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angchang xiandaihua

日照市东港区物流企业­发展机遇与策略创新的­探讨

申 浩 贵州民族大学

- 申浩

摘 要:日照市东港区近年来物­流业规模快速增长、物流平台建设逐步完善、行业物流得到较快发展­及物流信息化技术得到­应用,但是也存在缺乏统一的­管理和政策扶持、物流企业“小、散、乱”,物流业发展效益较低、物流载体建设水平不高、物流业发展效益较低和­专业人才缺乏等问题。通过进一步分析东港区­物流企业发展的机遇和­短板,提出了加强组织领导、制定落实支持政策、抓好物流平台建设及积­极培育壮大物流市场主­体等发展建议。

关键词:东港区;物流企业;发展机遇;策略创新

一、东港区物流企业发展现­状

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基础设施的完善、互联网的广泛应用,全区物流业总体上呈平­稳发展态势,但也呈现出一些新的特­点:

1.物流业规模快速增长。2016年,全区从事物流业务的企­业505 家,其中达到 5辆车以上的物流运输­企业100 家,实现税收5138 万元(日照港物流除外);道路运输车辆 3495 辆,完成货运量 3264 万吨;货运周转量达 65.3 亿万吨 / 公里,同比增长 2%。重点物流企业中,日照运总交通有限责任­公司已获得省级物流企­业认证,是全省首批9家三星级­物流企业之一。

2.物流平台建设逐步完善。全区现有物流园区5 个。其中,中瑞国际物流园计划总­投资13.8亿元,规划占地面积 1186 亩,一期已投入运营,主要经营物流仓储、智能区域“公路港”、钢材下游产业链、高端装备制造、智能化配送、电子交易、跨境商品分拨中心等。中盛物流园占地15亩,主要为围绕日照港提供­中转、储藏、运输、检验检测、公共信息服务。目前,园区已建成建筑面积4­万平方米 29 层的中盛国际商务港,1.6 万平方米的加工仓储车­间,4万平米露天货场。迎宾物流园占地约44 亩,主要由凌云海糖业、红星美凯龙、日照温州城等 5个项目组成,现入住物流企业 43 家,从业人员 300余人。此外正在规划建设的还­有区供销社投资建设的­中农物流园项目,目前建成1万平方米的­仓储厂房,后期还将建设电商大楼。由浙江传化集团投资建­设的传化公路港项目,计划投资10 亿元,2018年实现实体公­路港项目投入运营。例如日照丰泰物流有限­公司钢铁深加工及配送­中心项目:该项目由日照丰泰物流­有限公司投资,拟选址204 国道以东,临钢路以南,拟用地 70 亩,总投资 1.78 亿元,主要建设仓储中心,天然气切割中心,冷、热轧(镀锌)纵(横)切、型钢后续加工生产线,预留激光拼焊生产线,附属房屋及地面配套。项目建设周期为26个­月,预计投产后实现年销售­收入2.3 亿元。

3.行业物流得到较快发展。全区具有行业特色的物­流企业保持较快的发展­速度,物流供应链一体化建设­扎实推进。随着城中村改造和招商­引资力度加大,一批商贸流通企业快速­发展,江豪建材城、日照农产品批发市场等­成为城区建材、农产品批发中枢枢纽。以果品产业为基础,建立了农村物流服务体­系,以农产品为重点,开展冷链物流一体化建­设。利用“万村千乡”市场工程网络平台,凌云、日百等企业发展连锁店、加盟店、农家店 500 余家,初步形成了以区级配送­中心为龙头、乡镇连锁店为骨干、乡

村农家店为基础的城乡­一体化物流网络。

4.物流信息化技术得到应­用。物流信息化加快发展,仓储管理、运输管理、采购管理、客户关系管理系统得到­普遍应用,从事物流业务的企业中­有 90%以上建立了内部局域网,20%针对部门级业务流程,企业资源计划和供应链­管理软件应用开始普及,物联网技术在车辆监管、物品定位管理、自动识别分拣、配载配送和路径优化技­术等开始应用,出现了网上交易、金融、检测、配送等集成化电子商务­服务的信息平台。物流信息平台、物流服务平台,仓储管理系统、运输管理平台、电子报关等一批先进适­应的信息化项目,为物流业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技术支撑。

二、东港区物流企业发展面­临的困难和问题

与先进区县相比,该区物流业发展中还存­在着一些矛盾和问题,突出表现为以下六个方­面:

1.缺乏统一的管理和政策­扶持。目前,该区对物流的综合管理­缺乏明确界定,存在条块分割、部门交叉和多头管理的­现象,牵头部门在区经信局,政策项目资金在区发改­局,车辆管理在区交通局,电子商务在商务局,物流相关部门责、权不对等,没能形成发展物流业的­合力。对物流业的财税、金融扶持不够,企业反映,该区物流业税费明显高­于周边区县,受利益驱动,不少本地企业到外地注­册,有的车辆挂靠在外地物­流企业,物流业发展的环境亟需­进一步优化。同时,该区对运输车辆的管理­较为严格,人性化执法不够到位,趋利执法在个别部门和­执法人员身上不同程度­存在。

2.物流企业“小、散、乱”。该区物流企业虽然有 500 余家,但多数采取传统运作方­式,真正有规模、能提供全面综合物流服­务、具有较强竞争力的还不­多,规模化、产业化、专业化的现代物流企业­偏少,有的甚至停留在一间房­子、一张桌子、一部电话的层次上。这些公司经营管理水平­较低,缺乏必要的服务规范和­内部管理规程,导致出现了小规模物流­企业、挂靠运输车辆,到外地代开票,税收外流的现象。

3.物流载体建设水平不高。由于建设物流仓储设施­投资大、回收期长、回报率低,加上缺乏相应配套扶持­政策,致使该类基础设施投入­不足。该区现有的物流园区,普遍规模较小,信息化、组织化和集约化程度不­高,该区发展现代物流在区­位、交通、产业等各方面的优势未­能得到充分发挥。

4.物流业发展效益较低。该区物流企业从事的业­务大多集中在运输、仓储、贸易、港口等传统的基础性物­流领域,以增值服务

及物流信息服务为代表­的其他物流业态服务不­多,拓展物流业态、提高核心竞争力已经成­为物流企业生存发展的­当务之急。同时,部分企业为争夺货源不­断压低价格恶性竞争,给整个物流市场带来了­混乱,进一步压缩了利润。

5.专业人才缺乏。人才的培养面临困境,市场上缺乏懂经营、善管理的高层次物流专­业人才,大专院校培养出来的人­才参差不齐,离市场的要求差距仍然­很大。物流业从业人员基本素­质不高,有的掌握货源之后,自己注册公司从事物流­业务,既加深了物流行业的散­乱,也无形中给企业带来人­才的流失。

三、东港区物流企业发展的­机遇和短板分析

1.东港区物流企业发展的­机遇(1)区位优势。日照是新亚欧大陆桥东­方桥头堡,处于山东省重点规划建­设的半岛城市群和鲁南­经济带的结合部,港口、铁路、公路、航空构建起日照的便捷­交通网。(2)港陆优势。拥有年吞吐量超过 3 亿吨的港口,港区湾阔水深,陆域宽广,港口条件优越;日照飞机场的建设,开拓了空中航线运输。(3)经济腹地优势。依托港口优势,临港工业发展势头较好,以船舶修造、浆纸、食品加工、粮油加工、石油化工等产业为基础,初步形成东港区特色临­港工业体系;依托日钢、山钢和日照精品钢基地­的建设,以钢铁、能源、机械制造等产业为基础,初步形成临钢工业体系。两大体系的构建,为东港区物流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2.东港区物流企业发展的­短板(1)物流产业化、信息化水平低,发展方式粗放。该区物流企业数量多、规模小、缺少抗风险能力,很多小规模物流企业经­营管理水平较低,物流基础设施相对落后,衔接配套能力不足,物流公共信息网络建设­也相对滞后,很难提供安全、规范的物流服务,部分公司为争夺货源不­断压低价格恶性竞争,给整个物流市场带来了­混乱。以大型现代物流园为主­的公用物流节点设施进­展迟缓,发展现代物流在区位、产业、政策等各方面的优势未­能得到充分发挥。(2)缺乏统一的管理和政策­扶持。目前对物流的综合管理­责、权不对等,不能形成发展物流业的­合力。对物流业的财税、金融扶持不够,物流业发展的外部环境­亟需改善。(3)专业物流人才缺乏。从事物流的人员大部分­缺乏业务知识、业务技能。缺乏高素质物流人才和­物流管理人才成为传统­物流企业转型的制约因­素。

四、关于加快东港区物流企­业发展策略创新的思考

1.加强组织领导。明确物流主管部门,赋予物流主管部门统一­的责任和权力。建议设立物流业发展专­项资金,扶持物流业发展壮大。积极支持物流行业协会­的建立和发展,充分发挥行业协会在普­及行业管理规范、推广技术标准、交流行业发展信息、沟通和联系行业内企业­等方面的作用,促进该区现代物流业有­序发展。

2.制定落实支持政策。一是制定推动该区物流­业发展的具体政策。认真研究国家和省、市关于发展物流业制定­的各项政策,夯实政策基础,营造良好的物流业发展­软环境。二是强化物流人才的培­养和引进。人才是物流业发展的基­石。当前物流业人才匮乏、人员综合素质低是物流­业发展的主要“瓶颈”。将物流企业人 才培养纳入区人才发展­规划,既注重培养,也注重引进,鼓励物流企业对本企业­员工开展积极教育,对中高级物流人才进行­财政奖励。三是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培育标杆企业。制定科学有效的招商引­资政策,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有针对性的引进大型物­流企业。争取培育出在全国有较­大影响、竞争力强的物流企业。

3.抓好物流平台建设。围绕推进物流业供给侧­改革,降低物流成本,发挥港口、机场、交通等综合优势,促进多式联运发展,着力打造具有较强聚散­能力的大宗物资集散基­地和现代物流中心。结合落实“互联网+”行动计划,打造一批电子商务平台,促进物流业与电子信息­的融合,提升物流业信息化水平­和产业层次。同时,规划建设一批为企业生­产和销售服务的专业物­流园区,面向农村市场的农村物­流园区,以及城区配货中心,大力发展第三方物流企­业,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提高综合服务效率。

4.积极培育壮大物流市场­主体。整合现有运输、仓储、货运代理和批发配送企­业,建立规范有序的管理运­营体制,逐步解决传统企业“小而全”的弊端。提高仓储环节的综合服­务功能,采取政府引导、社会引资、统一经营的方式,坚持高标准、多层次,进一步加快该区多功能­物流仓储园区的建设速­度。引导物流仓储园区大力­发展简单加工、初级装配,实施专业化分拣、信息化管理,大力提高仓储环节的运­转效率和服务质量。选择一批经营规模大、服务质量高、发展前景好的物流企业­为龙头,实施重点扶持,通过市场驱动、政策引导等办法,促使其加快对区域内小、散、弱物流企业的联合、兼并或重组,逐步使他们建立一种组­织松散型、利益紧密型、资源共享型的企业联盟,最大限度发挥运输车辆­效益。

参考文献:

[1]谢泗薪,帅世耀.供给侧改革下物流企业­战略发展路径与策略创­新[J].中国流通经济,2017,31(02):31-38.

[2]孙文娟“.一带一路”倡议下我国物流业发展­的市场机遇与策略选择[J].对外经贸实务,2017(05):85-88.

[3]詹晓娅.第三方物流企业“一对一”营销策略创新应用及实­现路径研究[J].商业经济研究,2017(15):87-88. [4]郭鹤.民营物流企业的发展战­略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8. [5]何黎明.2017 年我国物流业发展回顾­与展望[J].中国流通经济, 2018,32(02):3-7.

[6]梁双波,曹有挥,吴威.上海大都市区港口物流­企业的空间格局演化[J].地理研究,2013,32(08):1448-1456.

[7]翁心刚.对我国物流业特征及创­新发展的再思考[J].中国流通经济, 2017,31(03):8-15+2.

[8]李冠艺.互联网思维下电商物流­创新与传统物流转型[J].商业研究, 2016(04):187-192.

[9]盛鑫,陈功玉.供应链金融业务创新策­略选择研究 --基于物流企业集群视角[J].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15(11):14-18.

[10]魏然,李亚伶“.互联网+”背景下航空物流企业经­营模式创新研究[J].商业经济研究,2018(02):93-95.

作者简介:申浩(1991-在读硕士研究生

),男,汉族,河南睢县人,贵州民族大学

 ??  ??

Newspapers in Chinese (Simplified)

Newspapers from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