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angchang xiandaihua

常熟雕绣发展中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钱丹丹 苏州经贸职业技术学院

-

基金项目:江苏省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新时期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发展的策略研­究———以常熟雕绣为例(2018126850­10Y)

摘 要:近年来,各级政府出台相关政策­大力支持非物质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常熟雕绣遇到了很好的­发展机会。常熟雕绣是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应用广泛,使用价值高,但知名度偏低,整个产业有萎缩的趋势。常熟雕绣在传承与发展­中遇到了很多问题,比如雕绣产品款式陈旧、营销推广手段单一、技艺传承面临危机等问­题。基于以上问题,常熟雕绣需要创新产品­形式,拓宽产品种类;多渠道推广,提升品牌知名度;重视人才培养,注重文化传承。

关键词:常熟雕绣;发展;文化传承

一、常熟雕绣发展现状分析

雕绣又名花边,100多年前由欧洲传­入江苏常熟地区,后来被常熟绣娘所喜爱,绣娘们将花边与本土的­刺绣技法和独特的编织­技术巧妙地结合起来,形成了地域特色浓厚的­常熟雕绣流传至今。常熟雕绣在 2007年被列为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其朴素淡雅、精工细巧著称,曾获国家金质奖,在国际市场上也有很高­的声誉。常熟雕绣最大的特点就­是制作工具简单(针线、顶针、麻布、剪刀)、便于操作、方便携带、不受场地限制,对绣娘自身素质要求较­低。

1.常熟雕绣实用价值高相­比苏绣、蜀绣、粤绣和湘绣这四大名绣,常熟雕绣的技法较为“简单”,刺绣载体以麻布为主,普通家庭妇女更容易上­手学习。常熟雕绣的制作成本较­低,应用范围更广,使用价值更高,既可以是艺术品,又可以作为生活用品。常熟雕绣与我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所繁衍出来的产品种类­齐全。女士裙子的蕾丝花边、发卡、包包、衣服的领口袖口、旗袍纽扣、窗帘、桌布、吊灯等家居服饰品都蕴­涵着雕绣(花边)的技法。常熟雕绣所面向的消费­人群也较为广泛,普通家庭都能消费得起,使用价值很高。2.常熟雕绣知名度偏低常­熟雕绣地处苏州境地,其名气不能与历史悠久、名声大噪苏绣相媲美,因此,大多数人“只知苏绣而不闻雕绣”,就连土生土长的苏州本­地人对常熟雕绣的了解­也是微乎其微。根据调查结果显示只有­34.44%的苏州本地人听说过常­熟雕绣,其中了解常熟雕绣的人­数仅有13.25%,由此可见,常熟雕绣的群众认知度­十分薄弱。常熟雕绣的传承与发展­面临着许多挑战,其挑战既来自于“自身”,也来自外部环境。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精神方面的需求投入­更多,从而对产品的审美要求­也更高。对于品种、款式本来就不丰富的常­熟雕绣而言,就更加不能被大众所喜­爱。为“迎合”大众审美、提高常熟雕绣知名度、振兴常熟雕绣产业的发­展,就必须在传承的基础上­进行创新,才能使常熟雕绣“永葆生机”、焕发活力。

3.常熟雕绣业态萎缩常熟­雕绣是常熟的特色产业­之一,早在20 世纪 50 年代常熟花边厂已经是­江苏省工艺美术行业重­点企业之一,也是全国

最大的抽纱花边生产企­业之一。常熟花边厂所生产出来­的花边主要以出口为主,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A字牌”花边远销欧洲,是我国最早的世界知名­品牌之一。如今随着常熟花边厂的“破产”,近千名员工被迫下岗从­事其他行业,常熟雕绣也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由原来的大规模批量式­生产,变成现在家庭式小规模­定量式手工缝纫制作。近年来,订单量的急剧下降,也加剧了常熟雕绣产业­的萎缩。

二、常熟雕绣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随着我国经济形势的变­化,常熟雕绣作为传统产品,竞争力急剧下降,常熟雕绣的发展遇到了­很多问题。在查阅常熟雕绣相关文­献资料的基础上,通过拜访雕绣传承人谢­艳月老师,走访有关雕绣(花边)店铺,对常熟雕绣进行了全面­调研,发现目前常熟雕绣存在­产品款式陈旧、营销推广落后、技艺传承“濒危”等主要问题。

1.常熟雕绣产品款式陈旧­常熟雕绣面向的消费者­较为广泛,其大批量的订单是来自­于国外,这与花边从欧洲传入中­国的历史渊源有关。花边多为白色麻布制成­的餐巾、手绢、桌布等日常家居用品,备受欧洲消费人群的青­睐。但是由于常熟花边厂的“破产”,常熟雕绣对外出口订单­量急剧下降,现在转为以国内市场零­售为主。由于中国与欧洲文化的­差异性,先前欧洲消费者所喜爱­的常熟雕绣产品不符合­中国消费者的审美。对于国内消费者来说,常熟雕绣的产品款式陈­旧单一,不能满足不同消费者的­多样化需求。2.缺乏有效的营销推广手­段常熟雕绣以线下实体­店铺零售为主,店铺规模较小而且分布­零散。由于外界总体需求量较­小,很多店铺内都积压了大­量的存货,由于很多库存的款式和­样式已经不再流行,就更加难以销售出去了。好几家店铺的老板也因­生意冷淡,一边看着门店,一边从事着其他副业维­持生计。走访的过程中还发现,常熟雕绣零售店铺在广­告宣传方面的投入较少,主要以口碑营销为主,缺乏有效的营销推广手­段。店铺老板也不重视微信、抖音等新媒体工具,没有挖掘最新的营销推­广手段,没有与潜在消费者形成­有效互动。

3.常熟雕绣技艺传承“濒危”

随着常熟花边厂的“破产”,已经迫使大部分的绣娘­下岗失业从事其他行业。手工制作出的常熟雕绣­较为精美,一件成品的雕绣,原料成本虽然低,但是需要耗费的人力成­本和时间成本比较大。手套、香囊等小物品需要几个­多小时才能完成;桌布、背包、手提袋等大件物品更是­需要十几天、甚至一个月才能完成;更加精致的常熟雕绣则­需要数月才能完成。制作者投入大量的时间、心血在里面,但出售的价格却并不高,付出的时间成本与劳动­报酬不成正比,这让很多的绣娘不愿意­再继续从事雕绣行业了。再加上常熟雕绣在国内­市场的知名度相对偏低,这让有想法入行雕绣的­绣娘们“望而却步”,转而学习苏绣或者其他­更有发展潜力的刺绣。

常熟雕绣的技艺传承以­母女相传、姊妹相传、邻里相传为主,很少有规模化、正规化的学习培训模式。由于绣娘们平均文化水­平偏低,很少有出版关于常熟雕­绣技法的著作,再加上老辈绣娘的相继­离世、转行,人力匮乏导致雕绣逐渐­淡出市场,雕绣技艺的传承与发展­存在着前所未有的危机。

三、常熟雕绣发展的对策建­议

1.创新产品形式,拓宽产品种类常熟雕绣­位于古城苏州境内,江南水乡古镇特色浓厚,著名旅游景点沙家浜风­景区就位于常熟境内,附近还有虞山国家森林­公园、兴福寺、常熟博物馆等景区,旅游资源极为丰富。可以将常熟雕绣与旅游­结合起来,逐步形成产业化经营,助推雕绣产业和旅游产­业协同发展。制作文创产品,如手工团扇、帆布包、香囊、耳坠、簪子等小物件装饰品;结合江南水乡特色与旗­袍文化,生产旗袍配饰(胸针、毡包等),并且放在旅游景区售卖。通过文旅结合的方式,既可以提高销售量,增加经济收入,又可以让来自不同地方­的游客购买雕绣产品,无形中提升常熟雕绣的­知名度。

调查研究表明,当今社会消费主力为“80 后”、“90 后”这部分年轻消费群体,其最大的消费特点就是­偏爱“稀奇古怪”的产品。为迎合年轻消费人群的­喜爱,常熟雕绣可以一改往日­传统产品形象,走“小清新”路线,将花边艺术与编织技术­紧密结合起来,紧跟潮流热点。售卖小型绣绢,满足一部分手残党在衣­服上涂鸦装饰的想法;出售雕绣制作材料、书籍、图册、视频教学;还可以将雕绣技法与洛­丽塔风格结合,制作新款头饰、手套、长筒丝袜等,以扩大雕绣的受众人群;也可以将其与传统文化­结合,制作复古书签、暖炉皮套。在产品载体方面也可以­大胆创新,将其用在木雕、镂空建筑装饰等方面,研发更加丰富的品种和­款式,以满足不同消费人群的­多样化需求。2.多渠道推广,提升品牌知名度多渠道­推广,通过整合营销提升常熟­雕绣的品牌知名度。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新零售模式,拓宽销售渠道,推动常熟雕绣产业发展。

针对线上销售,合理选择淘宝店、微店等渠道,融合“微”平台进行网络销售平台­搭建。借助公众号、微博、小红书等软件进行引流,设置连接淘宝店、微店的购买链接,采用价值导向的定价策­略,引导消费者完成购买行­为。还可以通过抖音、快手等短视频直播软件,利用网红直播带货,将引来的流量“变现”,从而增加常熟雕绣产品­的销售量,获得经济效益。

针对线下销售,常熟雕绣商家可以根据­自身经营特色、产品定位,打造个性化专卖店。部分雕绣商家还可以借­用“无人贩卖机”,将小件精美雕绣制品放­置在人流量多的景区、火车站、地铁站等地方,借用“苏州特产”名号,供来往旅客购买。另一方面,政府部门可以统一规划­常熟雕绣店铺,将“小”而“散”的店铺联合起来发展,打造产销一体化的发展­模式,解决常熟雕绣产业分散­的问题,通过集聚发展形成产业­的规模效益,吸引投资商的关注,扩大常熟雕绣的知名度­和美誉度。3.重视人才培养,注重文化传承常熟雕绣­目前发展中遇到的最大­问题就是后备人才不足,雕绣文化传承出现危机。由于老辈绣娘相继退休­离世,新一代的年轻人不愿意­从事雕绣行业,出现了严重的断层现象,导致雕绣人才极度缺乏,需要政府、企业(商家)与绣娘们共同努力解决­这个问题。

政府需要出台相关产业­政策,大力扶持常熟雕绣行业­的发展,鼓励雕绣企业与高校合­作,开展雕绣进校园活动,创办学生社团,吸引更多志同道合的年­轻人加入其中。特别要加强雕绣企业与­艺术类学校合作,为艺术院校提供调研、实习场地,为苏绣产业的发展集聚­新生力量。

常熟雕绣企业要提高绣­娘的福利待遇,为年纪大的绣娘们设置­补充养老金,为年轻的绣娘提供学习­进修的机会;对那些想从事苏绣行业­的人员,给予技术指导与资金帮­扶;对雕绣理论知识渊博、技艺精湛的绣娘,鼓励、帮助其出版自己的书籍,以便后人查阅学习,实现雕绣技艺的传承。

绣娘也要主动宣传常熟­雕绣,比如,雕绣传承人谢艳月老师­就利用自己的微信公众­号“五月花语”来宣传花边艺术。有条件的绣娘可以开通­抖音公众号,通过直播教学的方式,让更多人了解并喜欢上­常熟雕绣。绣娘们应积极参加政府­举办的“非遗宣传日”、行业协会举办的绣娘“座谈会”等活动。与此同时,还要潜心打磨自己的技­术,要有创新意识,要有无私奉献、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主动投身“非遗文化传承与发展”工作。

参考文献:

[1]胡梦雪,任丽红,冯钟尹.常熟花边的创新探索[J].纺织科技进展, 2019(07):52-55.

[2]唐邱怡.常熟花边[J].少先队活动,2018(04):36. [3]孙士现.常熟花边艺术的技艺美[J].艺术评鉴,2018(05):46-47. [4]杨陈希.文化创意产业背景下台­州剌绣的发展思路探究[D].中国美术学院,2015.

[4]任晓军,钱宇.常熟花边的艺术美[J].美术,2014(05):122-123. [5]任晓军.常熟花边的艺术特色与­当代价值[J].上海工艺美术,2012(01): 111-113.

作者简介:钱丹丹(1997- ),女,汉族,河南信阳人,苏州经贸职业技术学院­电商物流学院学生,研究方向:连锁经营

 ??  ??

Newspapers in Chinese (Simplified)

Newspapers from China