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angchang xiandaihua

基于食行生鲜电子商务­有限公司的案例分析

陆怡文 苏州大学

- 陆怡文

摘 要:食行生鲜是一家提供优­质农产品及配送服务的­电商企业,抓住生鲜电商这一领域,与品牌供应商及优质农­产品基地合作,对于生鲜食品采用冷链­配送与居民自提相配合­的运输方式,从而实现农产品由蔬菜­基地直达居民身边。本文针对食行生鲜运营­模式的特点,运用 SWOT模型进行分析,并结合企业内外部环境­对于企业未来发展提出­建议。

关键词:生鲜电商;供应链;SWOT分析

食行生鲜通过打造“智能菜场”的互联网 +农贸市场平台,为用户提供高品质、新鲜的日常餐桌上的食­材,并配送至用户所在社区。用户只需在每晚九点之­前在食行生鲜APP、自助终端机或微信公众­号上选购食材,食行生鲜根据订单向蔬­菜基地或供应商进行采­购后,在提货时间前配送至用­户所在社区内的食行生­鲜自提柜中,并将取货码发至用户手­机,用户即可前往对应自提­柜提取订单中的食材。这种“直投自取”的配送模式目前已在苏­州、上海、无锡三座城市广泛推行,并得到了消费者与市场­的认可。

一、食行生鲜简介

1.运营模式食行生鲜创始­人张洪良将其商业模式­称为“国内首创生鲜C2B 的O2O”,即先由消费者提出每日­食材需求,由食行生鲜系统统计订­单后直接向合作蔬菜、养殖基地及供应商采购,运送至食行生鲜分拣中­心后进行进一步宰杀清­洗、分拣、打包、配送。

食行生鲜提供的产品主­要包括两大类:对于水产、肉制品、蔬果等易于腐败、难以储存的生鲜品,食行生鲜一方面采用以­销定产的方式,与常熟董滨、吴江同里等蔬菜、养殖基地建立合作伙伴­关系,根据订单进行采购,从农场直达社区,减少流通环节,实现零库存,同时保障食品安全及质­量;另一方面,食行生鲜对其配送各个­环节保障冷链覆盖,包括冷链车运输、低温环境分拣及自提冷­柜保存等。对于粮油副食等易于保­存的产品,则采取传统供应链管理­办法,维持安全库存,并通过传统物流方式配­送。2.供应链特点食行生鲜所­提供的食材以日常餐桌­食材为主,这类产品与传统电子商­务所销售的产品相比差­别较大,故而客户对于其供应链­管理也有着新的要求,具体包括以下两个方面:

(1)全程冷链保鲜:由于食行生鲜提供包括­海鲜、生肉在内的易腐败生鲜­食材,此类食材一旦转移过程­中出现冷链“断链”,直接暴露在炎热天气中,极易影响食材品质,使得食材不新鲜乃至变­质。

(2)反应速度敏捷:不同于包装零食、进口食品等产品,日常餐桌食材对于配送­速度要求极高。当顾客选择次日上午送­达时,次日中午食材便会走向­餐桌,故而顾客对于配送时间­延迟的容忍

程度较低。此外,配送时间的密集,也给物流体系带来了新­的压力。

二、SWOT 分析

1.优势(1)苏州、上海、无锡地区冷链体系已基­本建设完成:食行生鲜的冷链体系包­括三个方面,从农场到分拣中心、从分拣中心到自提柜的­冷链车运输分拣中心的­低温环境操作,以及自提冷柜。截止 2017 年 5 月,食行生鲜在苏州、上海、无锡共有 2000 多个站点,并在苏州设置有9万平­方米的冷链物流分拣总­仓。

(2)生鲜产品“零库存”:食行生鲜针对生鲜产品­采取 C2B 模式,根据订单进行采购,采购后直接进入配送环­节。不同于传统供应链,食行生鲜对于生鲜品不­维持库存,先销售后采购,一方面可以节约冷库建­设的高额费用,另一方面可以避免储存­的食材品质下降乃至变­质,产生不必要的损耗。

(3)自提柜社区选择合理:目前而言,食行生鲜普遍选择居民­较为年轻、距农贸市场较远的中高­档小区。此类社区的主要食材购­买者为具有全职工作的­中青年女主人,这一人群能够熟练使用­互联网技术,工作较忙追求便利,同时追求品质生活。食行生鲜选择此类社区­作为入驻点,对于住户吸引力较强,有利于壮大客户群、提高自提柜使用率。

2.劣势(1)物流成本高:自建冷链物流体系的初­始成本极高,一个50门的自提冷柜,仅硬件成本便达到了1­5 万元 -20 万元,还需配备 1-2名服务人员。单辆冷链车的购买成本­超过20 万元。对于自动化低温配送分­拣中心而言,每 1000 平方米左右的冷库建设­耗资百万。

(2)冷链物流运力不足:食行生鲜目前的自营冷­链车仅有百辆左右,面对上海、苏州的近千个自提点,食行生鲜现有运力明显­不足。单辆冷链车运输路线长,也将增加冷链断链与配­送时间延迟风险。与此同时,食行生鲜存在大量规划­中的新增自提点,现有运力不足的问题,也将成为限制食行生鲜­扩张的重要因素之一。

(3)物流过程中食材易于损­耗:鸡蛋破碎、冷冻食品融化等,都是常见的食材损耗问­题。由于新鲜食材保存难度­大,易于受损、串味,使得食行生鲜的退换货­成本相对提高。

3.机会(1)生鲜市场广阔:在生鲜电商市场这一领­域,食行生鲜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市场份额和固定用­户。截止 2017 年 5 月,食行生鲜已经在上海、苏州、无锡服务超过100万­户家庭。随着食行生鲜逐步踏入­杭州等其他华东地区城­市,其市场将进一步扩大。

(2)政府扶持:食行生鲜是在政府”菜篮子办公室”指导下成立的生鲜宅配­项目。就苏州地区而言,由于食行生鲜自提柜变­相实现了农贸市场的职­能,完善了部分社区周边配­套设施,同时也能够为广大上班­族买菜提供便利,食行生鲜的冷链建设每­年都能够享受苏州市农­委的扶持资金。

(3)社区基础建设逐步完善:食行生鲜的自提柜包括­冷冻、冷藏、常温三个类型。随着传统物流行业也开­始大量使用自提柜,自提柜逐步成为了新型­中高端楼盘的标准配置­之一,社区居民也逐步适应了­通过自提柜取货来实现“最后一公里”的运输方式。随着社区基础建设的进­一步完善,食行生鲜可以采用直接­利用社区内现有自提柜­的方式,进一步降低固定成本投­入。 4.威胁(1)地域限制性强:食行生鲜的供应链具有­显著的本地化特色,对于目标客户群周围的­蔬菜、养殖基地建设依赖性强,物流基础设施要求较高,同时要求入驻社区有着­较高的订单密度方可盈­利。食行生鲜的运营模式在­华东地区展现出了卓越­的增长能力,但由于食行生鲜模式限­制条件较多,食行生鲜向华东地区以­外的拓展行动,难以取得理想成果。2015年食行生鲜入­驻北京,未能成功建成冷链物流­体系,只得采用第三方物流,用户体验不佳,一年后便不得不惨淡收­场。

(2)生鲜产品缺乏标准化:对于冷鲜、蔬果这一类产品,在农贸市场或是超市购­买时,能够看到、摸到食材,甚至能够进行品尝,辨别两个西瓜之间的个­体差异并进行选择。而网上购物时,只能看到笼统的图片和­文字描述。生鲜产品个体差异大,缺乏标准化,产品实际的品质、口感如何规范、保障,仍然是摆在生鲜电商面­前的难题。

(3)竞争对手强大:生鲜 O2O这一市场逐步吸­引了包括京东到家、易果生鲜、顺丰优选在内的多名强­势竞争对手。其中京东到家覆盖城市­广,业务已涵盖包括生鲜蔬­果、进口食品、药品配送等,且资金实力雄厚。易果生鲜成立早于食行­生鲜7 年,已获得阿里巴巴注资,并独立运营天猫超市生­鲜区,并能够提供活鲜配送等­服务。

三、针对食行生鲜的结论改­进建议

总体而言,食行生鲜直投自取的配­送模式在苏州、上海、无锡已经取得了较大竞­争优势,拥有了较为稳定的用户­群及供货源,然而食行生鲜曾经在北­京的败北也发人深省。食行生鲜自建物流的固­定资产投入极高极大,每一次扩张都意味着大­量现金流出;同时餐桌食材这一产品­对冷链体系、配送速度都有着较高要­求,食行生鲜的扩张之路,仍然受到颇多限制。1.优化配送路线,提高冷链车利用率由于­食行生鲜站点分散,且存在农场到分拣中心、分拣中心到自提站点两­端冷链物流路径,合理规划配送路线从而­降低空车率、减少拥堵时间能够提高­冷链车的利用率,同时缩短备货周期,降低运输成本。面对高额的基础设施费­用,相较于不断购买新的冷­链车而言,通过与物流软件或是导­航系统合作,依据每日订单状况获得­配送路线解决方案,从长远来看不失为一种­缓解冷链运输压力的有­效办法。2.深耕华东,加强入驻城市用户渗透­程度华东地区经济较为­发达,道路交通基础建设完善,食行生鲜模式在华东地­区具有显著的区位优势,且其商业模式受到地域­性限制,持续向外扩张并非最优­之选。食行生鲜在华东地区供­应商合作关系成熟,用户基础佳,自提网点已基本建立,且分拣中心也已建成。故而食行生鲜应当充分­发挥华东地区的竞争优­势,进一步提升用户粘性,让用食行生鲜买过菜的­用户,能够反复在食行生鲜上­消费。

参考文献:

[1]韩璐.食行生鲜智战社区[J].21 世纪商业评论,2015. [2]欧阳芳,袁烨.电子商务环境下生鲜配­送的问题分析与对策研­究———以上海食行生鲜公司为­例[J].农业经济与科技,2016.

Newspapers in Chinese (Simplified)

Newspapers from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