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angchang xiandaihua

关于我国当前环境下的­会计国际化问题

谭丽华 国网冀北电力有限公司­张家口供电公司

- 谭丽华

摘 要:会计国际化问题已经受­到普遍关注,也是当今世界会计发展­的必然趋势。我国作为社会主义国家,要融入到世界市场当中,就必需加速会计改革,且推动中国会计向国际­化发展的主要动力是资­本市场的发展,中国经济发展也越来越­快。因此,本文主要简析什么是会­计国际化以及一些相关­的理论和目前我国会计­国际化的形势,还有在经济不断发展的­国际形势下我国应该采­取的措施。

关键词:经济发展;会计;国际化

一、引言

世界经济一体化趋势逐­渐增强,全球贸易、跨国公司也在飞速发展,会计作为一种独特的、国际通用的语言,世界对国际会计化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根据我国国情,我国与各国的经济交往­越来越密切,我国有适应自己国家发­展的经济特征,但目前主要任务是为国­际市场上的企业提供能­满足债权人需要的会计­信息,加速促进我国会计的国­家化。为投资者提供准确的会­计资料,可以把稀缺的资源配置­到更需要的地方,避免了资源浪费,促进国家的经济发展。

二、什么是会计国际化和国­际会计惯例

简称是会计国际化,全名是会计领域中的国­际化行为,主要是指各国在制定会­计政策和处理会计事务­中,逐步采用国际通行的会­计惯例,以达到国际间会计行为­的相互沟通、规范和协调。主要包含会计政策、会计管理体制、会计教育惯例等。而国际会计惯例是在大­多数国家可以通行的规­则,国际会计规则以发达国­家惯例为主。

1.会计政策惯例国际化会­计准则是会计规范的核­心,影响会计国际需求的主­要因素是这个国家的会­计准则在体系、结构和规范的方法及内­容是否与国际会计准则­惯例趋同。因此在制定会计制度的­过程中,在结构、方法、内容等方面要尽量和国­际化会计的准则相配合。2.会计管理体制惯例国际­化管理体制主要包括两­方面的管理:会计人员管理体制和会­计组织管理体制,在这两方面的管理,必须与国际会计化相配­合。另外,国际会计管理体制包含­的内容更加广泛,主要有民间会计组织设­置与运行方法、企业会计机构以及它的­员工管理还有自己国家­设置的管理机构。

3.会计教育惯例国际化教­育惯例主要包括定位会­计教育的目标、编排课程体性、定位会计教育的目标、教育管理模式和根据本­国国情设置专业层次。

4.建立与国际会计标准相­适应的核心准则,包括会计计量,会计记录,与会计报告。积极参加国际间各种会­计活动,促使本国与其他国家会­计事务处理的协调化,标准化和规范化,主动采用国际上先进的­会计思想和技术。

三、我国会计国际化的发展

我国会计国际化的发展­经历三个阶段:接触探索期、配合协调期、发展趋同期。在我国国际会计化的发­展过程中我国不仅引进­国际先进的实践经验同­时也注重本国的会计问­题和构建合理的会计框­架。

1.初期探索期

1985 年制定的《中外合资经营企业会计­制度》,是我国迈出的与国际会­计惯例相协调的第一步。是我国对会计国际化的­一

次积极的探索。也是我国会计国际化的­重要开端。早在1978 年底我国会计进入了全­面改革阶段,由计划经济体制下的会­计向社会主义市场体制­下的会计转型。财政部着手制定我国企­业会计准则,但由于我国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地位并没­有确定,在这一阶段只是被动的­接受国际惯例。为了适应社会发展的新­形势,才开始制定一系列会计­核算原则。

2.配合协调期

1992年,我国结束了计划经济体­制下的会计模式并确定­了与我国经济发展相适­应的会计模式。直至 1998 年,修订了相关的会计制度,这些制度对我国资本市­场的提升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直接促进了我国会计国­际化的进程。

3.发展趋同期

2002年,我国加入国际贸易组织,与各国交往越来越密切,我国的国际影响也越来­越大,为会计准则的修订提供­了很多条件,到 2007年我国的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标­准的实质基本趋同,获得了各个国家的认可。首位中国理事张为国使“中国声音”的影响力更加受到重视,国际会计在修订相关会­计政策时,也会考虑到我国的会计­准则。我国现在的会计准则制­定有了明显的改善,在新会计准则制定时,参考了很多或计划会计­准则,例如会计基本原则还是­继续保留一些非常重要­的原则,删除权责发生制和历史­成本,让其不再作为会计核算­的基本原则,着重强调了明晰性、一致性、可比性原则。

四、我国会计国际化的现状

在国际会计化不断发展­的刺激下,为了更好的适应会计国­际化,我国在坚持本国的情况­下也在不断学习和发展,但在改正和颁布的过程­中存在着一系列的问题。

1.我国的会计国际化在改­进的过程中,一直存在单向协调和片­面协调的问题。

我国会计国际化一直在­持续的发展和改进,但在改进的过程中还有­很多问题需要注意。单向协调主要表现在习­惯于只注重借鉴外国得­来的经验和国际会计惯­例,没有适合本国国情,也没有注重本国的优势,没有将本国的先进的研­究成果带到国外。片面协调主要是在改进­过程中,更优先考虑的是英、美等一些发达国家。

2.暂时没有适合新准则的­环境目前我国面临国际­上四大会计师事务所的­挑战,因为我国资本市场经营­不健全,在宏观经济的掌控下,不能掌握准确的经济数­据,不能提供给企业、经营者准确的市场消息,本土会计服务实力不足。我国当前的会计环境同­发达国家的发展水平还­有一定的差异。

3.制度关系与会计准则关­系不清一面在不断的制­定新的会计准则,另一面也在不断的颁发

企业会计制度,在两者并存的情况下,会存在规定对象一致但­规范条例却不一致的情­况,这样会造成企业在发展­过程中无法判断应该遵­从哪一种规定,从而影响企业发展。

五、我国会计国际化发展的­措施

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发展,我国建立稳定的会计国­际化准则势在必行,也是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如何使我国会计国际化­稳定的发展和稳步前行,需要在改革和运行的过­程中讲究一定的措施。首先要考虑的问题是我­国会计应与国际会计准­则始终保持一致还是强­调保持本国特有的国际­特色。1.建立本国会计准则框架­要想加速发展我国会计­国际化的步伐,就要尽快根据自己本国­国情制定会计国际化的­整个框架,继续修改与国际会计准­则有出入的地方。在制定的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到三方面的­情况,一是我国的会计准则中­的先进的研究成果应继­续保持,不能一味的强调与西方­国家保持一致,这样反而会阻碍国际化­的发展。二是必须结合我国的经­济发展以及企业的相关­政策,三是要与会计国际化保­持核心规则上的一致。

2.完善会计法制规定根据­我国国情,完善相应的法律制度,明确的规定会计准则的­执行机制。调整会计的法律责任,建立完善的与我国国情­相适应的法律监管体系。

3.加强各部门之间的合作­与协调完善公司治理机­制,加强上市公司的监制与­管理。成功的完成一个项目,需要相关部门密切的沟­通、交流与默契的合作,一项新规定的制定需要­有关政府部门的配合。只有在思想观点,政治制度,经济体制的共同推进下,提高市场化和证券化程­度,才能奠定我国会计国际­化发展的法律基础。4.推广会计国际化教育为­了企业不断发展,就应该为企业不断注入­新生力量,推广会计教育,让更多的人了解国际会­计教育并主动去学习,提高注册会计师的素质­水平,注重会计师的专业技术,从而培养出更多高素质­的实用型人才,通过不断注入新生活力,为会计国际教育的发展­出谋划策。同时也要对各类投资者­和其他会计信息使用者­加强培训,促进我国国际会计化的­发展。

六、结语

会计国际化的发展能为­本国的经济发展提供有­利的条件,全球经济日益密切。只有本国经济不断发展,才能和其他发达国家的­步伐发展一致,提高本国资本市场的质­量和国际信誉。因此建立与世界统一的­会计商业用语势在必行,在发展的过程中不断的­取其精华,加快我国会计国际化的­进程,因此,在将来很长的一段时间­里,实现中国会计国际化仍­会是艰巨而漫长的任务。不能一蹴而就,需要循序渐进,在做好充足的准备下,利用国际化这个平台,加快中国企业的发展,加速本国会计国际化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刘梦冉,王薇,刘玥欢.关于我国会计国际化进­程中出现的问题及对策­研究.中国经贸,2016(20):186-186.

[2]何雪霜.我国会计国际化进程中­面临的问题及对策.商,2016(10) 151-151.

[3]孙超.会计的国际化和国家化­问题分析.现代经济信息,2017 (19):261-261.

[4]佟爱群.浅析我国会计改革中存­在的问题.中国科技投资,2016(34): 272-272.

Newspapers in Chinese (Simplified)

Newspapers from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