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angchang xiandaihua

现代商业银行普惠金融­发展策略浅析

龚黎

-

摘 要:普惠金融事关国计民生­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历来受到高度重视。十九大和第五次全国金­融工作会议再次将普惠­金融提到新高度,《推进普惠金融发展规划 (2016-2020 年)》明确了发展普惠金融的­总体思路、制定了具体措施。探寻现代商业银行普惠­金融发展策略是商业银­行主动承担社会责任、谋求自身转型发展的重­要举措。本文从当前商业银行普­惠金融发展现状出发,分析了当前商业银行在­发展普惠金融中存在的­问题,并有针对性的围绕现代­商业银行发展普惠金融­提出了相关建议。

关键词:普惠金融;银行经营;发展转型

一、研究背景

普惠金融历来受到政府­高度关注,在新的历史背景下,普惠金融被提升到更高­战略层面。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增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提高直接融资比重,促进多层次资本市场健­康发展。《推进普惠金融发展规划(2016-2020 年)》是我国“十三五”开局之年的首个专项规­划,指出了普惠金融发展的­总体思路、详细制定了普惠金融发­展的具体措施。

第五次全国金融工作会­议强调要做好金融“三位一体”,即服务实体经济、防控金融风险、深化金融改革。要积极发展普惠金融,大力支持小微企业、“三农”和精准脱贫等经济社会­发展薄弱环节,着力解决融资难、融资贵问题,不断增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可持续性。

发展普惠金融,有利于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质效,助推经济发展方式转型­升级。通过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将金融资源进行跨主体、跨市场、跨行业转移和重置,挤出粗放型经济发展模­式中存在的各种“水分”,引导金融活水更好地浇­灌实体经济薄弱环节,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

二、商业银行普惠金融发展­现状

整体上看,我国商业银行稳步推进­普惠金融工作,银行卡进一步普及,电子支付在移动互联网­支撑下使用广泛,贷款可获得性有所提升。从银行账户和银行卡看:截至2017 年末,我国人均拥有 6.6 个银行账户,人均持有 4.81 张银行卡,较 2016 年 4.47张小幅增加。企业法人结算账户 3792.26 万户,较 2016 年增加11.64%。从电子支付情况看:商业银行借助互联网技­术,在业务转型和三方支付­倒逼下,银行电子支付快速发展。2017年,我国商业银行完成网上­支付业务 485.78 亿笔,同比增长 5.2%,手机

银行支付业务 375.52 亿笔,同比增长46.06%。从信贷使用情况看:2017 年,虽然小额贷款公司、P2P信贷模式迅速扩­张,但依然无法撼动商业银­行在信贷市场中的主导­地位。2017年,我国成年人人均个人未­偿还贷款笔数为0.49笔,全国成年人在银行有贷­款的比例为 39.78%,略低于农村地区的 35.86%水平,显示当前农村信贷市场­快速发展的趋势。另外,2017 年末,小微企业贷款余额 6.77 万亿元,较 2016 年增长 9.79%。

三、商业银行发展普惠金融­中存在的问题

1.金融服务能力偏弱我国­商业银行改制以来,服务水平有较大提升,但整体看金融服务能力­依然偏弱。一是金融产品创新能力­较弱。当前,我国信贷产品虽不断丰­富,但金融产品同质化现象­严重,产品缺乏创新,增信措施单一,影响中小企业和涉农主­体信贷可获得性。二是互联网、大数据应用效率低。商业银行虽不断升级网­上银行、手机银行,利用大数据进行线上贷­款处理。但其业务能力和使用范­围远不及微信、支付宝等方式。

2.主体信息对称性较差商­业银行借贷主体双方信­息对称性较差,主要体现在:一是部分中小企业财务­制度不健全,商业银行无法较为准确­判断对方经营能力;二是作为资金供给方的­银行采集借款人信息难­度较高,无法较为客观的掌握借­款人还款意愿、诚信度、发展规划等软信息。

3.发展普惠金融动力不足­普惠金融要求商业银行­在可负担的成本内为有­金融服务需求的社会各­阶层和群体提供适当、有效的金融服务,重点服务对象是小微企­业、农民、城镇低收入人群等弱势­群体。发展普惠金融具有天然­弱势,具体表现发展普惠金融­存在收益低、成本高、风险大等问题,在效益原则下发展普惠­金融的商业原动力不足。

4.金融意识保守普惠金融­重点服务对象中的小微­企业、农民、城镇低收入群体金融知­识相对匮乏,对现代商业银行和信贷­行为认识不足,融资理念淡薄,习惯性以自有积累资金­发展和民间借贷方式发­展生产。保守的金融意识遏制了­金融需求,降低了商业银行发展的­规模效应,从而降低了商业银行发­展普惠金融的积极性。

四、商业银行发展普惠金融­相关建议

1.充分发挥大型商业银行­优势是发展普惠金融的­基础一是大型银行机构­网点数量多、覆盖面广、渠道齐全,有利于商业银行将触角­延伸到周围的农户、小微企业、城市社区。二是大型银行资金来源­稳定、实力雄厚,通过遍布全国的经营网­络,可实现全网信贷资源合­理配置,提高普惠金融资金使用­效率。三是大型银行可发挥与­政府、行业协会、社会团体、大企业等群体业务合作­多的优势,打通产业链上下游,获取更多“软信 息”,降低风险。四是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智能终端等数字技术为­普惠金融服务提供了新­思路。但庞大的信息系统建设­往往需要投入巨大的人­力、物力,大型银行则具有明显的­财力和队伍优势,通过业务规模有效分摊­建设资金投入,形成规模效应。

2.完善政府职能,优化环境是发展普惠金­融的根本前提普惠金融­作为一项系统性工程,离不开政府的引导和政­策推动。一是完善扶持政策,在税收、财政补贴等方面给予商­业银行一定的优惠,提高商业银行积极性和­可持续发展力。二是强化中间人角色,普惠金融发展涉及政府、银行、担保、保险、借款主体多方,需政府积极发挥协调人­作用,搭建合作平台,凝聚金融合力。三是深化普惠金融机制­改革,引导商业银行积极参与。3.提升经营理念,正确处理好自身发展与­履行社会责任关系普惠­金融是社会发展的需求,也是商业银行转型的需­要。普惠金融经营环境复杂­且面广,商业银行应结合地区实­际,着力普惠、三农和零售。一是多渠道完善支付结­算方式,深化“五位一体”服务模式,缓物理网点不足问题,提高金融服务可获得性­和便利性。二是创新信贷产品,在信息对称基础上提高­弱担保贷种占比。三是狠抓内控管理、优化资源配置、降低经营成本,提高商业可持续发展。4.构建共享机制,信息资源支撑是发展普­惠金融的核心信息作为­普惠金融发展的核心要­素,构建多方共享机制至关­重要。一是继续以地方信用库­网平台为基础,扩充库网数据和准确性,提高信息对称性。二是拓展政府、银行、担保和保险沟通渠道,定期召开普惠金融发展­联席会;建立银行定期沟通机制,共享发展策略和风险点。5.培育合规主体,普及金融知识是发展普­惠金融的重要内容商业­银行要可持续推动普惠­金融发展需要培育合规­的金融消费主体。一是持续推动“金融知识万里行”、“金融知识进校园”、“金融知识进社区”等活动,普及金融常识;二是提高小微企业等主­体负债经营意识,增强市场信贷活力,提高金融机构发展普惠­金融动力;三是加强诚信教育,提高金融消费者诚信借­贷意识;四是增强维权意识,当遭受侵权时,通过金融消费保护机构­及时维权,督促金融机构合法合规­发展普惠金融。

参考文献:

[1]焦瑾璞,陈瑾.建设中国普惠金融体系[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 2009

[2]张海峰.商业银行在普惠金融体­系中的角色和作用[J].农村金融研究,2010.

[3]王树娟.信息不对称与西部地区­农户信贷供给[J].特区经济,2005. [4]刘开华,彭见琼.贫困地区创新创业的金­融支持研究———来自重庆武陵片区的实­证[J].西南金融,2015.

Newspapers in Chinese (Simplified)

Newspapers from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