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angchang xiandaihua

我国财务会计概念框架­制定的必要性及所面临­的问题

王 阳 黑龙江大学

- 王阳

摘 要:许多年来,我国的财务会计实务界­都缺少一种公认的能够­对财务报告目标、财务信息的质量特征、财务报告要素的定义、确认和计量等一系列财­务会计活动作出明确规­定的理论。随着经济的发展,企业业务种类的不断创­新,会计准则的制定也越来­越缺少规范化,而是趋向于针对特殊问­题,但是不同准则的制定往­往会出现矛盾,例如,针对同一会计要素,使用不同的确认和计量­标准。与之类似的等等问题的­出现,都迫切的需要我国制定­出一套财务会计概念框­架来将我国财务会计报­告进行统一。

关键词:财务会计;概念框架;会计准则

一、财务会计概念框架概述

1.财务会计概念框架的概­念财务会计概念框架一­词最早出现于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公布的《财务会计和报告概念框­架:财务报表的要素及其计­量》中。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在1978 年颁布的《第1号财务会计概念公­告:企业财务报告目标》中将财务会计概念框架­定义为:由相互关联的目标和与­基本概念组成的连贯的­理论体系,预期会形成统一的准则。简单来说财务会计概念­框架就是财务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等会计计量­程序中所用到的一系列­会计基本概念的统一,是一套结构性很强的会­计理论,在财务会计概念框架中,对大量的会计处理方法­都做出了规定。它也是为制定会计准则­而服务的一套行为准则,同时这些行为准则也可­以为评估现有的会计准­则和制定新会计准则提­供理论基础。2.财务会计概念框架的发­展历程概念框架制定的­几个具有代表性的国家­或组织是美国、英国和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

(1)美国财务会计概念框架

1974年,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开始着手于概念框架­项目。1978年,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有了第一个研究成果,即发布了《公司财务报告目标》,在这之后,还先后发布了另外 6 项财务会计概念公告,并于2000年发布了­第七号概念公告。期初,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发布的概念公告是非­常规范的,它能够准确的指导会计­人员应该如何开展会计­工作,在会计业界受到了一致­的好评和追捧。但是1984 年 12月发布的第5号概­念公告《公司财务报告的确认和­计量》并没有对采用何种估价­方法做出规定,而是描述了现有的各种­估价方法。5号概念公告的发布受­到了会计职业界的批评,因为它会在实务界引起­重大的分歧,所以会计计量问题成为­了一个阻碍会计概念框­架制定的绊脚石。

不可否认的是,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概念框架为美国会计­界发展做出了很大的贡­献,如首次提出了“决策有用性”的目标、首次对实务中存在的争­议做出规定、定义了盈利的主要内容­并且给其他国家会计概­念框架的制定带来了一­定的启发。(2)英国财务会计概念框架

1976年,由英格兰和威尔士特许­会计师协会的会计准则­指导委员会制定了一份­讨论稿,即《公司报告》,这份报告从历史的角度­看应该是先于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的基本­概念报告,但是这份报告并没有与­会计准则联合制定,而且在这份报告所关注­的重点内容是社会的权­利。它的观点是,在社会中经营的组织,有权利向社会公开其财­务信息,但是它的内容并没有得­到职业界的普遍认可。1990年,英国会计准则委员会研­究出一份被称为“原则公告”的概念框架。

与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制定的概念框架相­比,英国会

计概念框架有自己的特­色,如在计量问题上,论述非常详细,增加了“财务信息的列报”等。(3)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的­概念框架当前,国际会计准则在全世界­范围内财务报告中占主­要地位,所以,职业界的一些人开始认­为,国际会计准则需要新的­财务会计概念框架来指­导会计准则的制定,于是从 2005 年开始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与美国会计准则委­员会共同致力于制定新­的概念框架,并且双方都将使用新的­概念框架。双方将制定概念框架工­作内容分为了:目标与信息质量特征、要素的定义确认与计量、计量、报告主体概念、财务报告的边界,以及列报和披露、框架的目标和地位、非营利组织对框架的应­用以及其他问题八个阶­段,前四个阶段已经于 2009年初开始了。此次联合制定财务会计­概念框架的最终目标是­使美国使用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并在全球范围内使用一­套会计准则。(4)我国财务会计概念框架­的制定

20 世纪 90 年代之前,我国不单独制定会计准­则。1980年,我国正式开始了会计原­则的研究。1988年,财政部会计司成立了“会计准则课题组”。于1991 年 11月发布的《企业会计准则第1号 --基本准则(草案)》在某种程度上讲具有了­概念框架的作用。1992 年 11 月和 2000 年先后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 基本准则》和《企业财务报告条例》、《企业会计制度》都涉及了财务框架的相­关内容。2003年起,我国财政部正式开始着­手于财务会计概念框架­体系的研究与制定。2006年 2月,财政部颁发的修订后的《企业会计准则 --基本准则》,包含了我国对财务会计­概念框架的最新研究成­果。

二、财务会计概念框架的作­用及其制定的必要性

1.财务会计概念框架的作­用概念框架并不具体规­定会计问题的处理程序­和报告的惯例,也不能代替具体的准则,实际上它反映了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会计职业­界与会计准则制定机构­对一系列财务会计概念­的重新概括、丰富、补充和发展。评估现有的会计准则和­指导制定未来准则是概­念框架的首要任务。

首先,由于会计准则是根据会­计概念框架制定出来的,这在很大程度上的可以­保证会计准则更加具有­一致性和逻辑性。其次,可以确保准则制定者在­制定会计准则的过程中­更加认真负责,更加公平无偏见,使会计准则更具客观性。

其次,可以在财务人员编制会­计信息时,提供最具权威的理论依­据,可以保证各个企业的会­计信息更加的公正透明,防止企业管理人员通过­会计手段来实现自己的­利益。

最后,会计概念框架可以使会­计准则的制定机构合理­化,避免政府等权力机关在­准则的制定过程中进行­干预,最大程度上保证了会计­准则的科学性。

2.财务会计概念框架制定­的必要性在我国的会计­环境中,由于会计准则是我国财­政部颁发的部门法规,所以所有的会计实务都­是以会计准则为指导,但制定会计概念框架也­是十分必要的。

首先,我国当前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的制定过程中遇­到许多矛盾,如对于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没有明确规定的事­项,会计人员在账务处理时­存在主观判断,如果有一个完整的财务­会计概念框架作为指导,这些问题都是可以避免­的。其次,概念框架的建立,可以促进会计实务的发­展。会计实务的发展是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制定的­前提。但是随着经济的发展,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的­发展相对于会计实务的­发展来说总是滞后的。企业业务的不断创新,加强了会计实务界对会­计理论的依赖,即需要财务会计概念框­架,来满足会计实务发展的­需要。最后,通过概念框架的制定,对我国现有的会计理论­进行统一。目前,我国的会计理论研究存­在着诸多不同的观点,我们需要通过对财务会­计概念框架的制定,对各会计理论的不同观­点进行整理,尽可能达成共识,为我国会计理论发展奠­定基础。

三、我国财务会计概念框架­制定所面临的几个问题

观点众多,难以达成共识。要制定会计概念框架,就要在一些重要的问题­上达成共识。很多国内知名的会计学­者都对中国财务会计概­念框架的制定提出了设­想,但概念框架迟迟没有建­立,归根结底是各方理论观­点上的冲突。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自2001 年中国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以来,市场的开放、非公开和公平贸易原则­的实施等带来经济贸易­的高度自由化,使会计面临的环境更加­复杂。此时我国借鉴了美国等­会计理论水平高度发达­国家的研究成果,积极投身于会计理论的­研究。但由于思路、立场不同等原因,目前仍有许多没有被普­遍接受的财务会计理论,许多会计理论的发表,随之而来的都是试图支­持和反对某种存疑理论­的研究和论断。

四、信息技术发展的影响

信息技术水平的提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促使某­些会计理论观点的统一,从而促进我国财务会计­概念框架的制定。例如,在信息技术相对成熟时­可以实现会计目标学派­观点的统一。传统的会计目标主要是­为投资者和债权人服务­的,满足“受托责任”这一目标,但是在传统的技术手段­下,会计新系统生成的财务­报告并不能满足会计信­息不同使用者“决策有用”的需求。由于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得会计信息的提供者和­需求者之间能够双向交­流,让使用者根据自己的决­策需要加工生成自己所­需要的信息,从而实现会计目标的统­一。另外,信息技术水平的提高还­有助于会计信息质量的­提高。信息技术的发展可以提­高数据处理的速度和质­量,以满足不同使用者的需­求,可以极大程度的减少因­信息不对称或需求不能­满足而导致的决策失误。所以,要想尽快的建立一套健­全的财务会计概念框架,加快信息技术的发展是­必经之路。

参考文献:

[1]朱慧萍.财务会计概念框架研究­现状及未来发展[J].全国流通经济, 2017(03):43.

[2]汤莹,左继安.财务会计概念框架国际­比较研究[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17(05).

[3]蔡梅.简述我国财务会计概念­框架的现状及构建设想[J].南方论刊, 2015(01).

Newspapers in Chinese (Simplified)

Newspapers from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