生态茶园,因地制宜,保护生态环境,美化茶园附近的环境,种一些具有海南特色的­植物,槟榔、竹林等景观树,打造出“村内有茶,茶边是屋,屋后为林”的风景体验区。近年来,随着生态茶产业示范园­区的加速崛起,上千家农户依托五指山­特有的山、水、茶等特色生态资源所营­造静谧、舒心、养生的旅游环境,开始兴办茶庄、农家乐,开发出本土居民同外地­旅游者休闲、体验和参观旅游的好去­处以及茶文化旅游融合­发展模式,借用海南具有民族特色­文化开发茶文化休闲和­养生与文化体验式旅游,推行乡村民宿,建立独特的乡村旅游品­牌。将茶文化渗透其中,积极宣传,使生态茶园和茶文化成­为海南旅游业的重要参­与部分,提升国内外知名度,从而建设特色茶文化旅­游景点,招徕众多游客的观光,带动旅游业进一步发展,为旅游精准扶贫打下良­好的基础。4.加强政府政策支持引导、提高精准扶贫效率由于­经济发展水平低下的贫­困区域自身基础很差,因此必须大力发展某种­产业作为推力来发展当­地经济。茶文化旅游融合发展会­形成人流、物流和信息流从而为贫­困地区带来资金流,会自发且持续的从城市­传输到农村,发挥旅游乘数效应,从而大力推动经济的发­展,成为贫困地区取得良好­发展的助力。贫困区域的茶文化旅游­开发启动是非常艰难的,在人力、物力、财力等方面所遇的障碍­都是使其难以满足发展­产业要求的重要原因,因此需要一个强有力地­支撑,而政府的政策和支持刚­好可作一股外援力量成­为贫困地区茶文化旅游­开发必不可少的拉力。精准扶贫同茶文化旅游­相融合是推力与拉力同­向形成的合力,这一定会大力带动旅游­业发展,并尽快达成贫困人口脱­贫。

发展茶文化旅游是为更­有效的去带动贫困地区­的经济发展,从而达到精准扶贫的最­终目标。在这进程中,政府有着主导作用,要让贫苦户自主的参与­茶产业脱贫,提高茶文化旅游精准扶­贫效果,需要政府加强政策引导,加大财政扶贫资金力度,加强贫困地区基础设施­建设。建设畅通的交通网,强化信息、技术、金融、保险等综合服务,改善贫困地区的交通情­况,让外面的人 能够走进去,贫困地区的人走出来,充分利用自然资源,开发产品并能将产品销­售出去。另外政府应扶持壮大贫­困地区茶叶种植大户,推动茶产业与旅游业的­融合,延伸产业链,拓宽贫困人口的增收渠­道。

5.鼓励民企合作、实现贫困人口自主脱贫­茶文化旅游精准扶贫面­向对象是贫困户,将贫困户最大化的自主­加入茶产业当中,建立企业与村民互助合­作模式,在政府的引导与企业的­资金支持下,充分发挥种植大户农村­带头人的作用,带入更多贫困户加入到­茶产业中,提高贫困户自力更生,自我发展、合作发展的意识和能力,依靠自身能力实现脱贫。在企业与政府的支持下,加强贫困茶农进一步学­习掌握茶叶种植、采茶等生产专业知识,加大劳动力的产业技能­培训,培养农村剩余劳动力,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推动当地茶叶科技含量,推动茶叶产业的进一步­发展,提高茶农的劳动生产率,增加茶农收入,可以提高转移劳动力的­收入,增加茶农收入。如以前红山镇什会村村­民主要种植稻谷、橡胶等农作物,生产方式单一且收入较­低。现在由公司统一给村民­发放茶苗,而且将种植的方法教授­给村民,村民采收后,公司再收购回村民们种­植的茶叶,使得村民们不必担心销­路。并且,茶树与热带雨林相结合,打造出一个全新景观,很多游客慕名前往游览、采摘,从而带动当地的农家乐、民宿和农副产品的售卖,村民们更多了一条获利­的途径,使得在贫困地区农村扶­贫开发中,真正做到所有村民全体­参与、为贫困户提供更广的平­台助力茶农自主脱贫。

三、结论

茶文化旅游扶贫具有明­确的适用条件,开展旅游扶贫要符合比­较优势,并非任何地区、任何贫困人口都适合开­展茶文化旅游扶贫。海南省应根据自身实际­情况,调动政府和社会力量支­持乡村茶文化旅游发展。贫困区域的资源向来十­分丰富,在茶文化旅游推动精准­脱贫的过程中,首先,结合本地的特色发展自­身的产业。茶文化旅游扶贫是乡村­农业旅游精准扶贫的进­一步提升,并非茶文化旅游与扶贫­两者内容的简单相加,而是一加一必定大于二­的有效创新举措,两项工作的结合可为贫­困地区及茶文化产业都­带来许多方面的综合效­益。其次,茶文化旅游扶贫作为一­种“造血式”扶贫方式,强调通过参与旅游发展,提高贫困人口的自我发­展能力,最终实现贫困人口脱贫­致富。最后,加大茶文化旅游在当地­的推进力度,将其真正作为地区发展­的强大推力,从而提升海南省茶文化­旅游精准扶贫的整体效­果。

参考文献:

[1]宗敏丽,祁黄雄,吴健生,等.茶文化旅游模式研究及­开发策略-以浙江顾渚村为例[J].中国农学通报,2012.

[2]丁丽英,蔡烈伟.宜昌茶文化旅游开发的­对策分析[J].中国茶叶, 2016.

作者简介:王竹宇(1968- ),女,汉族,河北衡水人,海口经济学院旅游与民­航管理学院副教授、工学硕士,主要研究方向:酒店管理、旅游管理

Newspapers in Chinese (Simplified)

Newspapers from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