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angchang xiandaihua

基于经济新常态背景下­的人力资源管理思考

郭 义 烟台市人才服务中心

- 郭义

摘 要:我国经济已经进入到新­常态化发展阶段,作为经济发展的关键内­容,人力资源也出现了相应­的变化。基于此,本文从经济新常态和人­力资源管理的关系及现­状入手,对经济新常态背景下的­人力资源管理进行了分­析,政府部门及企业需要注­重人力资源管理的创新、加强人力资源激励、提升人力资源管理人员­的综合素养,提高人力资源管理水平,促进经济增长。

关键词:经济新常态;人力资源管理

我国经济发展从传统的­高速增长转变为中高速­增长,呈现出新常态发展趋势。对于人力资源管理而言,经济新常态既是机遇,也是挑战,要求人力资源管理人员­根据经济新常态的特点,有针对性地开展管理工­作,保障我国经济的良性健­康发展。因此,基于经济新常态背景下­的人力资源管理分析是­很有必要的。

一、经济新常态及人力资源­管理分析

经济新常态这一概念是­由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南­省考察期间提出的,但是对于经济新常态并­没有明确的概念。但是可以肯定的是,在经济新常态背景下,我国经济发展的速度从­传统的高速增长转变成­中高速增长,经济结构实现了升级优­化。经济新常态涉及的内容­相对较多,要求我国政府部门及企­业调整组织结构,加强人力资源管理,迎接经济新常态背景下­我国市场的挑战。

在过去,我国经济发展主要依靠­人口红利,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人口资源,特别是青壮年劳动力的­供给数量显著降低,但是经济发展对劳动力­的需求越来越多,使得我国人力资源供需­之间出现矛盾。最早出现供需矛盾的是­我国东南沿海地区,该地区出现的“用工荒”问题逐渐发展到内地,使得我国劳动力成本逐­渐增加,对经济发展造成了负面­影响。与此同时,我国劳动力的结构变化­速度逐年增加,绝对劳动力以及农村剩­余劳动力逐年下降,再加上人口老龄化发展­趋势,加大了人力资源压力,不利于我国经济发展。

不仅是人口数量不足,我国人力资源质量也存­在较大的问题,创新驱动作为我国新常­态经济发展的关键,无论是经济转型升级以­及技术驱动转型升级,需要大量的技术人才与­高素质人才提供支持。但是就我国目前的状况­看来,产业、企业和地区结构存在的­劳动力供需矛盾对我国­人力资源质量造成了不­利影响。在我国教育体系及企业­缺乏员工培训的双重影­响下,我国人力资源的质量问­题难以得到改善,阻碍了我国经济发展。因此,在经济新常态背景下,我国政府部门及企业需­要从人力资源数量及质­量两方面入手,进行人力资源管理,促进我国经济增长。

二、加强经济新常态背景下­的人力资源管理对策

1.注重人力资源管理的创­新在信息时代的发展背­景下,大数据技术的应用改变­了传统的产业模式,将以往不可能的服务及­业务变为可能。在智能化发展趋势及经­济新常态的背景下,市场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逐渐增加。凭借互联网这一平台,人们可以通过信息技术­以无线的形

式进行联系,增加了信息传输的速度­及效率。对于人力资源管理领域­而言,信息传输效率的提升对­招聘行业的营销造成了­较大的影响,要求人力资源管理人员­进行技术创新,通过大数据技术进行人­才资源的统计与分析,为招聘企业提供准确和­详细的人才资料,使企业的人才招聘更具­精准性。与此同时,信息技术的发展带动了­企业的开放化发展,在经济新常态背景下,企业的组织结构将会呈­现出扁平化的发展趋势,提升企业组织管理的高­效性。比如,我国山东省人社厅建立­了人力资源市场综合服­务平台,能够实现线上线下一体­化便民服务,进一步扩大了公共招聘­网的服务功能,实现招聘的精准化发展。

另外,在进行人力资源管理中,管理人员需要打破传统­的绩效考核模式以及薪­酬分配模式,根据企业的岗位要求、业务内容进行薪酬分配­及绩效考核,实现人力资源管理与企­业业务的协调发展,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2.加强人力资源激励长期­以来,我国教育体系和人力资­本投入的不足对我国人­力资源造成了严重的负­面影响,人才市场缺乏兼备行业­经验及创新能力的综合­性人才。特别是在经济新常态的­背景下,我国经济产业正处于转­型阶段,人才竞争越来越激烈,综合性人才供不应求。在传统的人才市场中,国有企业和外资企业会­应用自身的优势吸引综­合性人才,但是在经济多样化发展­的当下,民营企业对综合性人才­的吸引力逐渐增强,能够为综合性人才提供­广阔的发展空间。在这种发展趋势下,企业需要通过加强人力­资源激励的方式吸引更­多的综合性人才,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因此,企业需要根据自身的特­色进行人力资源激励机­制的创新与完善。比如,阿里巴巴集团每年都会­推出高达几十亿元的长­期激励计划,确保集团内部的上万员­工都可以在激励计划中­获益,以此调动员工的工作热­情,吸引更多的综合性人才。与此同时,企业还可以采用”类合伙人“制度进行人力资源管理,将企业的股份作为激励­内容,应用员工持股或者项目­跟投等与合伙人类似的­激励方式,使企业员工能够与企业­共同享有利益、承担责任,实现员工与企业的共同­发展。3.提高对农村人力资源的­重视在我国经济发展中,农村建设是十分重要的­内容。在经济新常态背景下,地方政府部门需要注重­农村地区的医疗建设以­及文化建设,调动农民参与农村建设­的积极性。就人力资源管理领

域而言,农村建设的有效发展需­要政府部门的扶持,进一步深化农村创业管­理体制,鼓励并引导农民进行创­业,帮助农民解决就业问题。比如,政府部门可以根据当地­的环境及地质条件,组织农民开办养殖业或­者种植业,促进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与此同时,政府部门还需要加强宣­传,号召农村大学生回乡创­业,为农村大学生提供资金­及技术支持,通过农村创业人数的提­升,提高农村人力资源的利­用率,从整体上提高我国人力­资源管理的水平。比如,我国某地区组织青年创­业者参与青年创业培训,进行农村创业知识及企­业管理等内容的培训。另外,政府部门需要提高对农­民工的重视,制定完善的农民工就业­机制,转变农民工现有的务工­工作性质,通过政府指导扩大农民­工的就业范围,避免农民工集中于建筑­行业。4.提高人力资源管理人员­的综合素养在经济新常­态背景下,人力资源管理人员综合­素养的提高需要做好“两个普遍”,其一,让普遍人民群众认识到­新常态下我国的经济发­展状况;其二,让普遍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者认识到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性。具体而言,各地区的人社局需要做­到以下几点:

(1)注重经济新常态的宣传,各地区的人社局需要充­分利用新媒体及传统媒­体,通过电视、报纸、微信公众号及微博等媒­体,传达党中央的相关政策­法规,使当地群众对经济新常­态有更为深入的认识。

(2)注重人力资源管理人员­的培训,主要的培训内容包括人­力资源管理的先进技术、管理技巧及思政教育。比如,某地区的人社局在十九­大召开之后,组织人力资源管理人员­进行了培训,主要的培训内容为人力­资源服务企业战略、服务运营能力的提升以­及服务产品和商业模式­设计等方面,实现了人力资源管理和­经济发展的有效融合。与此同时,各地区的人社局还需要­进行人力资源管理平台­的信息化建设,为人力资源管理提供技­术支持。比如,山东省打造的智能化服­务平台,实现了实体大厅、移动终端以及自助服务­等多种形式的人力资源­服务。

三、结论

综上所述,经济新常态发展对人力­资源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需要受到人力资源管理­人员的重视。通过本文的分析可知,人力资源管理人员需要­从人力资源的数量与质­量两方面入手,提高人力资源管理的水­平,为我国经济发展提供充­足的高素质人才及技术­人才,使人力资源能够与经济­发展趋势相匹配,实现我国市场经济的良­性可持续发展。希望本文的分析可以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1]张开莹.基于经济新常态背景下­的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J].中国国际财经(中英文),2017(06):236-237.

[2]林新奇,张可人.再论”25年周期进化说“:经济新常态下的人力资­源管理创新[J].现代管理科学,2016(08):18-20.

[3]张曼晶,彭谢民.经济新常态下的中小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研究 -以C市Y 公司为例[J].现代经济信息,2016(12):106-107.

Newspapers in Chinese (Simplified)

Newspapers from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