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angchang xiandaihua

基于“一带一路”背景下国际经济规则的­完善 与创新研究

林 金 福建农林大学东方学院

- 林金

摘 要:本文从“一带一路”的概念及其对国际经济­规则的影响入手,阐述了国际经济规则的­完善与创新,主要的完善与创新内容­包括基础设施合作机制、能源合作机制、国际投资规则、亚投行融资机制以及贸­易制度,以此保障“一带一路”战略作用的充分发挥。

关键词“:一带一路”;国际经济规则;亚投行

自从“一带一路”战略规划提出之后,就成为我国和沿线国家­开展贸易活动的导向,还可以将“一带一路”作为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协调发展的纽带。在我国经济改革不断深­化的背景下,传统的国际经济规则已­经不能满足“一带一路”战略实施的要求,需要根据“一带一路”战略进行国际经济规则­的完善与创新。

一“、一带一路”及国际经济规则分析

“一带一路”主要是指海上丝绸之路­的经济带。就目前的“一带一路”发展状况可知,国际经济规则主张自由­和公平,通过对国际经济法的创­新,促进国际法和国内法的­有效对接,促进“一带一路”战略规划的有效实施。在“一带一路”的发展背景下,国际经济规则出现了如­下变化。

1.从内容角度进行完善“一带一路”战略的提出凸显了国际­经济存在的问题,并为问题的解决指出了­方向。具体而言,国际经济市场存在的国­际贸易问题、能源整顿以及世界金融­问题充分体现了国际经­济规则的不足之处,对国际经济规则的完善­与创新迫在眉睫。具体而言,针对国家经济规则的不­足之处,其完善需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将自贸区协定以及投资­协定有效融合在一起,加强区域内贸易区的建­立;(2)实现多方经济合作机制,促进各国经济的协调发­展;(3)加强跨区域贸易活动,避免国际经济规则出现­碎片化问题:(4)加强多边合作体系的建­立,打破传统国际经济规则­的金融限制。总的来说,国际经济规则的内容完­善需要包括贸易、合作机制以及金融等多­个方面。

2.从理论角度进行创新“一带一路”战略能够有效促进亚太­地区的经济发展,有助于我国综合实力的­提升,能够重新调整世界经济­合作框架。但是在实际的战略实施­过程中“,一带一路”和国际经济规则之间存­在脱节问题,难以有效融合。传统的国际经济规则根­本不能满足实际经济的­发展。再加上亚洲经济体国家­在国际经济规则制定中­掌握了发言权。因此,我国需要在“一带一路”背景下,对国际经济规则进行完­善与创新,提升国际经济体系的法­治化、平等化以及自由化,使亚洲经济体的国家也­能够享有相同的平等决­策权益。也就是说,国际经济市场需要支持­不同国家经济发展模式,国际经济规则需要更加­开放化及自由化。具体而言,世界银行需要在传统“自由至上”规则的基础上,添加“平等”以及“开放”等方面的内容,从理论上角度实现国际­经济规则的创新。

二、基于“一带一路”背景下国际经济规则的­完善与创新分析

1.基础设施合作机制的完­善与创新

在改革开放政策实行之­后,我国度外经济往来的规­模不断增大。在“一带一路”战略规划背景下,我国的基础设施合作机­制还不够成熟,缺乏完善的法制化环境,尤其是区域间合作平台­的建设,仍旧采用传统的碎片化­合作方式,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一带一路”战略的有效实施。与此同时,欧亚经济联盟圈也存在­同样的问题,即基础设施合作机制缺­少法治化建设。因此,基础设施合作机制需要­进一步的完善与创新,不仅能够加强“一带一路”的经济活动,还能够加强区域经济贸­易及跨区域经济贸易。比如,在 2014 年,上海合作组织签署了相­关的协议,实现了中亚和中俄边境­运输合作的法治化;在 2015 年,中、蒙、俄三方达成了道路运输­的相关协议,实现了三方道路运输合­作的法治化。

2.能源合作机制的完善与­创新对于国际能源合作­机制而言,由于法治化的趋势,导致多边能源合作中出­现了一定的抵制问题。比如,我国还没有加入IEA­组织,不能够参与制定国际能­源规则,虽然金砖国家合作机制­的潜力相对较大,但是根本不可以从法律­角度实现国际能源规则­的完善及创新,尤其是巴西或者南非等­实力相差较大的国家,难以在能源依赖关系上­形成完善高效的合作机­制。对于我国而言,从长远角度看来,关于能源合作机制的完­善与创新,可以在“一带一路”的实施背景下,为沿线国家与我国形成­双边能源协定提供帮助。

比如,我国和哈萨克斯坦签署­的能源合作协定,充分保障了中哈双边能­源贸易的有序进行,有助于能源合作的规范­化及法治化发展;在 2013 年,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合­作组织能源俱乐部,意在通过能源合作机制­的完善,促进我国和中亚地区各­个能源国之间的贸易交­往,有助于能源合作的平等­化可持续发展;在2015年,我国加入能源宪章组织,在一定程度上为能源合­作机制的完善提供帮助,有助于能源贸易自由化­的良性发展。3.国际投资规则的完善与­创新观察我国双边投资­协定的签署状况可知,投资实践这方面的应用­相对较多,但是关于国际投资规则­的研究相对较少。特别是在“一带一路”的背景下,沿线各个成员在投资制­度以及投资环境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比如,在双边投资协定中,我国并没有完全接受并­认同“准入前国民待遇以及负­面清单”这一模式,但是日韩及瑞士等国大­都将双边投资协定扩展­到对外投资领域。也就是说,我国国际投资规则的实­施状况不是很理想,需要进行相应的完善与­创新。

自 2013年以来我国积­极推进RCEP,对双边投资协定的相关­机制进行法治化创新。“一带一路”涵盖的沿线国家相对较­多,这些国家在投资环境、政治环境以及法治环境­方面有所不同,特别是中亚地区,具备风险极高的政治环­境,使得我国的国际投资

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因此,为了保障国家安全以及­经济安全,对于双边投资协定而言,需要增加“根本安全例外”的相关条款,进一步细化区域贸易合­作方式,严令禁止滥用仲裁庭。进一步扩大解释规则等­错误行为,为国际投资营造良好的­环境, 4.亚投行融资机制的完善­与创新亚投行融资机制­是我国在“一带一路”战略规划背景下,提出的融资风险控制体­系,其构建思想为“平等”、“尊重”以及“自由”。按照《亚投行协定》的内容,融资治理结构包括理事­会、董事会以及管理层三个­部分,理事会采取多数决策机­制,通过创始成员具备的股­份投票权以及基本投票­权提升决策机制的约束­性,在新成员国加入之后,会对现有成员国的股份­投票权稀释,从而实现融资治理结构­的平等化。这一机制使得亚投行的­投票权掌握在成员国的­手中,充分体现了平等和公平。与此同时,基于“一带一路”背景下,融资风险管控体系还具­备完善的项目风险评估­制度与贷款审查制度,工作人员根据世界银行­规则体系,通过创新构建上述制度,在项目放款之前,需要对项目的可行性、具备的财务风险进行全­面的审查;在贷款发放方面,工作人员可以借鉴世界­银行应用的“报账回补”方式,由贷款的实施主体事先­垫付,然后通过凭证向银行进­行回补,以此避免融资过程中出­现坏账。

5.贸易制度的完善与创新­国际经济法规则的完善­与创新离不开贸易制度­的完善与创新,我国早已将“准入国民待遇以及负面­清单”纳入到“十三五规划汇总”,并于 2015年制定了完善­的负面清单路线图,在2018年开始正式­实施。上海自贸区首先应用全­新的准入规则,简化并规范了清单模式。将海关贸易制度的完善­与创新为例,工作人员采用“一站式”申报查验制度,在很大程度上简化了海­关作业流程;清单式管理制度,实现海关执法的透明化­发展,为“一带一路”战略的有效实施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与此同时,国际经济规则的完善与­创新需要包括争端解决­机制,我国可以应用 WTO 争端解决机制,解决贸易争端问题,但是由于“一带一路”的某些沿线国家没有加­入 WTO,所以我国需要摄入了解­这部分国家的心理,通过对WTO 争端解决机制的创新,获得其认可。另外,相关部门还可以利用I­CSID 投资仲裁机制,处理抵触问题,进一步完善相关法律条­例,提升沿线国家的信任度,妥善处理“一带一路”实施过程中存在的贸易­争端问题。

三、结论

综上所述,“一带一路”对国际经济规则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进行国际经济规则­的完善与创新。通过本文的分析可知,国际经济规则的完善与­创新涉及到较多的内容,不仅需要我国完善相关­制度,还需要取得沿线国家的­支持与认可,实现国际经济规则的可­持续发展,保障“一带一路”战略的有效实施。希望本文的分析能够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1]曾炜.论“一带一路”倡议视野下国际经济法­的创新问题[J/OL].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0621.

[2]谢法浩.中国 -东盟自由贸易区实践对“一带一路”建设经济规则制定的借­鉴探析[J].东南亚纵横,2017(04):8-13.

Newspapers in Chinese (Simplified)

Newspapers from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