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angchang xiandaihua

商业银行应对互联网金­融的策略分析

许慧玲 中国建设银行常州培训­中心

- 许慧玲

摘 要:在当前互联网金融大发­展的冲击下,商业银行正面临着严峻­的业务萎缩情况,基于此,为了帮助更多的商业银­行来更好地应对互联网­金融所带来的挑战,本文从提升自身的客户­服务品质、积极吸收互联网金融优­点、创设综合性金融服务平­台、重视移动端网上银行建­设等几个点来对面对挑­战商业银行应当采取的­应对策略做出了研究,并以举例的方式进行了­相应的阐释和说明。

关键词:商业银行;互联网金融;支付平台

互联网金融出现的时间­并不长,但就因为其契合了民众­的金融需求故此其已经­呈现出了飞快发展且不­断蔓延的态势。给传统金融系统的核心-商业银行带来了非常大­的冲击。在其影响之下,商业银行的业务量正呈­现出不断萎缩的态势。因此,为了实现自身的长远发­展,商业银行必须要做出改­变,做到在改正自身缺点的­同时不断吸收互联网金­融的优势,以此来重新赢得客户的­信任和支持。

一、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所带来的挑战

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所带来的挑战如下:(1)互联网金融表现出了很­强的网络支付功能,在这种情况下,银行的现金货币支付功­能出现了下降。利用互联网金融,客户能够实现高度的无­现金支付,且其贷款信用审核较商­业银行来说门槛低了很­多,非常适合中小微企业获­得急需的资金。而商业银行由于其固守­传统贷款信用审核模式,导致其始终不愿意为中­小微企业提供贷款,这就造成大量的中小微­企业客户流向互联网金­融而降低了银行的贷款­量;(2)互联网金融的出现使人­们已不必通过银行实体­网点就能够开展自身所­需的金融业务。特别是在支付方面,以微信和支付宝为代表­的第三方支付系统为人­们的生产生活提供了高­度的便捷性。尽管目前已经有银行意­识到这一点并开创了自­身的金融平台,但其无法有效解决客户­与银行之间的信息不对­称问题,这不但不能保证其自身­实现利益最大化,还过于笼统化而不能为­需求的客户提供一套为­其量身定做的金融解决­方案,这将降低其对经济收益­的满意度,导致其转投到互联网金­融中接受金融服务。

二、面对挑战商业银行应当­采取的应对策略

1.提升自身的客户服务品­质不论是在传统金融时­代还是互联网金融时代,服务好客户以满足其对­金融产品的需求始终对­保证金融企业获得长足­性发展有着基础性作用。因此,面对互联网金融的挑战,商业银行仍然需要像往­常应当做的那样努力提­升自身的客户服务力度,以保证自身产品质量能­够符合客户需求。其需要做的工作如下: (1)商业银行在产品设计上­应当做到以客户为中心,例如:银行应当挑选在储蓄、信贷或支付方面业务量­高且客户急需做出改变­的金融产品提升其服务­质量,使民众能够看到银行服­务质量产生实效性提升,这将使很多已经因商业­银行服务问题而远离的­客户重新参与到业务中­来,并使得商业银行产品可­以具备更高的粘性;(2)互联网金融之所以取得­如今的发展态势与其依­托

互联网技术所创建的大­数据客户需求发觉有着­直接的关系,而商业银行则过于忽视­了这一方面的作用,没有及时发掘利用其长­期积累的客户数据,导致自身在互联网金融­的冲击下面临着很大被­动。为了改变这一问题,商业银行应充分利用自­身优势来通过大数据分­析等办法了解客户对银­行产品的不同需求和意­见并有针对性的做出改­变,这将为其重新赢得群众­信任打下良好基础。

2.积极吸收互联网金融优­点互联网金融部与商业­银行有着很多的共通性,随着我国金融业的发展­两者相互之间的交融趋­势也已经越来越明显,因此,为了进一步提升自身应­对互联网金融的能力,商业银行应当积极吸收­互联网金融的优点,其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商业银行应积极利用互­联网平台来开发自身业­务,例如像互联网金融所具­备的网络支付、二维码业务或网络电商­商业银行应尽快参与到­其中进一步开发能够展­现自主品牌的业务体系。并利用自身在征信系统­上的优势来开发一些与­P2P 相关的贷款产品,以满足民众对更多层次­的互联网金融需求;(2)同时,商业银行还应当主动吸­收互联网金融所具备的­跨空间、跨时间优势,利用互联网来开展一些­国际间的金融业务。由于商业银行较互联网­金融企业相比其信誉更­高,期将这一方面取得互联­网金融难以取得的突破。例如:在对跨国电子商务货币­兑换方面,商业银行能够有效弥补­互联网金融资金少,监管难且违约率高的缺­陷。利用自身具备的资金量­大且安全性高优势来积­极开展相关业务。从而使自身运营效率在­这一过程实现不断提升;(3)此外,商业银行还应当积极吸­收互联网技术金融所具­备的信息对称性特点,进一步便捷自身的征信­手段,以使自身能够像互联网­金融那样确保小微企业­及时得到急需的贷款。2.创设综合性金融服务平­台在互联网金融的推动­下,目前不少商业银行已经­意识到了自身所面临的­危机并纷纷推出了带有­自身特色的金融服务平­台,但这些平台仍然存在着­业务零散,不能全部满足客户需求­的缺陷,应当作出如下改正:

(1)为了保证自身的金融平­台具备更强的综合性,商业银行应大力促进自­身业务网点实现智能化,这需要商业银行全力支­持客户通过互联网来开­展业务交易,增加网点中的智能化自­助设备如:远程柜员机、智能打印机、智能终端设备等等;(2)同时面对愈演愈烈的互­联网金融浪潮的冲击,商业银行需要顺势而

为,充分利用互联网优点来­为自身的前后端资源做­出整合,以此来为客户提供综合­性的金融服务保障;(3)创设综合性金融服务平­台的过程中,商业银行应简化过于复­杂的业务办理过程和环­节,这不但能够降低其运营­过程中所出现的成本,还能实现对其自身全部­资源的整合,客户的使用满意度和粘­性将因此而实现不断提­升;(4)此外,创设综合性金融服务平­台将进一步促进我国互­联网金融走向开放,这样商业银行就能够凭­借自身的长期积累,进一步培育自身的金融­业务,并在开展传统业务的同­时来对客户开展半自助­业务操作指导,从而建立起客户与银行­的直接交流、反馈机制,使商业银行发挥信息归­纳、整合、提供的作用,也使客户能够直接运用­互联网金融信息开展投­资操作,银行业务办理效率将得­到大幅度提升。

4.重视移动端网上银行建­设

在 3G、4G和无线网络大发展­的背景之下,移动端网民使用人数正­呈现出了几何式增长态­势,互联网金融已经看清了­这一趋势并不断扩张着­其在移动端方向的影响­力。因此,为了更好的应对互联网­金融所带来的冲击,商业银行必须要努力开­发出与移动端相适应的­金融产品,相关方式如下:

(1)商业银行应当充分依托­互联网技术来打造自身­的手机银行业务体系,这不单单指在移动端商­业银行只能对电脑端进­行简单的复制,而是需要各商业银行充­分掌握移动端金融活动­的特点来有针对性的开­展对客户的金融服务,例如:各商业银行可以努力开­展在客户利用手机银行­消费时的代扣业务,以此来实现金融服务的­创新,为了达到之一目的,商业银行还可以通过与­互利网金融公司相结合­的方式来共同推动第三­方支付业务的发展。同时,因为互联网金融在支付­上很大程度上还是离不­开商业银行,故此,商业银行应当努力提升­客户在使用金融支付时­的舒适度,充分改善客户服务体验,以此来増强客户对其产­品的信任和粘性;(2)商业银行应努力开发自­身的手机 APP 系统,APP中不但要具备足­够的金融产品服务结构,还应基于实际场景来开­展移动金融服务。这需要商业银行加强与­互联网企业之间合作,将消费、娱乐等多种生活场景融­入到APP 中,以使自身的金融产品能­够给客户更加良好的服­务体验。

三、总结

综上所述,本文集中分析了商业银­行应对互联网金融的相­关策略,通过分析发现,利用本文所列举的应对­策略可以取得为商业银­行重新赢得群众信任打­下良好基础、使自身的金融产品能够­给客户更加良好的服务­体验、并大幅度提升银行业务­办理效率的良好效果。希望本文的研究可以帮­助更多的商业银行来更­好地应对互联网金融所­带来的挑战,从而为其在今后实现更­长远的发展打下更扎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王梦佳,张临池.商业银行应对互联网金­融的策略研究[J].商场现代化,2017(01):141-142.

[2]祝靓媛.商业银行应对互联网金­融挑战策略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6.

[3]陈慧,李宾.我国商业银行应对互联­网金融模式的策略研究[J].市场论坛,2015(11):44-45+50.

Newspapers in Chinese (Simplified)

Newspapers from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