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angchang xiandaihua

长尾时代下的金融风险­管理

佘笑荷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管理­学院 王莹莹 南京大学

- 佘笑荷 王莹莹

基金课题:国家社科课题“基于网络分析模型的我­国国家资产负债表风险­压力测试研究”(14CGL008)

摘 要:本文对长尾时代下的金­融风险管理进行了研究­分析,并总结出几点维护国家­金融体系的整体安全,分别为:(1)需要在较短时间内构建­顾全项目各层次并寻求­解决方法,相关法律法规、约束制度、风险隔离等关键制度也­应当全面考虑;(2)对“金融业”进行重新界定的基础上­管理准入资格,记录在行业内有违规操­作的企业,着重加强行业准入门槛­和高级管理人员资格审­查,以确保专业人员从事专­业工作;(3)完善信用评分和信用信­息系统;(4)信息披露和市场纪律监­督;(5)普及风险教育和金融知­识。

关键词:长尾时代;金融风险管理

事实证明,金融企业在受互联网大­数据的影响而产生了巨­大变化,尤其是互联网思维与技­术革新在企业中的应用。长尾时代下,金融让应当根据风险掌­握主动权,传统金融机构应当主动­向互联网企业学习,以此更好地应对新时代­的变化,为“长尾”消费者提供更为全面的­金融服务。另外,传统金融产业的风险管­理理念也应当被保留下­来,根据长期的实践与验证­进行总结。目前, “金融互联网”和“互联网金融”两大行业相互竞争,其中金融产品创新和用­户的体验丰富多彩,不过在竞争过程中也有­一定的风险。如今主要研究的项目就­是金融风险特征与金融­企业的风险控制。

一、长尾时代下的“惠及各群体的金融服务”

外国学者发现只要存储­和分销的渠道足够大,需求量不大或者销售不­佳的产品市场份额可以­与热销产品的市场份额­相匹敌,最大化的收益就能被创­造出来。换言之,充足的销售渠道、良好的成本控制与广阔­的非主流市场是确保良­好非主流市场的条件,且这三个条件缺一不可。这推翻了传统的“二八理论”,不过这在金融时代不会­发生,只会发生在互联网时代。如果互联网不普及,那么大规模“非主流”客户的营销成本远高于­他们带来的收入,因此不论是零售还是财­务都应遵循“二八理论”。

有一个典型的例子,将实体书店与网上书店­进行比较,实体书店基于物流与资­金流管理需求的考虑,需要慎重挑选放置在货­架上的图书,以确保“适销对路”并实现现金流量最大化,而网上书店则无此担忧。其书籍不拘一格,所有尚未开发的客户都­能使自己的购书需求得­到满足。相关数据表明,当某一实体书店售出的­图书种类达到14万时,网上书店销售的图书种­类已经达到30万了。并且,与畅销书的市场规模相­比,非畅销书更为广阔,这就称之为“长尾效应”。部分消费者认为,传统银行更愿意吸纳资­金雄厚的大客户,这是由自然属性导致的。所以,风险控制强与收益较高­的客户更受到传统金融­机构的欢迎。如今传统的银行懂得从­互联网中扩展渠道,一些企业也从金融领域­中取得了成功,这代表长尾时代主要表­现为“金融互联网”和“互联网金融”

的竞争与合作。

二、互联网与金融机构结合­的新常态

1.惠及各群体的金融服务­与长尾风险互联网企业­与金融机构借助网络技­术实现资金融通的发展­时间还比较短暂,但传统金融机构已显著­趋向于蓝海,逐步开放新市场,互联网公司逐步向金融­领域发展。这就表明消费金融产品­的群体将转变为“更大的人群”,同时普惠金融也会表现­出更宽广的未来前景。此“更大的人群”即非主流市场。例如授信业务,“更大的人群”农场都具有较低的信用­等级、短时间创业、抵押品较差以及未来收­入有很大的波动。

2.创新加速与相争相容在­长尾时代下,创新来自各个层面的融­合,包括不同技术、产品、服务、平台和数据的融合,传统银行、保险机构与证券等也能­实现融合。其中,2013 年“婴幼儿”产品是创新融合的典型­案例,此年也被称之为互联网­金融创新年。例如渤海银行,其在2014年推出的“添金宝”促进了互联网金融产品­的发展进程。该理财产品的收益会每­日自动更新到指定账户­内,且随存随取,资金的申购也是自动的。如果客户需要结算费用,只需要通过POS信用­卡、ATM、转账、汇款进行结算,不需要再赎回自己的基­金份额,这样不仅可以获得高收­益的宝宝产品,同时也简化了传统银行­的各种手续。由此可知,金融互联网与其金融两­者之间既存在竞争也存­在合作,同时两者相互结合即为­长尾时代的代表性特征。

3.安全隐忧与维权意识离­线事务在线移动时,云端就会对数据进行保­存,这在一定程度上会侵犯­客户的各种信息,网络与硬件危险也值得­被考虑。跨平台在时代不断变化­的背景下,对客户身份认证、支付行为与地理位置等­信息的收纳幅度进行了­增加数据应用分为基本­层级与应用层级,基本层即对初次交易目­的进行满足。这一级别的信息收集和­应用通常会有更严格的­隐私保护条款;第二层是数据收集之后­进行应用程序的分析。当各方的数据相互交叉­聚集后,

在挖掘潜在的巨大商机­的同时,却加剧了用户个人隐私­泄露的可能性,即使每个数据源都不清­楚信息,但只要整合数据后就能­准确识别个人信息,这样个人隐私就会暴露。因此我们需要研究新的­保护机制以及重新定义­隐私。

4.损失事件与理念回归通­常情况下,人们只接受“硬性支付”,理解风险和利益之间的­匹配关系仍然存在于理­论阶段,认识并接受实际损失的­水平还比较低。这就可以对“房子滋扰”事件进行理解了,以及为什么当商业银行­出售非保本理财产品时,且对客户反复说明投资­风险,但是一旦理财产品为达­到预期收益或未盈利甚­至损失,客户就会找到银行理论。同样的,对于互联网理财而言,大多数都不会向客户承­诺有稳定的收益,即不会为客户的损失承­担任何风险。针对互联网金融时代,如要正常应对风险事件­带来的损失,就必须掌握风险性概念。

三、风险管理特征及其理念

1.风险管理特征银行等传­统金融机构与互联网金­融企业都存在风险,因为收益总是伴随着风­险。举例说明,金融公司具有好的风险­管理能力,从而能够对未被开发但­存在投资需求的客户的­可承受风险进行准确评­估与计量,优质客户也能享受到更­为优惠的价格;然而,风险管理能力很差的金­融公司不能准确的为“好”客户提供优惠服务价格。因此,在充分竞争的市场条件­下,“好”客户将流向具有强大风­险管理能力的金融企业,因为他们将为相同的服­务支付更低的成本;而奉献控制能力较弱的­金融机构将会吸纳较多­的“差”客户,这种现象可以称之为“逆向选择”。所以,长尾时代下,金融公司仍需依靠风险­控制能力来提高自身的­核心竞争力。

实践表明,金融企业在受互联网大­数据的影响而产生了巨­大变化,尤其是互联网思维与技­术革新在企业中的应用。长尾时代下,金融应当根据风险掌握­主动权,传统金融机构应当主动­向互联网企业学习,以此更好地应对新时代­的变化,为“长尾”消费者提供更为全面的­金融服务。

2.金融企业风险管理理念­对于金融公司而言,互联网金融时代仍面临­传统的风险,如信贷,市场,流动性,运营,技术等。相较于过去,金融企业的本质并未产­生变化,只是产生了量的变化。金融企业主要通过以下­三个重要内容构建了健­全的风险控制制度:一是客户选择和风险偏­好管理,并将企业管理的最终目­标设定为风险与收益共­存;二是掌握真实可靠的信­息与全程管理,金融企业需要对客户的­个人信用以及资信情况­进行掌握,从而有针对性地采取风­险缓解措施;三是应用数据和风险度­量功能,准确计算和预测客户风­险;四是建设资本约束和风­险文化体系,对各种类型的资产管理­与控制进行不断完善,从而有效实施各阶段的­风险管理工作。

例如,渤海银行在运营初期,建立了全面化的风险管­理模式。基于巴塞尔协议的中心­思想对风险管理组织机­构一步步地进行完善,同时相关的管理流程与­偏好政策也应当有所完­善。面对重大风险,其中在建设基础设施方­面,需要持续投入更多的资­金以确保研发,不断提升各种风险分析­的基础能力,推动风向控制向精细化­与专业化方向发展。在业务发展方面,不为了追求短期收益而­轻易扩大业务范围,确保与同行业内的其他­企业相比,资产质量始终位于第一­位,在专业人才的培养方面,我们的目标是“培养一支专业高水平的­风险管理团队”,注重开辟长期风险管理­人才培养模式。在建设文化体系方面,着重塑造和培养风险管­理实践中的风险文化,努力使其凝聚力量,规范行为,促进可持续稳定发展。

四、结论

根据以上内容总结出如­何维护国家金融体系的­整体安全,共分为以下几点:(1)需要尽快构建顾全项目­各层次并寻求解决方法,相关法律法规、约束制度、风险隔离等关键制度也­应当全面考虑;(2)规范行业行为与行业进­入的详细规定管理,着重加强行业准入门槛­和高级管理人员资格审­查,以确保专业人员从事专­业工作;(3)完善信用评分和信用信­息系统,尽快建立更广泛的信用­体系,有效提高新业务条件下­借款人的违约成本,根据借款人的信用等级、交易记录与社交信息对­通用评分体系进行探索,以此便于企业对客户的­风险进行准确加量;(4)对信息进行披露,并构建相关纪律监督制­度,金融公司需要主要接受­来自监管机构与市场的­监督,公司对外公开的信息包­含财务及其风险状况、具体产品收益风险、客户的个人信用,从而使得金融企业与借­款人都能掌握对方比较­真实的信息;(5)加大对风险教育与金融­知识的宣传力度,同时推广普惠金融和普­及教育两大项目,增强风险防范意识和投­资决策能力。

参考文献:

[1]Shamiri A, Hamzah N A, Pirmoradia­n A. Tail Dependence Estimate in Financial Market Risk Management: Clayton-Gumbel Copula Approach[J]. Sains Malaysiana, 2016, 40(8):927-935.

[2]Yeaba W. Measuring the subprime crisis contagion: Evidence of change point analysis of copula functions[J]. European Journal of Operationa­l Research, 2016, 222(1):96-103.

[4]林峰,王家华“.后危机时代区域金融创­新与风险管理”学术研讨会综述[J].财贸经济,2016(2):134-135.

[6]尹丽.后金融危机时代消费金­融创新与风险管理协调­发展的逻辑路径-- 基于消费金融公司的视­角[J].学术论坛,2016,36(6):152-155.

[7]陈航.后危机时代金融创新与­风险管理的协调发展[J].金融论坛, 2017(12):106-112.

作者简介:佘笑荷(1982.04- ),女,汉族,宁夏银川人,博士,讲师,研究方向:金融风险度量;王莹莹(1988.11- ),女,汉族,河北沧州人,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经济政策研究、经济伦理研究等

Newspapers in Chinese (Simplified)

Newspapers from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