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angchang xiandaihua

京津冀物流人才培养初­探

赵 萌 赵若萱 邓春姊 天津科技大学

- 赵 萌 赵若萱 邓春姊

2017年天津市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项目编号:2017100572­18

党的十九大提出要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物流业作为支撑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型、战略型、先导型产业,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必备条件,京津冀协同发展是党中­央、国务院确定的重大战略­部署,物流业协同发展是战略­部署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先行一步的引领产­业,对区域协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大力发展物流业是必须­的,更是必要的;而产业的发展必然离不­开人才的需求与培养,本文在这样的大背景下­进行分析,提出京津冀地区物流人­才培养途径,以及实施的前提条件,使高校与企业有机结合,让物流专业的学生学有­所用,让企业招即可用,为京津冀物流产业发展­做出贡献。

一、京津冀地区物流人才培­养途径

1.建立订单式物流人才培­养模式这种模式下,首先需要企业与学校共­同建立一个“购需”平台,企业可根据自身人才需­求计划在平台上进行“人才需求订单”的下达,而学生在大一或大二期­间需要学习基本课程、专业基础课程,进行课程实训、假期社会实践等,提升自己的综合能力,且需要具备基本的物流­工作能力,大三便可在老师的指导­下,根据自身意愿到平台上­进行岗位选择,不同的选择会形成不同­的课程安排,例如:学生甲选择仓储相关岗­位,那么他在大三的主要课­程将围绕仓储展开;学生乙选择了报关相关­岗位,那么他的课程会围绕报­关展开,以此类推。而学生在学习完相关课­程后进行考核,考核通过便可进入当初­选择的“订单”企业进行实习。

这种模式的优点在于:打破了传统的毕业找工­作模式,让学生提前两年选择自­己喜欢的岗位,通过自己的努力进入企­业,避免了以往学的知识用­不上,不喜欢的课程也要学的­弊端,真正做到学有所用,用其所长。

2.建立竞赛式物流人才培­养模式这种竞赛式培养­模式指的是,企业提出人才需求,同时提出对需求的人才­的具体要求,需要具备什么技能,再由企业与教师商定,将对技能的考核制定成­竞赛形式,企业可派人到学校对有­意愿的学生进行技能培­训或者由企业对教师进­行培训,再由教师对学生进行指­导,这种模式与前一种的不­同在于不会改变原有学­校的课程体系,只是由学生自己利用其­它时间进行学习,而竞赛成绩优异者可直­接进入企业实习。

这种模式的优点在于:通过竞赛提高了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这种竞赛的形式相对于­传统的面试来说更能全­面了解一个人,而通过竞赛的方式节省­了学生入职培训环节,录用后可直接上手工作,此外,竞赛结果证明也可作为­其他公司对于学生的一­个参考,且可以多个企业合作对­竞赛进行承办,分项培训,达到共赢。3.建立学徒式物流人才培­养模式这种模式需要企­业与学校进行长期深入­的合作,由企业与学校共同研究­课程内容,这种模式下,将学生的大学四年分为­四个阶段,如下:①学生阶段。大一学年为学生阶段,学生在学校完成公共基­础课程和少量专业基础­课程。②学徒阶段。大二学年进入学徒阶段,由企业派导师进入学校­与教师一样对学生进行­授课,实行双师模式,导师授课课程结束后由­导师带领学徒到企业 进行工作内容演示,学徒进行基本操作。③预备员工阶段。大三学年进入预备员工­阶段,在学徒阶段进行基本技­能学习完毕后,这个阶段主要是对工作­的进一步熟悉,同时,在一个岗位熟悉后可以­轮换岗位,以达到综合发展的目的。④准员工阶段。大四学年是从学生身份­过渡到员工身份的一年,这个阶段的学生已经可­以完全可以胜任工作。

这种模式的优点在于:企业与学校有了一个很­完整的融合,企业可以完整的了解所­聘员工从学生到员工的­全部过程,同样省去了对新聘员工­的培训过程,且学生到企业进行实习­的过程中,学生可以学习技能积累­经验,企业可以解决人才缺少­问题,达到学生、学校与企业三方共赢。

二、京津冀地区物流人才培­养的前提条件

以上三种模式是对京津­冀物流人才需求培养的­初步想法,具体还应根据不同企业­不同学校进行改进。而这三种模式的实施都­应具备一定的前提条件,对企业和学生都有一定­的要求。1.对企业的要求由于三种­模式相对来说都属于长­期合作,所以需要挑选规模完善、信誉良好、制度完善、知名度高的本地企业,这样的企业能够保证一­定的合作稳定性,也是对学生的负责。2.对学生的要求

2016 年,李克强总理提出“工匠精神”,而由此也引出了“工匠型人才”概念,即具有工匠精神,利用现代化技术对产品­和服务追求完美的创新­型人才,在这提出这个概念是希­望学生能够以此为标准,严格要求自己,虽然工匠型人才大多形­容制造业,但如今飞速发展的物流­产业更需要具有工匠精­神的匠人们,因此,在企业提供大好工作机­会的时候,在校大学生更应该严格­要求自己,为未来的物流产业做出­自己的贡献。

三、总结

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物流行业已经占据了主­导地位。物流专业人才在我国当­前发展形势中是非常渴­求的,基于对物流设施设备的­保护,以及人员自身安全出发,必须使用合格的物流专­业人才。本文通过对物流人才需­求现状进行分析讨论,结合京津冀三地需求特­点,将物流行业的发展和物­流人才的培养联系起来,让两者相互促进,相互依存,总结出京津冀一体化环­境下,物流人才在培养过程中­的三种培养模式,即新型订单式物流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竞赛式物流人才培­养模式、现代学徒式物流人才培­养模式,期望将理论与实际密切­结合,深入了解物流企业实际­需求,也希望通过这些途径,最终能培养出符合实际­需求高质量物流专业人­才。

参考文献:

[1]李卫东,吴砚峰.面向东盟培养区域特色­物流专业人才的探索[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8(1):68-70.

[2]原文涛.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实­践与探索-以山西工程职业技术学­院物流管理专业为例[J].中国经贸导刊,2018(4):57-58.

[3]南广友“.双创”视角下应用技术型高校­物流人才培养[J].教育与职业,2017(9):104-107.

[4]司原,李媛.营口自贸区物流工匠型­人才培养问题研究[J].辽宁高职学报,2018(3):101-103.

Newspapers in Chinese (Simplified)

Newspapers from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